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产生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寓意于象,二是以象寓意,三是意象相融。寓意于象的意思是,感性注入理性,先有情感,而后通过脑对物象的处理,从而形成意象。以象寓意的意思是,理性注入感性,先有物象,而后内心产生情感,以达到共鸣,而成意象。而意象相融则是刹那间意与象的共鸣。一、意象的作用首先,是修饰作用。修饰文章,使人看着赏心悦目。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作用,如果因为修饰文章而写文,与那  相似文献   

2.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这两首诗都写到……意象(或形象、或情景),各有什么寓意?答题步骤:首先找准具体的意象(或情景),结合意象的通常义分析具体语境中意象的特殊义;然后比较分析提炼出各“意象”之“意”;再后对比分析辨别其寓意异同。  相似文献   

3.
郁迭夫小说《迟桂花》以“迟桂花”为题,并且多次写到迟桂。迟桂花作为小说的“文眼”,具有深刘的象征意义,正确解读迟桂意象的寓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试从自然之挂与意象之桂两方面对文本进行解析,全方位挖掘迟桂花意象的寓意。  相似文献   

4.
贾考俊 《教师》2012,(34):78-78
诗歌意象中莲荷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简要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象内涵:莲荷的爱的意象;莲荷的悲苦怨恨意象;莲荷的佛教寓意;莲荷的君子写照。  相似文献   

5.
一(一)意象分析相同意象的分析。2006年湖北卷考查了两首送别诗中"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水"是出现于两首诗的共同意象,但其"寓意"完全不同。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抒发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感慨。不同意象的分析。2007年辽  相似文献   

6.
一(一)意象分析相同意象的分析。2006年湖北卷考查了两首送别诗中"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水"是出现于两首诗的共同意象,但其"寓意"完全不同。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抒发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感慨。不同意象的分析。2007年辽  相似文献   

7.
意象的丰富和意象寓意的相对稳定是海子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除了广为评论者关注的“麦子”“太阳”等意象外,海子诗歌中“水”的意象也是反复出现的。笔者认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含义。首先,作为宇宙元素的水是人类生命的起源,诗人由水的平静而神秘思考到人的生命、死亡等问题。其次,诗中“水”仍继承了古典传统诗歌中历史、岁月、时光等的寓意。第三,诗歌中“水”有情感、欲望的寓意。  相似文献   

8.
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那是分析诗的情思、意象  相似文献   

9.
物象与寓意是意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意义,物象和寓意可以发生文化意象的转换。通过崔护和桃花姑娘的心理复原,可以穿越时空场景,加深理解诗词中的"文化意象"。人面桃花的爱情文化原型是:桃花物象+悲剧爱情寓意。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花已经脱离了一种简单的植物物象,而变成清骨、幽芳、弄妆、疏丽、严霜等代名词,赋予一种中国古典人文气质。在西周初年,桃花就被认为是带来婚姻爱情的"信物"。在现代,桃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了爱情的俘虏和悲剧残美。第二,"人面桃花"表达一面之缘竟成永别之意,寓意着男女之间错过了就将铸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和悲剧。人们在具体物象中寻找的是并不存在的影子,这首诗寓意了一种悲剧美。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对于《说文段注》相解释为质的意义,历代皆存在不同看法。段氏引毛传云:相,质也。而段氏所举的两个例子中金玉其相的相当是外貌、相貌的意思,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质地、实质;考慎其相的相乃是辅相意思。虽然段玉裁等人对相,质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段氏对词义引申的探讨和词义引申的规律总结却是卓有成效的。从他对相词义的进一步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段氏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引申义阐释条例,构成了一个内部系统。  相似文献   

12.
《聊斋.莲香》讲述的是一鬼一狐和一人之间的故事。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叙事手法来讨论《莲香》所取得的叙事成就。蒲松龄发挥他独特的艺术构思,在文章中融二元对立、叙事意象等多种手法为一体,取得了中国传统叙事所能达到的水平,《莲香》成为传统叙事艺术在文言短篇中的浓缩,值得我们今天短篇小说创作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楞严经》对黄庭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坚禅学修养深厚,禅门流行的经典《楞严经》对他的影响相当深刻。从其诗文可以看出黄庭坚对《楞严经》相当了解和熟悉。《楞严经》对黄庭坚的影响可以具体到生活态度、心性修养、艺术观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想+V+N"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序表达方式,它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的特点,但在古典文献中常有"想+N+V"的词序表达方式,二者的句法结构是不相同的。文章运用变换分析的方法从语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词的感情色彩和音节四方面来分析"想+V+N"变换成"想+N+V"的限制条件,说明前者变换成后者不是任意的,是有条件限制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想"与"考虑"的义项进行描写和辨析,发现被已有工具书释作同义词的"想(1)"与"考虑"实际上只有一个义项相同:"思考"义。此外,"考虑"还有两个义项是"想"没有的:一是"把……考虑进去(使……成为思考对象)";二是"顾及",同为"思考"义时,二者亦有细微差异:"想"带有[+想象]的义征,"考虑"带有[+强度大]的义征。这些语义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用法上的种种不同。不懂这些语义差异是造成留学生混用这对词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武汉长江大桥护栏装饰图案由麦穗图案、菱形祥云图案和48幅造型各异的具象动植物图案构成,本文阐述了大桥护栏的用材与造型,大桥护栏装饰图案的名称,护栏装饰图案纹样涉及的物类、构成形式。大桥装饰图案所选纹样通俗,造型简洁美观;图案采用以“意”生“象”,再以“象”表“意”的意象表现,与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对于艺术形象的追求一致。  相似文献   

17.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了众多的男性形象,在这个象征男权至高无上的国度里女性始终是被压抑的、被剥削的弱势群体,她们或沉默,或反抗,有的人争取到了自己的幸福,而有的人却永远地埋没在男权的利益之下。冷大小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西厢记》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历来学者对剧中主要人物关注较多,而对剧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的僧人关注较少。文章对西厢记众僧的形象作了研究,认为在《西厢记》中普救寺的僧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们并没有抛弃了世间的情,而是溢满了情与义,王实甫如此塑造僧人形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为主题服务,二是迎合市民口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安宫定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本文对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应用安宫定痛丸进行治疗,并设立乌鸡白凤丸对照组30例,观察疗效.采用微循环显微镜,于治疗前后常规检查左手第四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田牛加权积分法对16项指标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疗效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安宫定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后甲襞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中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结论:安宫定痛丸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机制与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0.
《冷斋夜话》在各史志中著录的卷数与现行本卷数各不相同,显然有不少散佚。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于此尚未展开工作,陈新点校本《冷斋夜话》已辑出27条,但仍有遗散。根据三部宋代诗话汇编本新辑出的五条佚文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冷斋夜话》的价值,于宋代诗词的辑补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