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闯关东》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很浓厚的地方语言特色。《闯关东》是一部史诗力作,其中涉及了东北人、北京人、山东人,等等。但以朱开山一家为代表的山东人是主要的,因此,山东方言成了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从《闯关东》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句式以及独特的熟语这几个方面,来分析《闯关东》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顾亭林《山东考古录》的成书,《四库全书》及《续山东考古录》孔宪庚等学者序皆认为其是《山东通志》的“遗稿本”,完成于《山东通志》之后。据笔者考证,《山东考古录》成书时间为顺治十八年,而《山东通志》实际上是初修于康熙十二年,明显晚于《山东考古录》。同时,通过《山东考古录》与《日知录》初刻本、三十二卷本及《日知录集释》、《日知录刊误》内容的详细勘比,对《山东考古录》的几处阙误进行了校正,可以进一步认识《山东考古录》和《日知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为今后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勾画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并对各项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教育报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山东教育社编辑出版的《山东教育报》《山东教育》中小学版、幼教版、《当代小学生》《中学生报》《中学生英语报》《小学生文摘》等报刊如何在新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更好地发挥指导和辅助各项教育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祢衡的悲哀     
徐珍 《高中生之友》2013,(12):14-15
祢衡(173—198年),亨正平,平原郡(今山东临邑)人(《山东通志》载祢衡为今乐陵人)。东汝末年名士,文学家。与孔融等人亲善。  相似文献   

5.
臧克家 ,山东诸城人。诗人。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 ,开始接触新文艺。喜欢读新诗 ,经常吟诵郭沫若、冰心、冯至等诗人的作品 ,“也读泰戈尔的诗和日本的俳句。”(《我与新诗》)1930年入青岛大学中文系 ,又读了闻一多和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尤其是读闻一多的《死水》 ,“改变了我在中学时代对新诗形式问题的看法。”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诗创造》、《文汇月刊》。1949年后 ,先后任华北大学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一生“爱读书 ,爱买书” ,与书为邻 ,与古人为友。认为读书于创作十分…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5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开始从事山东地方史与齐鲁文化研究,先后发表了《山东古代社会初探》、《历史上的山东》与齐鲁文化研究等系列论文、并主编多卷本《山东通史》、《齐鲁文化通史》、《山左名贤遗书》等书。其主要贡献,一是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今各种史籍的编纂体例,创立了编纂地域通史的新体例,为地域史研究开了先河;二是提出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基本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三是对保护、整理、研究山东地方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慈孝文化,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探讨新形势下弘扬传统美德的新路子,山东省首届慈孝文化论坛于2007年10月26日至28H在济南市长清区成功举办。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主任李宝库和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共青团山东省委、省妇联、山东电视台、省慈善总会及济南市、长清区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各大专院校专家、学者,有关中小学校长、教师及企业、社区的代表300多人参加会议。新华社山东分社、中新社山东分社、山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电视台《教育在线》、山东教育台、山东省广播电台、济南电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青年报》、《山东商报》、《生活日报》、《山东工人报》、(《省广播电视报》、《济南时报》、《济南日报》、山东电视网等媒体的记者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保聚主持,济南市长清区委副书记江林致欢迎辞,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图滨、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彦善、山东电视台台长韩国强,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天下父母》栏目总策划徐章练、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主任李宝库先后讲话,山东科尔生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王胜田总裁发了言。  相似文献   

8.
王叔和及其医著《脉经》,在史医两界颇享盛名。迄今民间仍有“不读王叔和,临症疑难多”的谚语。可是对这样一位在我国医学史上有着卓越贡献的医学家,其生平籍贯至今尚无定论。为此,笔者想对他的生平事迹,作一微浅的探讨。玉叔和的籍贯,传说纷纭,但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山东说和山西说。持山东说的有吴海林、李延沛。他们在合著的《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里这样写道:“王叔和字熙,东平(今属山东)人。”近代的余嘉锡也是持山东说的,他考据王叔和为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持山西说的是王怀忠、魏填平。他们在合著的《上党史话》里则写道:“王叔和,曾任太医令,山西高平人。”  相似文献   

