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艳 《图书与情报》2011,(5):142-144,146,14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独特的人物,他从读书、管书、写书、教书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留给人们许多的思索,文章介绍了他不平凡的经历及利用图书馆自学、任职图书馆的历程,指出阅读改变人生,奋斗博出精彩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2.
海迪说:"因为我只有这一次活着的机会,所以我要好好地活着……必须有耐心地活着,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看了海迪娓娓道来的人生经,我们这些健康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呢? 1955年生于济南,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靠自学完成了从小学到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并自学了针灸医术及多门外语.张海迪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海边诊所》(译著)、《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富兰克林年轻气盛,挺胸昂首,迈着阔步。进门时,由于不小心,他的头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个头低矮的门框。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微笑着说:“很疼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这里的最大收获。”正当富兰克林莫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2002年度河南省电视新闻奖评比活动中,专题《陈志嘉和她的梦想》(以下简称《梦想》)在专题类节目评比中获得一等奖。陈志嘉是谁?《梦想》何以受好评?本文仅对此作以粗浅分析。陈志嘉是个先天性脑瘫患者。虽已步入不惑之年,但因小脑功能障碍,她四肢严重失控,语音含糊不清,自幼失学。面对不公的命运,陈志嘉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顽强抗争,以脚踏实地的行动,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受弟弟的影响,身残志坚的她从16岁开始自学,24年如一日,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到大专的全部课程;1983年,也就是自学5年以后,志嘉尝试着用惟…  相似文献   

5.
曹立新 《新闻记者》2004,2(3):60-61
梁漱溟(1893~1988)自称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一生思考的中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生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与学问中人不同的是,对于所思考问题的求解,梁漱溟主要通过的是自学方式。①1942年10月,在为《桂林自学月刊》撰写的自述自学经历的文章中,梁漱溟多次提及报刊,“  相似文献   

6.
印刷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平步青云,既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也有权贵荫庇的成分.他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并实现了双赢,但是这种经验具有不可复制性.通过对<宾夕法尼亚公报>的细致分析,可以领会富兰克林新闻实践中功利而务实的风格.在20世纪,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共和主义,都有美化和剪裁富兰克林新闻思想的倾向.本文试图还原富兰克林的历史复杂性,重新思考作为美国新闻业基因的"真理的价格"理念.  相似文献   

7.
王云五轶事     
王云五(1888-1979)号岫庐,广东省中山市人,祖辈世代务农,后来其父弃农经商,在上海开设一小店,王云五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由于“出身寒素,原无恒产”,王云五仅念过三年私塾,十四岁就当学徒。他利用业余时间,顽强自学,依靠各种辞书和通过当时外国人在华举办的函授学校等途径,刻苦钻研,广泛涉猎,把一部大英百科全书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他终于成了一位知识渊博、声望颇著的学者。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时,曾编  相似文献   

8.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9):16-16
"两个多世纪之前,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一片欢呼声中踏上了欧洲大陆的土地。当时在欧洲几乎没有一个农民或是城市居民不把他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朋友。我一直希望能得到和他一样的欢迎程度。不过,国务卿赖斯告诉我,我应该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对于自己在欧洲访问期间的不受欢迎,美国总统布什如此自嘲。  相似文献   

9.
他曾经是一名采煤工钱海山从郑州百里煤海起步的一位普通采煤工,没有正式进过大学校门一天,以自学得到的文化知识和坚韧的毅力在新闻工作岗位上不断开拓,祛恶扬善,逐渐成为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新闻记者,他就是郑州晚报社会政法处处长、主任编辑张利民。磨难是人生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汝南县老君庙镇房坡村的“土记者”刘长记,被县教育局选拔为人民教师。 1984年,刘长记高中毕业返乡后,没有放弃学习,继续苦苦钻研,一次他去镇文化站借书看,发现有一本《新闻爱好者》杂志,就借回去认真阅读,萌发了当一名“土记者”的念头。从此以后,以顽强的毅力,自学新闻写作,并自费参加地县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10,(24):10-10
爱迪生:创意如何改变美国 虽然托马斯·爱迪生为21世纪三大产业——电力、音乐和电影——创造了基础技术,但他最伟大的发明并不在此,而是他给人类的发明提供了现代化的思路。现代工业研发体系,便是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爱迪生不是像富兰克林那样在家中埋头苦干的天才,而是能汇聚人才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2.
黄龙 《军事记者》2004,(9):23-24
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处处长万元,是一个从战士报道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颇有成就的新闻人。他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1984年靠自学读完了四川大学中系的新闻专业,后获研究生学历。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他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其人生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反联邦派前仆后继《曙光女神报》逞威上回讲到弗伦诺的《国民公报》因得不到国务院财政上的支持被迫停刊。这回讲的是《曙光女神报》作为共和派的报纸,继续进行反联邦派的斗争。《曙光女神报》的创办人叫本杰明·富兰克林·贝奇。贝奇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从小在外祖父身边长大。富兰克林很溺爱贝奇、他出使法国和瑞士时,贝奇跟随前往,在国外贝奇开阔视野,还学习了先进的印刷术。1790年即  相似文献   

