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在他们身上不仅体现着教育的目的,制度和功能的要求,而且更为根本地体现着教育规律的要求.在新时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体现在师生间的融洽上,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2.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在他们身上不仅体现着教育的目的,制度和功能的要求,而且更为根本地体现着教育规律的要求.在新时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体现在师生间的融洽上,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敏 《上海教育》2000,(9):10-12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地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素质教育为何呼唤且呼唤怎样的新型师生关系呢?本文仅从教育人本论、学生主体论、情感教育、学生创造力培养四个角度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论述。一、师生关系概述师生关系,即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学校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一对最基本的关系,它制约着师生之间的全面合作,对提高教学质  相似文献   

4.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在他们身上不仅体现着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及教育功能的要求,而且也更为根本地体现着教育规律的要求."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实践新的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正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民主平等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姜桂春 《教育探索》2000,(12):66-66
师生关系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系。从高层次来看,师生关系包含在整个社会的关系体制中;从微观层次来看,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人们普遍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影响着师生之间信息的互相传递,影响着教育教学全过程,直接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探析新型师生关系模式,对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新型师生关系主要有民主型、友爱型、对话型、期待型、合作型等多种模式。  一、民主型师生关系传统师生关系以专制型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6.
石哲界 《中国教师》2009,(14):40-41
<正>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往往影响学生的一生。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为:一是在人格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师生都是教学中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和尊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高校师生关东是否和谐反映了高校教育运行机制是否正常。在这一关系中如何定位教师尊角色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师生关系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协商式和谐师生关系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不同,它强调师生间的对等关系,师生之间在课堂中的协商过程就是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师生协商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融洽气氛.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在他们身上不仅体现着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及教育功能的要求,而且也更为根本地体现着教育规律的要求。”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实践新的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正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民主平等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自主高效学习,快乐健康成长"。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其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换。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制约着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教育进程,同时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各自所拥有的权利、地位和人格上的平等,在交…  相似文献   

12.
柴亚莉 《考试周刊》2012,(23):173-174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愉快合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21世纪的素质教育,建立新型的良陛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新世纪师生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师生双方的内在要求。民主平等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借助一定条件,以其独特的身份与主体地位,通过理解、对话等多种民主方式,平等对待,自主建构生成的一种主体间关系。它具有动态生成性、时代性等特点,其形成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制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对话与交流、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是新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主要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主体关系的核心,它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关涉到教师的幸福。于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时代要求被提上了教育发展的日程。教育各界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先后提出了“学生主体”、“师生互为主体”,以及“主体间性”等概念和范畴,力图在对话和交往的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人际交往来实现在新时期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必须做到: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②加强师生之的交往;③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④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威信。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在学校同学、同事等诸多人际交往关系中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实现各项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师生都是知识的“转换器”,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学生是接受者,师生关系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形成。师生双方是在“教”与“学”中相互交往沟通。“教”和“学”本应是融为一体的,但由于现行的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于学校生活来说,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师生关系发展的状况,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潜能的发挥、素质的提高,也影响着班主任教育效果的体现。现阶段师生关系存在的不和谐关系主要包括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兄弟型"四种,其原因包括教育制度的因素和教师个人素质的因素两方面。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创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愉悦的感情体现和教学相长的心理情绪,作为教师群体中的特殊角色班主任方面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还要提高素质,形成个人良好的修养、品质;学生方面要加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加强道德和情感熏陶;师生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本文将从师生关系的现状出发,试图构建新时期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通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班主任成长,以期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育中尽管一再提倡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但在教育实践中 ,始终存在着一种森严的等级关系。师生之间只在规定而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一种刻板而正规的活动 ,要求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在这种关系模式中 ,无论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都难以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创新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在师生伦理上是人格平等、教育民主的关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教学中互为主客体关系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 ,又同…  相似文献   

20.
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离不开师生参与的,离开师生的任何一方都是不能成立的。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双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是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要素,因此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校里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大都是停滞在“授—受”关系上,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这种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