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世纪大学继承或借鉴修道院的建筑元素,发扬了修道院的自治文化,其组织结构和运行也深受修道院文化的影响。相比修道院,中世纪大学拥有更多的特权和自治权,这使得其享有更大的自主和自由。在论证和传播基督信仰的同时,中世纪大学维护了学者追求"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想和自由,推广了新的价值观念。对于现代大学来说,自治仍是必要的,为此大学需坚守其自治的根基——忠实于真理;大学还需有永恒的精神追求和普世主义情怀,推行伟大的价值和观念;大学作为精神圣地,需要提供与其理念相符合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在西欧隐修运动的鼎盛时期,修道院农业得以迅速发展。土地是修道院农业发展的基础;多业并举是修道院农业发展的促进力量;生产技术与农田管理是修道院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在西欧封建社会中,中世纪修道院学校脱胎于修道院,遗传了修道院封闭自守的特点。但又不同于修道院,它是真正的教育机构,起到教化蛮族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修道院学校在促进西欧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西欧人的理性回归。修道院学校的发展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了解修道院学校的发展对了解西方中世纪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3世纪圣佳兰与贫穷修女会的建立和《圣佳兰修道院院规》的出现,为揭示中世纪修女的心态和信仰,提供了具体的事例。《圣佳兰修道院院规》要求修女们按照耶稣基督和圣方济各的教导,提倡过一种赤贫的生活,以此来反对教会的奢靡和世俗化倾向。在贫穷修女会里,所有修女都必须遵从对上帝和方济各许下的诺言,至死不渝捍卫赤贫,继任的修道院长和所有的修女都不得违背这条原则。《圣佳兰修道院院规》规定的修女的赤贫程度甚至超出了男修道院的院规和教廷的要求,反映出修女们企图以自己的赤贫来坚持基督教信仰、重树民众对教会的信心,整顿教会和修道院组织、积蓄力量推动教会改革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在中世纪西欧,修道院不仅是修道士修行的场所,也是最早、最有影响的学校。它承接了古典文明,使古代世界与文艺复兴乃至近现代西方世界相沟通;它发展了包容古典文化的教会教育;它在书籍收藏抄录,希腊、阿拉伯科学文化译介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为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可能。修道院与人文主义相关联,还在于二者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剧烈碰撞,正是修道院对人性的禁锢和压抑才最终催化了人文主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西欧教育在中世纪特定历史背景下长期演变和发展的产物。在其生成与初创阶段,拥有悠久文化教育传统的修道院所作的贡献与施加的影响清晰可见,它们对大学给予了智力和人才支持,为其学科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其学院的组织提供了管理样板。不仅如此,修道院特别是托钵修会还介入并影响着早期大学的教学研究,为大学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光耀史册的卓越学者,也推动着大学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联车列普宁院士一语破的,说他们对本国十六世纪经济史研究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未有效利用修道院的统计文献和簿籍资料。恩格斯为研究西欧封建大地产形成,曾利用法国历史学家盖拉尔注释出版的《修道院院长伊尔米农的地产登记册》来阐述圣热尔门-德-普雷修道院地产和收入情况。本文拟利用搜集到的约瑟夫·沃洛科拉姆修道院的证书、契据、帐簿、记事簿等材料,评述该修道院地产和资金,农业经济水平,封建剥削方式等概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俄国农奴制的形成解剖一只麻雀。  相似文献   

8.
修道院本是一个远离世俗的宗教修行场所,但是在早期拜占庭帝国中修道院逐渐产生了慈善养老的职能。这一职能源于早期拜占庭的社会需求,赡养问题和社会的动荡使家庭无法完全担负赡养职能,需要引入社会慈善养老弥补部分高龄群体缺乏供养的问题。修道生活方式和理念的改变,成为修道院养老职能产生的必要条件。而教会、皇帝和社会在理论、法律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修道院的慈善养老职能提供了外部保障,社会职能得到强化,并逐渐成为帝国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俄国修道院及修道院监狱建立的情况,评述了修道院监狱对“异端”的审讯与监押情况,同时也揭露了俄国宗教机关对科学和进步思想的迫害。在此基础上,将俄国教会当局与西欧宗教裁判所的活动、性质等方面作了比较,并得出如下结论:俄国东正教的宗教裁判者们与自己的天主教同行一样,在镇压“异端”方面,并不比天主教的宗教裁判者们逊色  相似文献   

