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是增强职业教育全球适应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突破发展瓶颈的创新路径,更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功能定位是基地实践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1+N”功能定位是指基地应以培养“中文+”国际职业人才为核心功能,兼具语言与文化传播、国际化职教资源开发、国际化职教师资培育以及国际化职业汉语能力考核与职业等级鉴定等功能。“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的组织架构也要依循“1+N”的模式特点,以人才培养部门为核心,同时建设国际化职教资源开发部门、国际化职教师资培育部门、国际化职业汉语能力考核与职业资格等级鉴定部门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英语动词“wash”和中文“洗”的词义的调研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wash”的词义理解不同于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美国人。“wash”和“洗”的语义差异可能反映了文化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双高”院校国际化办学不断深入,英语技能对“双高”院校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首先从桥梁、工具、途径、语言符号四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技能对“双高”院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作用,其次总结了英语技能在“双高”院校国际化过程中四个方面的实践,最后阐明了强化英语技能的四个途径,以提高“双高”院校师生英语技能,推动学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和国际化办学进程。  相似文献   

4.
汉英语言对比是对比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就中英文中“吃”的用法的对比。以汉语中“吃食堂”类结构的分析为依托,对中文中“吃”一词的多义现象作出解释。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汉语中“吃”一字的理解提出了次范畴化的观点,并从汉英语言心理角度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蓬勃发展,“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新模式和方向。文章基于“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意义,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上”这一汉字在中日文当中都被广泛使用,但可以说中文中“上”的语意及语用范围都超过了日语.本文以中日两国国语字典中对“上”一词的解释出发,寻找用例,分析这一词汇在中日两种语言使用当中语意的异同,探讨中文“上”在日语中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职业教育开放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承载着推进与沿线国家技术、语言与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使命。本文从“一带一路”视阈下国家教育开放发展相关政策研究入手,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顾建平 《教师博览》2003,(10):52-52
“汉语”和“中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汉语以外,尚有满、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  相似文献   

9.
Internet “codeword”语言是信息全球化和语言国际化下的产物,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交际交流的独特创新能力和叛逆性及学习工作方法、精神风貌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0.
港澳中文与标准中文的“经”字句在句法和语义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一方面,港澳中文与标准中文的“经”字句在句法关系、时间标记、语义特征和主语关联上存在一致性;另一方面,港澳中文与标准中文的“经”字句在条件标记、动宾宾语和否定标记上存在差异性,造成差异的原因与语言接触、语法化进程和文言文保留成分有关。但是,无论是港澳中文还是标准中文,“经”字句却因经济原则和重新分析而表现出带“动补”宾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洋泾浜”,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反映了英文在中国的接受程度.当下流行的“洋泾浜”,特指中英文杂糅的情形.它不是为说不同语言的人的交流而出现的,而是一个中文语境的交流方式,英文的使用一般是正确的,遵循中文的语法和词序.它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中英混杂,是按照中文语法将标准的英文单词拼凑了起来,英文经常以词或短语,特别是以缩略词插入中文语境.通过对其分类探讨,发现它受年轻人,尤其大学生的追捧,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英文文化的认同;虽然它对中国语言文化传承有负面影响,但也为语言工作者提供了中英文对比研究的崭新视角,更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林方 《留学生》2012,(3):36-36
虽然说国际化潮流是个大趋势,但“语言们”却一直各自独立,而且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继续独立存在和发展。这也决定我们学语言必须要深入到语言自身的内部,切身体会以掌握其内在的规律,而不能以一种语言去想象和推测另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从英语语法教学的角度探讨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所面临的中、英语言语法构架差异的学习方法,着眼于在中文里表达“有”这一含义的不同英语表达形式,帮助学生解决语法的学习障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商务英语第二课堂“强语境”构建的原则,包括以学生为本;注意制造“信息差”和“意见差”;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把握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商务英语第二课堂“强语境”构建的内容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能力与运用能力,对策能力与行为能力,商务方面的能力等。商务英语第二课堂“强语境”构建的重要性,包括语言学习是习得而来的;改变学习中的中文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入文素养和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汉语以外。尚有满、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由于汉族人数众多,使用汉语的地区广阔,汉族文化历史久远,汉语自然成为我国的主要语种,也是历代的官方语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互联网日益普及,网络广告呈现出勃勃生机并成为了传媒行业的新宠。基于网络广告的特征分析.本文借助语用学原理针对网络广告语言进行研究,并指出语用学原理的应用对设计出有效的网络广告有所帮助。研究成果对网络广告的创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大学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一文(见《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第4期)中,曾经讨论了“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剖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大学国际化”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现状,讨论中国大学“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探求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的途径与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语言,即思想之舟舆。国际中文教育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中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巴友好背景下持续升温,但受其国内语言教育环境影响,面临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挑战。本文认为:新时代巴基斯坦国际中文教育要以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教育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土化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巴基斯坦国际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21,(5):125-128
情感态度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国际中文教育理应关注留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国际汉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对个别留学生的负面行为加以指正,而“批评”要有艺术性,方可激发留学生情感中的积极因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本文旨在阐明国际中文教育中课堂“批评”的必要性,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审视课堂“批评”的艺术,进而针对留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消极行为,提出教师应作出自身反思,以期改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网络广告法律监管存在立法上的缺陷。本以“神龙数码卡”案为例,结合网络广告的特征,分析在网络广告主体的准入则、网络广告内容的监管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