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程的局限及其综合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品德课程的局限,促进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作为其主要表现形态之一,品德综合课程在品德观念、教育目标与内容、课程要素诸方面显现出了独特性。设计这种课程,应当将儿童因素、社会因素置于核心位置并由此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2.
项目课程模式是基于工作世界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改革的理性选择.目标学术化、内容理论化、实施科学化和评价理性化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程有效性的主要问题.引入项目课程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机械零件测绘为项目载体,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建构基于工作世界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程方案,从而保证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龚孟伟 《文教资料》2006,(3):150-151
顺应学科教育现代化,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旨在深入分析两者整合建构的必然性、原则、途径与模式,并反思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职业体验课程是一种链接生活的课程形态,旨在引导儿童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职业体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依靠真实或仿真工作情境体验职业以获取职业知识和技能,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这种体验式学习活动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对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蕴。基于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要求,提出了建构教学团队发展模式、创建职业体验课程基地、丰富职业体验课程资源、建构职业体验活动样态四个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师生共同建构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 ,它体现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需要是儿童学习的动力”等现代教育观。笔者针对目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的师生共同建构课程观 ,倡导课程的动态性、生成性。这是对传统课程观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定向性是反映其本质方面的特点,在定向性与适用性的矛盾中,应当基础宽些而方向窄些。摒弃国外的职教模式,改造我国中专教育体系,改革课程评价方向,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增加课程的技术含量,建构与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本科阶段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角度,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采用的是量化为主的评价方法,非常关注课程方案的设计,特别注重教育目标在课程方案中的实现.这一评价模式目前还存在对"高教性"的目标强调不够、指标体系不适应素质类课程的评价等问题.改进建议是:吸收多种课程评价模式的优点,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建构多元化评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舞蹈课程是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学前教育的对象、美育功能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必要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舞蹈课程.这种课程应当体现学前教育对象特定化、教育目标具体化、教育内容园本化、课程模式专业化、教学模式综合化等特点,并形成必修与选修、基础性和特色性互推互动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面对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本文认为,高职教育应该确立多元整合课程观,以能力为中心对高职教育课程进行多元整合.本文从高职教育建构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的必要性;高职市场营销建构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实践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李普曼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展画  吴岩 《教育研究》2005,26(5):70-76
儿童哲学作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课程,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中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儿童哲学以其“对话”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儿童哲学的提出者李普曼建构了极为庞大的儿童哲学理论体系,内容涉及对话的目的——意义发现;对话得以形成的平台——探究群体;对话的过程——群体探究;对话环境的激发——儿童哲学教材等诸多方面。儿童哲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儿童生活意义发现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主体间性领域的提出更接近对话的教育本质,体现了教育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在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儿童哲学作为可操作性的课程,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大众性,是每个学段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是指将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要素融入学校已有的各学科之中,使教师与学生能将这些课程元素加以转化与统整为有意义的知识和能力,并且能身体力行。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时需遵循整合性、系统性、有效性、校本化和建构性原则。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模式是多样的,主要有主题活动模式、学科附加模式、综合统整模式和自觉行动模式。  相似文献   

12.
儿童数学"课程"与"教学"应当从分离走向融合."课程"与"教学"融合的过程是儿童经验增长的过程,也是儿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的过程,更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要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开发者.  相似文献   

13.
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未来我国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重要环节。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当是:整合学科课程,充实选修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创设校本课程,完善家庭课程。中小学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一体化和综合化原则所谓一体化,就是指我们在考虑课程设置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地考虑小学或者初中或者高中,而应当着眼于基础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很少有教师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来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21世纪中学教育发展趋势、中学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发展的需要,重点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学课程模式建构,提出了中学课程的建构模式.详细论证了主动性课程建构的理念,以及如何处理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复杂关系的方法,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16.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14,(11):38-40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17.
乡土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重要内容来源,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将乡土资源开发为幼儿园课程应该具有现代性思维,要超越只聚焦农村和民间文化的狭隘视角,以发展的眼光来定义乡土资源及其课程开发过程。幼儿园应坚持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内容的全面性、开放性、发展性以及幼儿参与的主体性,强调游戏和区域活动在乡土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乡土资源对幼儿经验发展的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与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与建构,应该依据并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符合特定课程内容需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良好的课程效果预期,这样的课程模式有如下几种:情境化课程模式、综合性课程模式、经验性课程模式、实践性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关注教师教育课程模式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它是以培养专业化教师为指向来合理配置课程结构、显现课程服务与选择的功用,并以语义与图表的方式来表达各种课程关系的简约的标准样式。课程模式的建构要坚持开放性、情境性和直观性原则,并从实践需求/问题出发,经由问题分析到模式析出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