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骞 《文教资料》2012,(6):105-106
金基德电影中画面美学继承了东方传统美学观,影片中画面的静溺、空灵、儒雅,但这样的画面下悲惨演绎着激烈的性、暴力、死亡等主题。金基德用饱含血和泪的影片关注被损害后绝望、堕落中挣扎的人间百态,在黑暗世界里闪现出的希望的火花和美好的幻想也被他敏感地捕捉。本文就金基德如何将美与暴力混合成一部部触目惊心而又使人深思的电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暴力电影影响,暴力叙事成为美学风格和表现方式,暴力美成为审美客体。暴力美学的本质在于超越暴力的血腥与残酷及反人道的一面,反向追求美学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通过战记文学《平家物语》,力图探求暴力美学在作品中的深层内涵与美学效果,从新的角度解读古典文学作品,批评传统文本话语中常被忽视的暴力叙事。  相似文献   

3.
曹桐 《文教资料》2014,(36):139-141
昆汀·卡伦蒂诺作为西方暴力美学的杰出代表,影片以黑色、暴力、荒诞为主要特色。擅长运用非常规叙事、血腥的场面和精彩的长对白。其将暴力与荒诞性的巧妙融合,使昆式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暴力美学"诞生于电影领域,是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美的展现。"暴力美学"从电影领域迅速扩展到当下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在其不断发酵升温的同时,需要对其做更进一步的审视和研究,在多元决定论引导下,探寻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受众心理与暴力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电影《大逃杀》一直被定性为暴力美学的代表之作。全片在疯狂的杀戮游戏中,透露出的究竟是人性本恶的悲观假想,还是武士之刃与纯美菊花的内心挣扎,或是创作者深刻透析社会后的想象能指?本文试图通过将暴力与血腥作为该片的情境条件,用以分析全片人物塑造的现实基础和隐喻所指,说明影视作品的核心应该是对"人"的观照与真相的揭示,达到与观者产生内心的同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影"暴力美学"的变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吴宇森为代表的一代大师创造了"暴力美学"这个名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观众的欣赏兴趣已经发生了变化。昆廷的几部电影引发了新的"暴力美学"潮流。但是仔细分析,最符合"暴力美学"名号的,还是以北野武风格的作品——最大的暴力是无常。  相似文献   

7.
"暴力美学"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与时尚和消费以及审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内涵。本文从暴力美学电影到暴力绘画再到行为艺术中的暴力倾向出发,分析暴力美学产生的原因;它的背景及历史渊源;以及暴力美学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审美意蕴。从两方面分析暴力美学的渊源。一是艺术史上从古至今都有对暴力美的表现和对暴力形式美的追求,二是暴力题材电影自身的发展和绘画艺术上的暴力美学的演变。最后指出暴力美学的艺术表现意蕴还在于它折射了人的一种生存状态;那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的需要;一种对现实的超越,从而得到精神的自由和艺术上的自我展现。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创作风格和手法开始频繁地出现于一些电影作品中。本文从古典文学艺术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中汲取营养,对暴力美学的外在表现和产生的心理原因、社会原因进行了具体论述,然后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导演的作品,将暴力美学的特点归纳为对力量的崇尚,形式的美化及人性解放的总结,并论述了暴力美学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关注暴力美学的发展对电影艺术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09年后的亚洲影坛上,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总是饱含着话题性和争议性.他的作品总是表现“边缘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赤裸裸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与暴力的主题.作为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新生力量”的一员,他的创作却不被本国人所看好甚至排斥.这种极端的评判却没有打消金基德对于电影艺术的执着和热爱.他的作品始终带有着他独特的“金氏风格”,关注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用画面和镜头去探讨暴力、欲望的人性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麦克·麦卡锡暴力美学的拐点之作,《血色子午线》以其晦涩的标题,难懂的结尾,构建了从童年到少年再到成年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美墨战争大背景下美墨政府与印第安部落冲突中的一个游离于法律和道德之间并在暴力考验下的血腥空间。这部复杂而又意蕴丰富的的后现代西部小说"为暴力而暴力"的美学诉求与巴赫金的躯体理论不谋而合。麦卡锡重要小说中的躯体和镜像,直指躯体社会中个人镜像的颠覆与重构。  相似文献   

11.
暴力美学主要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追求,其目的是消解暴力。受中国传统文学中暴力表达及暴力与侠义共存的江湖文化的影响,当代武侠电影显示出鲜明的暴力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暴力的神圣化、伦理化,暴力动作的舞蹈化,暴力的浪漫化,暴力的喜剧化。当今电影创作有渲染暴力的趋势,无论从道德意义还是从美学意义讲,这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暴力美学的杰出代表,昆汀·塔伦蒂诺以他特立独行的风格,在国际影坛开辟出一番天地,并素有"暴力美学大师"的称号。暴力美学的兴起,正是当代社会视觉文化的体现。暴力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影教化功能的缺失。而暴力本身,却构成一种大众文化消费资源。昆汀的暴力美学,正是在这种大众文化的土壤中产生,与大众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郑悦然 《文教资料》2013,(32):112-114
提起韩国导演金基德,除了广为人知的暴力与情色影像以及超乎想象的精彩故事之外,还需注意的是,在其作品中.无论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还是人与社会都呈现出一种极为和谐的“共生”状态。这种生存状态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大东亚地区的儒学传统,再加上宗教元素的渗透以及金基德自己的思想探索,从而形成了金基德电影特有的共生主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韩国电影导演金基德的主要作品入手,着重分析了金基德电影作品中空间意象的强烈隐喻色彩,探讨其电影作品在创作观念方面的鲜明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金基德是韩国比较另类的导演,其作品不断尝试着对于人性和欲望的探索以及人性恶的特殊观照,在拍摄风格及故事情节上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笔者从金基德电影的影像特征、人物性格以及故事主题等来阐释金基德电影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余华小说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对"暴力和血腥"的"冷漠"叙述。我们用"读书笔记"的方式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冷漠"背后的内容:1.孤独与"感觉";2."暴力"与排遣;3."西西弗斯"的微笑。  相似文献   

17.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作品《春去春又回》极具东方美学意味,以中国水墨山水画般的诗性气质影像探讨生死循环的永恒话题,其禅意镜语中蕴藉着深沉的诗意与哲思,在苦难的人生历程中寻求诗意栖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严静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5):111-114
《海岸线》集中体现了金基德的创作风格,通过讲述驻守在韩国海岸警备队的队员经由一次荒唐的“间谍事件”,造成人性集体沦丧的故事,以此关注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揭示了人性的扭曲与矛盾.在暴力渲染和特殊道具的表现手法的暗示作用之下,电影带给观众残缺之美的体验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暴力一直是余华小说思考和表现的主题。暴力话语带来了作家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不同的文本体现出了对处理紧张感的态度和方式。新作《兄弟》延续了余华的暴力叙事。作家在上下部中分别阐释了两种暴力:"文革"的血腥硬暴力和现代的金钱软暴力。对于硬暴力,余华在文本中通过家庭温情和幽默的方式来缓解紧张感。但对于后者作者只能不停地展示,没能找到缓解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代电影对暴力的美学化处理,暴力经历了一个日常化过程.三类典型的暴力叙事一一对应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的主体姿态.但是现实反抗、彼岸救赎与游戏解构仍然无法完整定位暴力的真实和身陷其中的主体真相.赋予暴力以叙事的形式,那么它将失去真实.而如果我们真的捕捉到某种暴力真实,又势必无法将自身再嵌入跨人际的现实.正是在此视阁下,当代电影种种暴力与主体的悖论叙事获得了揭示性的症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