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唐律直接以血缘关系主体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文有 77条 ,涉及唐代行政、民事、婚姻、家庭、继承、刑事、诉讼等各个方面 ;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如凡人、奴婢、良人、皇帝等也是以血缘为依据确定的 ,因此唐律的血缘主义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血缘关系与法律关系的融汇 ,是中华法系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中国农村血缘与姻缘博弈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姻缘关系正在不断融入原先由血缘关系所支配的传统农村“差序格局”体系,对血缘关系构成了挑战。血缘认同下降、姻缘认同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价值理性的不断弱化、工具理性的不断加强,具体原因是家庭内部关系、社会继替关系的变迁,婚姻圈的缩小,择偶标准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3.
一.家庭是个人道德成长的起点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通过家庭形成的各种关系乃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家庭观念强烈地渗透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并以之作为一切社会关系和人伦秩序的原点。道德和德性是以伦理、人伦为前提的,而中国文化认为伦理最深厚的根源在于家族血缘的关系之中,血缘关系为伦理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唐律疏议》中法律词语之间的反义关系界定为反义谱系关系,分出点点对立、点阵反对、梯度反对三种类别进行分析,以探讨法律词语义位之间的系统联系。  相似文献   

5.
<正>心育主题——生命关怀:人际牵挂,亲情与爱亲情是指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或赡养关系的亲属之间存在的感情,对青少年来说是有血缘关系或赡养关系的亲属之间的感情,它主要存在于亲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长辈与青少年之间。它以血缘关系为存在前提和纽带,以一种最基本的情感体验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把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紧紧系在一起,成为人的一种至情至性。心理学认为,亲情的核心要素是在血缘和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义征分析法对《唐律疏议》中法律词语的法律义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探索研究古代专科词义微观语义结构的思路。将一个法律义位分析为主体义征和附加义征,前者包括类义征和表义征,后者主要包括评价义征。  相似文献   

7.
田振洪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2):57-58,64
秦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已开始用法律形式规范司法官吏的职务行为,对他们在司法活动中的渎职或枉法等职务犯罪行为加以严厉惩治。本文试图分析当时司法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应的制裁。同时进一步分析对唐律的影响.从而展现秦、汉、唐律的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代联号企业与近代企业集团有实质区别:联号企业创办的总公司并非企业集团意义上的控股公司;联号企业总公司不具控股公司职能;联号企业成员间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作为其他联结关系的前提的,但以血缘作为主要联结方式在近代社会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河洛大鼓劝家书中存在着三种家庭模式。家庭成员之间主要存在三种关系: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非血缘,婚姻关系。其中主要蕴含的偏重妇德的两性伦理观;以互惠为特点的功利孝亲观;以敬让为特点的兄弟伦理观等民间家庭伦理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0.
在婚俗基础上形成的契亲是一种模拟生物学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亲属关系,契爹契婿之间的身份定位可以超越血缘原则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不会造成继嗣关系、财产继承关系,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也可以在血缘亲属基础上重构亲属关系,重新配置人际关系资源,成为文化生成的契亲亲属的第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11.
塔吉克斯坦塔吉克人传统社会结构为地缘与血缘两种社会组织结构并存模式。在微观层面,以血缘关系为主;而在宏观层面,地缘关系则占据主导地位,血缘组织和地缘组织相互结合。血缘性组织以家庭、家族、氏族为主要单位,地缘性组织则以马哈拉、地域集团为代表。无论是血缘性组织还是地域集团在塔吉克人当代社会中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地域集团是塔吉克斯坦政治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唐律》是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法律,在巩固君主专制的统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观全,可知孝治思想是其各项法令条的指导核心和根本依据,统治阶级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宗法家族内的孝亲伦理思想发展为国家政治领域的忠君思想,并且使之法典化。同此而来,以孝治天下借助了法律的强制力而得以推行开来。  相似文献   

13.
最初丧服制度传达的是人们对死去的亲人的哀痛与敬畏,后由于国家权力的干预,丧服制度获得了国家强制力推行的效果并被极力法律化。可以说丧服制度与古代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等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服制原则对法律的影响在《唐律》中达到最高水平。可以说对服制深入、系统、全面地认识与把握是研究中国法制史尤其是研究《唐律》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4.
以唐律为镜,以现行刑法作为观察对象,集中探讨两个时期的法律在惩治官贪和民盗方面的差别.通过比较发现,现行刑法在罪名、刑罚、立法技术、立法意图等方面均有逊于唐律的地方.唐律至今值得借鉴,现行刑法则有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初步讨论唐朝法律里的几个问题,即:唐律是保护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唐律是等级制社会的法是特权法,唐律反映了父权家族制,唐律反映了东方专制主义的特点,以及唐朝刑法里反映的阶级斗争。一唐律是保护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唐朝初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是国家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內容。均田制的主要精神是:(甲)一般农民和工商业者的土地是由国家授给的。  相似文献   

16.
秦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已开始用法律形式规范司法官吏的职务行为,对他们在司法活动中的渎职或枉法等职务犯罪行为加以严厉惩治。文章分析了当时司法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应的制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对唐律的影响,从而展现秦、汉、唐律的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唐律》的“十恶”罪条可以看出中国封建法律的三个特征:一、封建法律规定了专制皇权的霸道地位;二、封建法律公开维护社会等级的等差地位;三、封建法律的立法和司法都表现出实用主义功利性。  相似文献   

18.
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之一,是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得以形成的基础。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出发,分析其与权利客体、权利标的、法律关系标的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可看出上述概念是等同的。客体的范围应依传统理论划分为不同类型以发挥区分法律关系及权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伦理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血缘关系比如“孝”“悌”,还有一个是关于非血缘关系比如“仁”“信“知“勇”“义”。前者主要作用在于宗族、乡党这样的“血缘共同体”里,然后者主要作用在于国家、天下这样的“非血缘共同体”里。比如在《论语》说:于曰:道子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第一)“爱人”就是仁、“使民以时”就是义、所以在这里说的德就是所谓的“信”“仁”“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规悌、谨而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同上)显然,“孝”“梯”就是宗族、乡党的血缘共同体里的…  相似文献   

20.
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由来已久,《唐律疏议》对容隐制度规定体系之完备、种类之齐全,为后世留下了典范。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容隐制度匿迹,《唐律疏议》对容隐主体、容隐行为和容隐不适用犯罪的规定,为我国刑法容隐制度的重新回归提供了渊源并指明了方向。同时,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体现了现代刑法的价值追求,为保障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