14.
上回讲到,詹姆斯·富兰克林创办了赫赫有名的叛逆者号《新英格兰报》这回我们要讲他的弟弟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新闻史上另一位著名人物。谋求自立离弃兄长本杰明·富兰克林既是詹姆斯的亲弟弟,又是他的契约学徒工,从13岁起就在哥哥的印刷所里学排字、印刷。1722年8月詹姆斯创刊《新英格兰报》后,他还要当投递员,负责把报纸送到各个订户家里。尽管工作很忙,但本杰明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他利用工余,阅读了大最书藉,尤其喜爱英国著名作家艾迪生在《旁观者》报上发表的作品,并模仿他写随笔文章的风格,自己进行写作实践,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本杰明,瞒着哥哥,以“沉默行善”的笔名,偷偷地给《新英格兰报》投稿,因文章写得很好。他哥哥以为是出自名人之手,不敢  相似文献   

15.
侯永贵,是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在自学和写作的道路上经历着艰难跋涉与顽强的拼搏。为了及时反映沸腾的矿山生活,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先后为报纸、电台采写各类稿件一千三百余篇,被采用四百五十篇。只有学习才能入门。为了弄清掌握新闻的各类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他用五十多元钱买了一批新闻写作书籍;为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他买了一台收录机,坚持每天收听新闻广播;为了配合报纸宣传和报道的动态,每天报纸一到,他总是一张张认真  相似文献   

16.
我很欣慰于默闻的成长。默闻的成长很传奇,传奇到他的故事可以成为策划行业的青年励志故事。仿佛那尖锐的荆棘经历和广告岁月的跌爬滚打在他身上不曾发生过一样,他顽强的超越了苦难,以大  相似文献   

17.
对于李滔来说,人生似乎只能有一种选择。幼年时他受父亲启蒙,始以颜柳楷法为基础练习书法。投笔从戎后,他仍悉心练笔,主攻北魏《张猛龙碑》,隶书宗《张迁碑》、《石门颂》。舞文弄墨十余载,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功底。一个偶然的机缘,他与著名书画家宋修民邂逅,并被收为弟子,从唐楷到汉魏碑贴反复临摹,深得书道嫡传。“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一直笃信此语的李滔惜时如金,没日没夜地习字学书,秉着顽强的心性和对书法艺术的酷爱,终于由直露而深沉,由繁丽而朴拙,日益臻于理想的艺术佳境。而今他的书…  相似文献   

18.
王珩 《青年记者》2013,(2):30-31
新闻的本质就是说出故事,这乍看起来有些不妥,似乎与小说等虚构文体混淆了,但这是美国新闻学者富兰克林提出的全新的新闻理念。他认为,一个记者如果在采访中找不出故事,他就写不出好新闻来。细究他的观点,其实是站得住脚的,新闻面对的是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必然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倘以纪实笔墨加以展现,是完全可以的。富兰克林对他的理念作了如此阐释:"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从而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①目  相似文献   

19.
身残志坚的马里亚特吉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Jose′Calos Maria tegui)是秘鲁著名思想家、工人运动领袖和新闻工作者。他把他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印第安美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在秘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开展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1895年6月14日,马里亚特吉出生在利马一个衰落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财政法庭的官员。他7岁时在瓦乔上学时因膝盖受伤,一条腿严重丧失机能,成了跛脚。他因迫于生活,14岁进利马《新闻报》当学徒,给作家、记者传送稿件。他抓紧时间,勤奋自学,并开始在《新闻报》发表小文章。他的奋发顽强的精神和出众的才华,博得了社长唐阿尔维托·乌略亚的青睐,17岁当上了编辑。敏锐的洞察力,流畅的文笔,使他撰写的政治短评和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0.
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的青年时代,是美国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时期。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