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主持人素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闻媒体责任感成为高频次出现的词汇,引起新闻从业人员的广泛重视。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播报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最终表达形式,因此新闻媒体责任感一词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讲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
彭波 《报刊之友》2008,(12):51-51
当前,新闻媒体责任感成为高频次出现的词汇,引起新闻从业人员的广泛重视。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播报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最终表达形式,因此新闻媒体责任感一词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讲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时效的极限追求是新闻媒体竞争公开的法宝,截稿时间不断延后一度是新闻媒体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然而在电视直播技术开始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普遍运用后,对新闻时效性追求的极限目标才清晰地出现在新闻人面前。新闻的时效性表达,在电视新闻直播中得到极限的表达,也使电视新闻实现了从今天的新闻今天看到现在的新闻现在看的深刻转化。电视新闻直播手段的运用改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存状态,是对电视新闻传统编播制度的一次革命,对不同介质媒体的竞争格局的形成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施晓斌 《新闻窗》2014,(4):85-86
在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之下,人们接受各类新闻信息的途径日趋多元,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偏好来灵活选择新闻媒体,这客观上加剧了各类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上目前我国电视台数量众多,新闻节目更是多不胜数,这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够在众多电视新闻节目以及新媒体的夹击中突围,是每一个电视新闻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灵魂,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的旗帜,也是扩大电视台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做好新闻评论节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从宏观把握,微观操作和系统管理三个层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明学 《新闻窗》2007,(2):58-58
电视新闻节目,一般都要先播发“内容提要”。一期新闻能不能吸引观众,“提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提要”是电视新闻的魂,它在一期电视新闻中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过头条新闻。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以编写好“提要”为己任。如何才能编写好电视新闻“提要”呢?笔者在多年的电视编辑实践中,总结出了“选择合理、用语恰当、整体适度、吸引观众”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储符琳 《青年记者》2006,(16):108-109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对于传播媒体来说,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才能够在信息多元的社会站稳脚跟。电视新闻节目也同样面临着多频道、跨媒体信息传播变革的竞争,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打出自己的品牌,就要始终有吸引大众焦点抓住观众“眼球”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关注“情感  相似文献   

8.
李艳 《传媒》2014,(14)
正国际新闻传播已进入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媒体作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要想在网络新闻媒体的冲击之下保持其固有地位,就需要从节目策划、新闻报道方式以及主持人素养等各个环节吸引受众的关注,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美国是西方世界中较早对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国家,商业化电视媒体竞争体制也将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推向了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整,曾经在诸多新闻媒体中形成后来居上趋势的电视新闻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着信息资源共享与影像信息传播的多元化,电视不再是媒体“老大”,而只能以媒体之一的平等身份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要想拥有更多的收视群,提高新闻质量势在必行,而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田程 《新闻窗》2007,(2):50-51
电视新闻在各类电视节目中拥有数量庞杂而层次丰富的受众,任何一位电视观众都期望从中获取自己最想得知的信息,电视新闻节目也一直都被我国的电视台奉为“立台之本”。中国电视新闻自1958年诞生以来,作为党和国家政治、舆论最有效的宣传工具,就一直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种导向直接影响了随后近40年的电视新闻形态。从1976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联播》起,几乎我国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都如出一辙,整个新闻节目都是以传达会议、外交事务、宣传党政为主要内容。作为我国电视观众获得最权威信息的主要来源,中央电视台以其绝对的权威地位使地方电视台完全充当其“传声筒”的角色。诚然,当时的电视新闻模式是由当时的国家政治环境决定的,电视新闻资源的稀缺也是形成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面对这种单一甚至有些呆板的节目,当时一些普通百姓观众评论《新闻联播》的新闻是:台上台下,横幅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新闻播音员也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地播报新闻,具有浓重的说教色彩。因此,从内容,形式,观点等方面来看,当时的新闻节目都似乎是一架架宣传的“机器”,而难觅“人性”的踪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中越来趣多使用电子眼所拍摄的公共视频信息的情况,即使没有主观故意,传播公共视频信息同样有可能侵犯隐私权,无形中也对“电子眼新闻”起到了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芳  谈戈 《新闻知识》2006,(7):63-65
在新闻类节目快速发展演化的电视行业,电视主持人已经成为一支人数急剧膨胀的特殊队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结构的逐步转型,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信息需求更为多元,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更加挑剔。与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求的高速发展相对应,作为电视节目终端环节的优秀电视新闻访谈类主持人,却日益成为电视新闻主持界的稀缺性资源。某门户网站做过关于“花瓶职业”的网络评选,电视主持人以极高的得票位居第二(这里所说的“花瓶职业”是指对外在条件要求较高的职业)。在“美女和性感”被冠之以“…  相似文献   

13.
李建秋  魏波 《新闻界》2005,(6):51-52,61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电视新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主流新闻体裁之一,各地电视台都把新闻评论性节目作为重点节目推出,中央电视台还专门设置了新闻评论部.新闻评论性节目对于电视新闻传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2005年8月至9月,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各地电视台都隆重推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专题节目.其中,新闻评论节目成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重头节目。从写作方面来看,许多优秀的以抗战为题材的新闻评论节目鲜明地体现了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郑芳珍 《报刊之友》2014,(4):137-138
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编排一直以来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本文认为,在“走转改”活动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也要改一下文风,以突出新闻价值,增强贴近性与可看性。文章通过“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要突破僵化模式”、“直播状态下新闻编排要服从于时效”、“编排方式灵活能促使传播效果更佳”三个层面的分析,对电视新闻如何改进编排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李鹏 《报刊之友》2014,(2):114-116
体态语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本文从体态语的构成入手就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体态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体态语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本文从体态语的构成入手就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体态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卫视新闻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尴尬,就是重要性与收视率不成正比之间的尴尬。造成这种局面是卫视新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要大力宣传省委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喉舌功能。这一功能的突出在现阶段使得卫视新闻中大量播出会议新闻,并在新闻中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视点。“台上台下,会标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新闻的印象。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充斥新闻媒体,过多过滥,成为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电视媒体的特殊性,电视新闻中的“会海”,比之报纸上的“会海”更为严重,更引人注目。而在节目形态、节目内容充分发挥的今天,这样的卫视新闻在冲击力强的综艺节目、贴近性好的地方新闻面前不占优势,收视率不高也是显而易见。因此改革会议新闻,提高新闻节目质量,是卫视新闻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现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追求了。随着信息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标题党",根据新闻的标题,来选择是否有继续看下去的必要。所以说,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者所面临的挑战。当然,电视新闻节目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进行的改革也必然是依据自身特点的。本文从目前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策略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其最“硬”的部分当属新闻。而电视新闻在各类电视节目中又是最具“标准”、最具有严格的内在规律的节目类型。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电视节目的不断改革、深化和多样化,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广大的电视新闻观众也愈来愈对新闻播音风格的多样化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