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教育者把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意识的过程。它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和性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开展活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余万芹 《科教文汇》2008,(20):132-132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教育者把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意识的过程。它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和性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开展活动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可表述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规律。这是因为,它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体系中居于总体上的最高层次;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具有历史性。  相似文献   

4.
人以其所特有的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方式生存于世,实践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方式。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给思想政治教育以重要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应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进步;还要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与行为的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缺失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价值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理念缺失。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途径:加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促进教育者的角色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要以国家为强有利的后盾。  相似文献   

6.
张曼 《科教文汇》2012,(34):20-22
从系统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和解读,梳理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培养的起点:受教育者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培养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培养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动态生成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动态生成机制有利于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要正确地运用动态生成机制,就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精神欲求,正确把握调试的力度.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和计划,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和影响、也是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并不断反作用于教育者的过程.要想及时和确切地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目的是否达到、计划是否正确并被执行,就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因此,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应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罗俊 《科教文汇》2012,(31):13-13,3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联系教育主客体的中介,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传统与现代并存,以传统载体为基础,以现代载体中的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为主形式,以大众传媒载体为发展方向.新形势下,应立足并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积极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有效利用网络,大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载体.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管理学问,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管理学相关理论才能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将各种管理思想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用管理学理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动态生成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动态生成机制有利于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要正确地运用动态生成机制,就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精神欲求,正确把握调试的力度,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刘灵婷 《科教文汇》2009,(22):84-84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语言符号为媒介所进行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沟通的直接目的是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共识。  相似文献   

13.
无意识教育的特点主要有:无意识教育具有载体的依附性,无意识教育的教育目的具有隐蔽性,无意识教育的主体具有平等性、无意识教育的方法具有间接性;无意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应该灵活多变,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制定教育目标时要将远期目标划分为一个一个可以实现的近期目标,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平等对待每个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4.
邓建平 《科教文汇》2008,(35):71-7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灌输、调解和凝聚功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协调互动,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庞晨 《大众科技》2016,(1):133-135
人文关怀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所在,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目前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在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缺失,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效果。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突出人文关怀创新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坚持传统关怀理念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知识理论与活动实践相联系、教育者主导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相统一的三个双向性维度。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目标,高校教育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最后阶段,其政治教育和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是不可忽视的过程,是通过各种相应手段进行分析与总结的模式。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还应当是可靠接班人。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探究和综合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就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教育进行分析,并就其当前各种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受教育者的自主自立和独立的人格保障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创新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对人民思想引导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教育主体,都有自己的需求、自己的人格、价值观的形成。实现人心理健康必须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学方法与传统思想工作方法的积极融合能够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吴秀兰 《科教文汇》2007,(8X):12-12
无意识教育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环境和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等,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高校图书馆要通过改善环境,营造氛围和提高服务质量等形式积极开展无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范孟楠 《科教文汇》2014,(19):10-10
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模式入手,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完成。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分析说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易出现的主要障碍,包括教育者观念陈旧、信息储备不足、信息处理能力差、技巧不高、通道不畅、受教育者心智不成熟、个性差异等等。最后,文章分别从提高教育者的沟通运用能力和提高大学生的沟通意识与能力两个大的方面具体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为消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障碍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