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教育对残疾学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生命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残疾学生珍惜和关爱生命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从尊重个体、尊重教材、尊重生活三个方面探究特殊教育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渗透,从而促使学生感悟生命和对生命的理解,提高残疾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核心是人,所以教育过程应该关怀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残疾人学校面对的是身有残疾的学生,教会学生理解与尊重生命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使学生思考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培养并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意识,也是特殊教育工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当下社会,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导致了部分极端行为的发生,一些学生漠视和践踏生命的事件使得生命意识教育受到越有越多的重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要教导学生尊重和珍惜生命。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生命意识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和各类虐待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缺乏生命意识,不懂得珍惜生命。想要避免此类危害,从学校教育看,就是要加强生命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方面,以生命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谈几点粗浅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我国各类学校中学生不珍爱生命,自杀自残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如2013年南京市就发生了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自杀的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我国的生命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其原因是复杂的,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可能都忽略了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教育这一领域中。由于我们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导致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对生命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珍惜,从而使得不善待、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充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因子,将生命教育的理念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真正渗透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生命意识的培养成为教育的一大主题。大学语文是最易渗透生命教育的学科,给生命教育营造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创造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语文老师担负着塑造学生的纯洁心灵、教育他们热爱和珍惜生命的重任。语文就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学科,她以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厚积淀来孕育和滋养新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努力挖掘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享受生命。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现在的中学生的身上有许多人格上的缺陷,往往漠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倡导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9.
殷志平 《科学教育》2004,10(3):49-50
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令人担忧,加强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已经成为中学生健康发展和时代发展之必需。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应该突出以下几点:生命要有社会意义;维护自己的生命权利;自杀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珍惜此刻,善待生命;建立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等。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是贯穿人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终身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将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校各学科教学中,可以把知识的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更好地引导和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中学生教育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实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掌握防灾避险知识与相应生存技能,是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中小学教育中亟待探索研究并予科学实施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是指学校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孕育发展以及各种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掌握各种安全避险技能,使之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获得人格上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本期就此探讨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期待教育工作者的积极行动与参与。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淡薄,学校教育中应增加生命教育内容,生命教育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偏废。要克服过分强调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追寻,而忽视生命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生命意识、生命情感的教育,没有基础,一味拔高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青少年对自我及他人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各种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最近几年,很多触目惊心的惨剧也说明了学生对生命不够珍惜。所以,学校教育要重视带领学生探讨生命的意义,强化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的意识,帮助学生健全人格。高中语文教学也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5.
人大代表苏文金说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我国大中小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十分重要、万分紧迫。学校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树立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提升应急避险和逃生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可将生命教育与加强、改进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入与生命、生活休戚相关的内容,道德教育就会更容易为孩子们接受;在组织实施方面,由于生命教育实践性强,要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内容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从中学生命教育的意义、目标出发,就生命教育的内容、实现途径进行了探析,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鲍坚勇 《华章》2007,(8):124
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而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因此利用假日社区活动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培养他们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社区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目的、内容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董德平 《中国德育》2014,(16):58-59
正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校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彰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阳光自己每一刻,关爱他人每一天,健康幸福过一生"的意  相似文献   

19.
钱维 《生物学教学》2010,35(10):23-25
本文从尊重生命的意识、和谐相处的意识、自主自强意识、珍惜时间意识、安全保健意识、探究创新意识等方面总结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王亦群 《现代教学》2009,(12):67-68
我校是上海市生命教育试点学校。几年来,学校依据"两纲"精神,以市级课题"生命教育校本实践模式的探索"为引领,不断深入研究并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开发了生命教育系列特色课程,并在学科教学中潜心挖 掘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逐步让学生树立起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