10.
何彩华 《考试周刊》2012,(94):30-33
隐修制度及修道院的出现被认为是在原始基督教社团隐修生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神学异端.早期受到正统教会的排斥和谴责。在一片争议声中.因之而起的修道院却发展成为基督教文化的中心。并成为中世纪时期社会活动的圆心。爱尔兰岛上的凯尔特人的修道院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而独具一色。有别于埃及修道院。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年整理并翻译与古代于阗有关的藏文文献,其中包括伯希和(P.Pelliot)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藏文文书P.t.960《于阗教法史》(Li yul chos kyi lo rgyus)。本文首先介绍这些文书的研究状况及其与藏文大藏经《于阗国授记》(Li yullung bstan pa)等文献的对应关系,然后是这些文书最初三部分内容的译注,包括尉迟散跋婆王与赞摩伽蓝的修建、尉迟毗梨耶王与瞿摩帝伽蓝的修建以及论道沙门之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僧寺藏尼经、女尼潜居僧寺、女尼布施僧寺、相互纳赠与助葬、僧团的集体活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敦煌僧寺与尼寺之间的往来关系。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并不排斥宗教教育的影响。佛教以智慧和德行为目的的教育理念更具有超越一般宗教的意义。藏传佛教寺院教育重师承、践行、专精、记诵、论辩等特点都是现代学校教育值得借鉴的;认为其压制了藏族学校教育、遏制了人口发展以及是封闭教条的教育等等,需要认真辨析。  相似文献   

14.
学问寺是专门学习喇嘛教教义和研究喇嘛教修持的寺庙,与政治的联系不甚密切,培养了大量的学僧、医僧以及密宗修持者。内蒙古地区有多座学问寺,如包头市的五当召、锡林郭勒盟的贝子庙和查干敖包庙等,本文对几座著名的学问寺作了概述,阐述了学问寺的教学特点,并论述了学问寺对内蒙古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潘晓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2):180-181
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物质和精神发面的发展。广西壮族是以那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且其也影响着很多文化事项。拟从在稻作文化的影响下,从饮食(物质方面)和信仰方面(精神方面)的文化来窥视这些古老的壮族传统文化的生态性,以期今人能从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是佛教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变革时期。作为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佛教,其整体上呈现出衰微与变革之势。寺院僧人无法维护其寺产,寺产经常被社会各种势力侵夺,业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民国时期寺产被侵夺的方式大概可分为外部侵夺与内部侵夺两种,以外部侵夺方式为主。民国时期的寺院僧人对寺产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其维权主要是通过佛教组织,并借助法律诉讼工具。  相似文献   

17.
学术职业精神气质的遗传印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职业的精神气质是学术职业的灵魂所在、血脉所依,体现了学术职业以学术为生为业的生命内在需求和神圣召唤。追溯学术职业精神气质的遗传印记必须考察学术职业最初、最久远的起源,剖析其生长的第一个生命细胞。本文从中世纪大学生成的最初胚胎开始追溯,沿着修道院、经院哲学、科学学院化、学术的社会责任担当等学术职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探寻学术职业在千年发展中精神气质的遗传印记:沉潜与寂寞、怀疑与批判、自由与激情、学术与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涉及《近与远》人物出世修持,从世俗的痛苦中逐渐解脱出来,最后进入涅?境地。在小说中,迈尔斯准确地把握了佛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交往的特征及其精神生产力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仅仅归之于生产关系,而很少重视其生产力功能。实际上,交往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上说都具有生产力功能。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主要从精神交往这个层面上就社会交往在语言传播、文明成果延续共享、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交往的精神生产力功能,从而突出了现代社会交往所具有的空前重要的生产力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庄——措古隆为例,探寻了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开发背景下,基层社区文化所发生的重构。措古隆是香格里拉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庄,它毗邻于滇西北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噶丹·松赞林寺,深受藏族传统宗教文化影响。随着迪庆州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发展,寺院参与旅游业的程度逐渐加深,这对措古隆村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或深或浅的影响。该文通过措古隆村文化变迁的镜像,探寻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地区基层社区文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