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它是把听觉、视觉、嗅觉、昧觉、触觉等为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又是一种奇特的比喻,能使语言的表达形象具体可感。例如(丑)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高中第一册(荷塘月色》“清香”是用嗅觉感知的,“歌声”是用听觉感知的,在这里作者把嗅觉与听觉沟通了。(2)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场,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高中第一册(长江三峡》“绿茸茸的草场’是用视觉来感知的,“充满幽情的乐曲”是用听觉来感知的,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转移,使语言的表达既有色,又有声。(3)…  相似文献   

2.
通感浅析     
通感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 ,指用形象的语言 ,将一种感受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受上。“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朝宋祁的名句 ,其中的“闹”字画龙点睛 ,将视觉中的红杏花迁移到听觉里 ,使人仿佛从耳朵里看到其花之繁盛。运用通感 ,是用感觉来说明感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两种感觉是通过类似联想或接近联想而引发出来的。所以通感大体来说可分为两类 :由类似联想构成通感的两种感觉之间有相似点 ,可称之为因类而及的通感 ;反之 ,两者之间没有内在的相似性 ,只因某种外在的环境而相互联系起来 ,是由接近联想而产生的 ,可称之为因近而及的通感。…  相似文献   

3.
戴佳毅同学问:讲《荷塘月色》的“思考和练习四”时,老师说“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就叫做“通感比喻”;现在《明湖居听书》的“思考和练习二”里的4个句子,老师又说都是“通感比喻”。但课本中从未介绍过“通感”,究竟什么是“通感”?“通感”都有哪几类?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但张寿康等语言学家又称这种修辞方式为“移觉”,并解释说:“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一册《长江三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该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教参》给了这样的答案: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辞方法。我认为,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应是通感和比拟。  相似文献   

5.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奇观”这一专题.精选四篇课文和一篇“语文园地”。作者始终抓住“奇”这条主线,贯穿课文始终.以平实、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观潮》记叙的是钱塘江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相似文献   

6.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除比喻、排比、夸张、反复、比拟、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手法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外,还出了一些较为特殊的修辞格。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移觉又称通感。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通感这一修辞格的表现就是“感觉互通”,即描写某一感觉形象时,以描绘其它感觉形象的词语来描绘之。例如: ①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10):157-158
由一种感觉引发到另一种感觉,即通感。通感是极普通的一种心理现象,美术课堂融入通感,可以培养儿童的感受与想象力、绘画造型能力和审美力,而这些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和想象。美术通感实施途径:(一)视觉→听觉,让感知能力自然发生;(二)听觉→视觉,让想象之门顺利打开;(三)味觉?视觉?触觉,让创意表现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1.说教材。1.1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湖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第三、四自然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是教学的重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是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通感,就是在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沟通。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通感手法,如“风来花底鸟声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 “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以银瓶乍破和铁骑刀枪之声,描绘视觉形象,引起人们的听觉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0.
吴伯萧在《歌声》中写道: 有时简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歌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唱、联唱、轮唱,使你辨不清头尾,摸不到边际。 作者描写延安的歌声,却用“河流”、“海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你辨不清头尾”等一连串视觉所见的形象去表现,而且还用“摸不到边际”这一触手而不可及的写法去形容。这样就把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了,这种感觉上的彼此沟通,就是修辞学上所讲的通感。钱钟书先生指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  相似文献   

11.
傅克斌 《新疆教育》2012,(14):174-174
“通感”是一种修辞方式,而且是一种用的比较频繁的修辞。用以对变化多端的事物,无法用具体形象来描绘透彻时,以“移觉”的方式让人获得清晰的印象。抒情性散文一旦得到“通感”的青睐,会将难以言状的事物描绘得使人心领神会。“通感”一旦踏入叙事性文章领域,更是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使文章句式多姿多彩,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寄托作者的情怀。诗中使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手法,更加使句子绚丽多姿,作者对事物的情态变化,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不同凡响的句子。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有声有色”来形容某人说话生动形象,这是用视觉才能感受到的“色”来形容听觉的感受。我们也常说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借“味觉”感受来形容听觉感受。我们也常使用这样的词语:“冷眼”、  相似文献   

13.
“移用”修辞格,就是两个事物相关连时,把原属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植”过来用在乙事物之上的修辞方式。“通感”修辞格,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别一感官上,凭借感觉感受相通,以启发联想,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如身受其冷暖等实感,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移用与通感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从修辞功能来看。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沟通起来,借某一感受来写另外一种感受,从而加深某种感觉的意义,使具体的感受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一般的是后一句为前一句服务,后一句引申并深化前一句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钱钟书《通感》)在文学作品中,通感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诸如: (1)视觉→听觉  相似文献   

15.
通感是一种不容忽略的写作手法。 所谓通感,就是在文章中借重于文字,把人们的各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彼此加以沟通,从而调动起人们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积极性,以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观潮>是小学语文的一节教学内容.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相似文献   

17.
谈谈·“通感”山东/高德宝“通感”是指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细致、多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深切感受,以增加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方法,也...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不论哪一种艺术,它都不可能运用感受客观世界的所有手段来创造和感受形象,甚至在各种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中,它的形象也只限于视觉和听觉。在非综合性的艺术(如绘画、音乐等)里,被利用来感受这种艺术的仅仅是视觉,或者仅仅是听觉。  相似文献   

19.
“通感”是把一种感官感觉用另一种感觉形象地加以表现的一种修辞手法。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钱钟书先生曾这样通俗地谈“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旧文四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使用通感修辞因为对于诗歌艺术来说,通感不仅是一种意象创造的方法,也是诗人艺术思维高度发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诗人感物,必…  相似文献   

20.
在这首诗里诗人既没写“开窗放入大江来”的壮观,又没有写“淡扫明湖开玉镜”的奇景,而只写遥远瞻望中的一种感受,一种情感的体验。原来诗人的游踪并没有到山中,他的笔并未实际接触到泰山的实景,但它所表现出来的雄伟磅礴的气魄,苍茫阔大的图景,使人真切地感到诗人胸中耸峙着一座泰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