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近年来,直播节目在广播中日渐普遍。直播节目的时效性使得现场报道这一文体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活力,它以广播特有的“绘声绘色”、及时生动地传递着“此时此刻”所发生的某些事件,给听众如临其境、确闻其声之感。  相似文献   

2.
张艳红 《中国广播》2011,(12):63-65
本文讨论了微博应用于广播直播互动的意义和特点,揭示了微博之即时信息共享精神与广播直播优势的高度契合性。提出,微博应用于广播直播互动的基本策略包括:设置议题,适时更新;随时监控,适度反应;人性沟通,注重互动;整合传播,自我推广。当微博与广播的融合程度日益深入,“微播”平台将彻底打破广播频率的地域限制,促成广播事业的又一次勃兴。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以其新兴的与众不同的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受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现场直播与网络直播日益走向融合。广播电视直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优势。网络直播是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其形式也可分为现场直播、演播室访谈式直播、字图片直播、视音频直播或由电视(第三方)提供信源的直播;  相似文献   

4.
王泉 《声屏世界》2006,(12):49-50
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以其实效性、现场性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从热线直播的特点和运作效果来看,热线直播有如下一些优势:1.热线直播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嫁接,将传播合一。广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电话是一种个人通讯的人际传播手段,两者有着各自的用途。热线直播却将电话和广播的两种作用结合为一体。这种结合所产生的效果,一是使广播传播信息快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限度;二是使广播节目更加生动活泼;三是使广播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这种方式在保留大众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形象生动、真实可信的同时,融进人…  相似文献   

5.
宗颖 《新闻世界》2022,(5):27-30
随着5G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等的广泛普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为媒介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条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为广播媒体的“可视化”发展带来了机遇,视频直播已经成为广播媒体信息传播的新常态。本文分析了广播媒体进行视频直播的优势及必然性,指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提高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曾捷 《东南传播》2016,(8):108-111
广播新闻直播在传统意义上只是属于声音的传播,互联网平台直播属于的是视觉传播的。广播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实现视频的直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直播平台这样的发展新鲜事物,在媒介日趋融合的今天,二者之间可以实现融合,并实现媒介发展的新的突破。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在于网络视频直播对传统广播直播的冲击与挑战,在网络视频的直播环境下,推动广播直播的新的发展和创新,这里面的优势在于其突破了原有视觉的维度,同时转变成以网红和明星模式为核心的新闻主持,把两个媒介的巨大受众实现汇聚和消融,最后就是广播新闻直播样式的改变与创新,让广播主持人更加的形象具体,让听众更加直观地接受全面最快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优势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场直播是最具电视特性和魅力的报道与播出方式,是电视传播的第一优势。正如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所指出的:“现场直播把观众带进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之中,这一事件只有明天才能搬上银幕,后天才能成为文学、戏剧和绘画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岳鑫 《声屏世界》2008,(2):58-58
“快”向来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人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特点。然而,近几年这个优势受到明显“威胁”。如,电视可以搞直播或者在不中断其它节目的情况下进行字幕插播。报纸也出现了早、午、晚报,似乎每个时段都有报纸在抢“快”。特别是网络新闻的迅速崛起,经常对新闻事件同步直播并且随采随发。尽管如此,广播新闻“快”的优势仍在。与报纸、电视新闻相比,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珠江电台在中国最早开通了热线直播节目,它标志着中国广播的双向互动传播进入到即时互动传播时代。随之.全国各家广播媒体纷纷开通热线直播节目,热线直播方便操作.即时沟通.参与和互动交流的优势,促成了中国广播形态的大变革,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话直播节目是由广播电台在直播间设立专线电话,主持人、嘉宾主持节目,听众拨打专线电话参与节目,电话交流的内容即时直接播出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是借用了电话这种人际传播工具进行大众传播,使大众传播具有双向性、互动性功能,强化了其传真性、时效性、说服性功能,传播效果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介运用声画、快速传输的能力是表达单一的传统媒介和技术专业性不足的网络新兴媒介不能望其项背的,因而,电视媒介在新闻现场直播,尤其是重大仪式性事件和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电视媒介对于新闻现场直播的观念、制度、队伍建设、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我国电视媒介整体的新闻直播现场感不强。本文以较成功的新闻直播案例为基础,总结和阐释增强电视新闻直播现场感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振浩 《新闻窗》2011,(5):83-84
电视新闻直播带来新闻传播全新的时空观念,"正在发生"使电视媒体在新闻事件报道中独具优势与魅力。从分类上讲,电视新闻直播可分为演播室直播和新闻现场直播。前者仅仅从制作手段完成了播出与受众收看的同步,受众看到的消息大部分是事先制作完成;而后者,却是对新闻事件现场的同步传播,受众看到的就是事件正在发生的”那一刻。因此面对突发事件,直播是最快最有效的将新闻信息传递给观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吴波 《视听界》2012,(3):99-100
在媒体市场上,广播是否最弱势,正走向穷途末路?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作为一种便于移动收听的“贴身媒介”,广播具有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与报纸相比,广播的时效性不言而喻;与电视相比,广播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插播或直播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与网络相比,它不受工具和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陈莹 《新闻世界》2012,(5):54-54
如今,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网络媒体都在争抢“第一时间”。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广播新闻直播报道的形式,越来越为听众认可和欢迎。如何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听众传播信息成为了广播媒体正积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直播就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的报道、采访等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现在,随着电视传播手段及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化采编设备的使用.通信卫星的传送.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新闻的播放能够达到同步进行,新闻直播使得电视新闻成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生智 《新闻三昧》2003,(11):28-29
热线节目的兴起与问题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是将广播与电话的自愿选择、双向交流、即时反馈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得广播这种大众媒体兼有了人际传播的功能,变传统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的节目样态。1986年,珠江经济电台开启了我国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先河以来,至今热  相似文献   

17.
广播可以全天直播,随时滚动播出,可以记者连线报道、听众热线互动,这些是报纸、电视难以达到的.广播有着覆盖广、传播快的优势,靠口耳相传的信息很快就能不胫而走.然而,广播主要是靠声音来传播信息的,我们也不能忽视广播自身固有的一些弱点.如何增强广播的生命力,使广播从弱势变为强势,这就要我们在提高节目的可听性上多下点工夫.  相似文献   

18.
刘鹏 《记者摇篮》2009,(5):69-69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就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事件的报道转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接发射的报道方式,它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媒体为追求新闻传播速度、努力强化时效性所进行的竞争中,电视新闻直播无疑具有最大的优势。赢得时间便赢得了受众,而使直播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报道形式正是电视媒体赢得受众、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广播最大优势就是即时和快速。笔者认为,无论新闻媒体的竞争如何激烈,我们“广播人”必须静下心来,克服“浮躁”的心态,正视当今竞争的大环境,把自己的优势“放大”,进而做好生存与发展的文章。在此,笔者欲围绕广播的即时、快速的优势,就如何进一步打好“直播牌”,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快”向来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独家优势,也是广播人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特点。然而,近几年这个优势受到明显“威胁”。如,电视可以搞直播或者在不中断其它节目的情况下进行字幕插播。报纸也出现了早、午、晚报.似乎每个时段都有报纸在抢“快”。特别是网络新闻的迅速崛起,经常对新闻事件同步直播并且随采随发。尽管如此,广播新闻“快”的优势仍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顷刻间十万平方公里内,房倒屋塌,通讯中断,在这个重大新闻事实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