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围绕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的主题"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来自全国出版界、高校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为以下四个方面:编辑创新是编辑工作永恒的主题,编辑规范是编辑工作质量的保证,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编辑规范与创新的关键是提高编辑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编辑工作是在规范与创新的辩证运动中进行的文化建设,一方面把人类的文化创造和科学研究的成果用规范的语言、规范的形式积累下来,传播开去;另一方面以此为基础,引导人们继续追求新的突破、新的超越。2011年9月,中国编辑学会在济南召开年会,其主题就是"编辑规范与创新",可见强化编辑规范和创新对编辑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约请了三位在这方面颇有研究的专家,就此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3.
竹影 《中国编辑》2008,(3):16-18
2008年4月2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承办的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是首次在中国编辑学会领导下由国内知名出版传媒集团和本刊联合创办的大型理论研讨会。论坛  相似文献   

4.
论编辑空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辑学的最高层次是编辑哲学.所谓编辑理念和编辑学方法论,本质上乃是编辑哲学.许多编辑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扑朔迷离的问题,一旦用编辑哲学的方式来认识,将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本文提出的"编辑空间"及其相关概念,就属于编辑哲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中国编辑》2011,(6):16
2011年9月15日至16日,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年会围绕"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这一主题,就新时期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等出席了会议。桂晓风会长在致辞中指出,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编辑工作在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  相似文献   

6.
桂晓风 《中国编辑》2006,(5):9-12,23
中国编辑学会2006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新世纪新阶段编辑人才的培养、评价和使用。这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编辑人才理论研究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编辑学界更加广泛的关注;中国编辑学会关于新一届学会要把握好两大中心课题(提高学科建设的学术水准,促进编辑人才成长和提高)的思路,获得了越来越多同仁的认同和响应。  相似文献   

7.
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之后出版界的第一次大聚会——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已胜利闭幕。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成为本届书博会的一大亮点。而中国编辑学会之所以要创建这样一个论坛,就是要在全党全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候,倡导  相似文献   

8.
作为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4月27日下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聚焦“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主题,倡导“深入文化层面,把握历史高度,开拓宽广视野,服务广大人民”的编辑精神。论坛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中国编辑杂志社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11日至12日,中国编辑学会第12届年会在贵阳举行。这次年会的主题是:“适应新形势,探究编辑新规程”。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有、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袁良喜及参加学会四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的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出版界、教育界的九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究情况,探讨编辑规程,吸取学术成果,创新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杨嘉 《出版参考》2006,(12S):14-14
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于11月16日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主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作了题为“更加自觉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出版支持”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3日至4日,中国编辑学会成立十五周年暨编辑学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编辑规律、编辑规程和编辑理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有、副会长程绍沛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在祝贺中国编辑学会成立十五周年的同时,交流研究成果,探讨编辑理论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于2008年10月8日在太原召开。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通报了下半年工作要点,会议一致同意增选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周百义为副会长,学会同时还增选了三名副会长、三名常务理事和一名副秘书长。《中国编辑学会简报》指出,学会此次增选常务理事、副会长和副秘书长,旨在进一步增强学会的领导力量和社会影响,着眼于学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孙琇的专著《编辑如是》进行了分析、论述.该书理论结合实际,在出版学、编辑学、编辑审稿、改稿、培育出版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对编辑实践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价值的编辑学著作.  相似文献   

14.
薛楚 《中国编辑》2007,(1):23-25,50
2006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国编辑学会在北京召开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编辑创新与编辑学理论研究。来自全国出版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与会,交流研究隋况,探讨理论创新,共商科研课题,展望新年气象。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有主持会议,桂晓风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编辑学是中国人在当代首先提出的,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应该珍视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并大力发展;二十多年来我国编辑学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苗苗 《新闻爱好者》2011,(24):88-89
本文从中国编辑学会历届年会主题出发,划分了中国编辑学会的发展阶段:1993年~1999年是短暂的迷茫期;2000年~2003年形成模式;2004年~2007年沿用上一阶段模式,出现了有分量的文章和理论;2008年~2009年趋于开放化,中国编辑学会朝着更兼容并包的多元方向发展,并分析总结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召开《中国编辑》工作研讨会表示赞赏。说到高教社与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编辑》的关系,我的印象是“三个非常”,即:对编辑理论建设非常重视,对编辑学会的工作非常支持,对办好《中国编辑》杂志非常尽心。高教社把办好《中国编辑》看成不仅是对全国编辑学科建设的贡献,而且是实现本社“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这就把认识提到了战略高度。接受《中国编辑》出版任务以后,社领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配备了精干的编辑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今天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共同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兆头,  相似文献   

17.
苗苗 《新闻爱好者》2011,(12):88-89
本文从中国编辑学会历届年会主题出发,划分了中国编辑学会的发展阶段:1993年-1999年是短暂的迷茫期:2000年~2003年形成模式;2004年~2007年沿用上一阶段模式,出现了有分量的文章和理论;2008年~2009年趋于开放化,中国编辑学会朝着更兼容并包的多元方向发展,并分析总结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卞葆 《中国编辑》2011,(6):42-45
刘杲担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期间,他以及他所领导的中国编辑学会十分关注和倡导编辑职业道德建设。文章从刘杲对编辑职业道德建设贡献的回顾,对编辑责任、义利和质量意识的论述两方面,分析了刘杲的编辑职业道德观及其对学界、业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年编辑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主力军,科技期刊社会团体是青年编辑交流和提升的平台,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科技期刊社会团体需立足科技期刊专业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力量,助力青年编辑成长。本文以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为例,探索了科技期刊社会团体在助力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举措和有效途径:一是创新社团建设理念吸引青年编辑参与;二是加强区域联合协作,培育品牌学术活动;三是聚焦行业优质资源,引导学术研究方向;四是健全培训激励机制,激励青年编辑成才。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通过整合期刊资源、学术资源,多措并举,以助力青年编辑成长,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编辑学会代表团的一员,我很想了解美国同行的出版理念、编辑运作和实际工作的情况。这方面过去虽说也接触过一些,但大都是从书上和其他材料看来的,往往是经过好几手的材料。这次有机会同美国的编辑同行面对面地交谈,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颇为新鲜的事。承东道主的安排,我们接触到了四种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