9.
郑振铎对《金瓶梅》的四个方面的总体评价,高屋建瓴,深刻、独到,代表了现代中国《金瓶梅》研究的最高水平。他对《金瓶梅》性描写的成因研究有贡献,但对小说在多大规模上写性,缺乏基本了解。把小说中的性描写完全看成是糟粕,加以全盘否定,而看不到它的价值所在,这是不可取的。他用来路不明的欣欣子的《金瓶梅词话序》,来证明并提出《金瓶梅》成书于明万历中期的观点,不能成立。他仅用"山东土白"四个字,认定《金瓶梅》作者必为山东人而绝对否定"江南人"的可能性,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0.
日前笔者读到《山东教育》(小学版)刊载的“儿童可以说‘不’吗”一文见(《山东教育》2007.10;作者:张夫伟)。该文从三个侧面(分别:说“不”是儿童的自由、说“不”展现了儿童的自主性、说“不”体现了儿童对平等的追求)阐述了儿童可以说“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人深爱启发。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中国图书集成。它对清代乾隆以前的历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整理。在纂修过程中有三百六十人在四库馆中任职,其中包括一部分山东人,如刘统勋、刘墉父子,窦光鼐、窦如翼父子以及周永年等等,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为《四库全书》的纂修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醒世姻缘传》是《金瓶梅词话》之后、《红楼梦》之前的一部重要的以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民间礼俗的状态,为我们研究明清时期的人生礼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章主要探讨该小说与明清山东的寿诞礼俗,分别对诞生礼俗和庆寿礼俗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揭示其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对《醒世姻缘传》所反映出的明清山东人生礼俗的社会、文化及文学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E:与男友严宽公开了恋情后的首次合作《秤的发明》受到了很多关注,简单介绍下吧 杜若溪:《秤的发明》是山东卫视2012的宣传片,主要讲述的山东人公平公正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滨州学院学报》2019,(5):56-60
博兴在明清时期隶属青州府,近年出土的博兴县《重修城隍庙记》为青州府和博兴县历代志书所未载。《重修城隍庙记》为时任礼部左侍郎河南上蔡人李逊学撰写,记载了明朝正德年间知县王光率领全城居民抗击流贼、保全城池的历史。《重修城隍庙记》不仅丰富了博兴县城隍庙修建的历史记载,而且对李逊学与山东、与王光等博兴官吏的渊源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5.
李天军,1974年生,山东新泰人,200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师从王小晖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泰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先后11次入选中国美协展览,其中作品《鸡冠花》、《富贵竹》入选中国美协第20次新人新作展,作品《艳秋》获“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出版《李天军工笔重彩画》。  相似文献   

16.
我的名字叫张鲁嘉。从名字你一定能猜出我是哪里人了吧?对了,我是山东人!严格地说,我爸爸是山东人。爸爸常跟我说,山东是出好汉的地方。《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多出在山东。著名的孔夫子,也是正宗的山东人。所以父母给我起了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值得称道的山东人。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在用好用活《山东教育》,帮助广大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方面,我县教育局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利用各种形式。扩大《山东教育》的影响,提高教师学习、使用《山东教育》的自觉性 在众多的教育报刊中,《山东教育》有鲜明的特点,观念新、容量大、质量高、实用性强,我县教师订阅了大量《山东教育》。然而,在有些乡镇发现。部分教师虽然订了刊物,但是没有很好地去阅读。  相似文献   

18.
喜欢《山东教育》,由来已久。20年前,《山东教育》是学校里唯一的教育类刊物。那时候,在农村小学,她是指南针,是指路灯,是乡村老师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当我们混沌的时候,翻阅她,会让人产生耳聪目明的感觉。喜欢《山东教育》,有很多理由。一、《山东教育》是老师们的心灵家园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曾经自费订阅过其他一些比较知名的教育类刊物,经常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  相似文献   

19.
姜俊丽 《山东教育》2010,(10):62-62
<正>在我们学校,《山东教育》是公认的良师益友。这些年来学校一直为每个教研组订一本《山东教育》。而我,是《山东教育》的忠实读者,每当新一期散发着墨香的《山东教育》发到办公室时  相似文献   

20.
精彩人生     
《青少年日记》2009,(4):F0003-F0003
陈克锋,1976年2月2日出生,山东沂南人。出版专著《书生本色》、《母亲山》和《感动上帝》等三部,《喜鹊窝里的哲学》即将面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