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 ,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 5只苍蝇和 5只蜜蜂 ,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 ,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后 ,科学家发现 ,5只苍蝇全部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 ,爬了出来 ,而那 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 ,蜜蜂的经验认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全部力量 ,被撞后不吸取教训 ,爬起来还是撞向同一个地方。相反 ,苍蝇在被碰撞后知道回头 ,知道另想办法 ,甚至不惜向后看。所以 ,它们最终是胜利者。当今时代 ,…  相似文献   

2.
有人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了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地方,而将开口朝向光线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人们发现,5只苍蝇全部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路?观察发现,它们一味朝光源飞,被撞后不长教训。而苍蝇相反,在被撞后知道回头,另外想办法。这个故事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启发呢?它告诉我们要转换视角,对我们自己的教学理念、道路进行重新思考。这就是教学反思,它是指教师在完成某段教学任务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等一系列的丰动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①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②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一是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二是它们每次朝光源飞的时候都是用尽了全部力量;三是它们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地方;四是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他们,他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有采用互帮互助、分工合作的办法。③而苍蝇为什…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两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5只苍蝇、5只蜜蜂,然后将瓶底对着亮光,瓶口朝向暗处。几个小时后,5只苍蝇从瓶子后端暗处找到出口,爬了出来,而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科学家分析认为,蜜蜂把有光源的地方看作唯一出路,每次都朝光的方向飞,而苍蝇不死盯着那点儿光亮,碰壁后知道向后看。蜜蜂与苍蝇,一前一后,一生一死,揭示了成功的秘诀。如若将昆虫换成人类,道理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将5只苍蝇、5只蜜蜂放在同一个玻璃瓶里,把瓶底对着充满阳光的窗外,瓶口对着相对黑暗的室内。5分钟后出现一个现象,5只蜜蜂全部撞死在瓶子里,而5只苍蝇全部飞了出去。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一个启发,蜜蜂是有思维的,比苍蝇聪明,蜜蜂坚定地认为只有光亮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如果将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放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玻璃瓶平放,瓶底朝向光的窗口,再打开瓶盖,你猜会怎样?哪个会逃出去?实验证明,勤劳的蜜蜂会不断地在瓶底找出口,直至力竭而死,而苍蝇却可以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从玻璃瓶口逃出。蜜蜂之死,是因为被传统智能和逻辑所误。它们以为, “密室”的出口必然是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因此只管拼命撞向瓶底,重复这种它们认为合乎逻辑的行动。对它们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的威史教授有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他把一只瓶子平放在桌子上,瓶的底部向着有光亮的一方,瓶口敞开,然后放进几只蜜蜂。只见它们在瓶子内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去,结果当然只能撞在瓶壁上。经过几次飞行后,蜜蜂终于发现自已永远也无法从瓶底飞出来,它们只好认命,奄奄一息地停在光亮的瓶底那儿。接着威克教授把蜜蜂倒出,仍然将瓶子按原来的样子摆好,再放进几只苍蝇。没过多久,它们一只不剩地全部从瓶口飞出来。苍蝇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5月10日 晴 蜜蜂的智商要比苍蝇高得多,但是若把蜜蜂与苍蝇放进底部向光的玻璃瓶中,苍蝇能很快找到出口。而蜜蜂则会在通向光明的失败道路上死亡。死因很简单,蜜蜂坚定地认为有光亮的地方是出口,拼了命地往出飞,即使头破血流也不放弃,高智商反而害了蜜蜂。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旅者     
一只蜜蜂从破了的纱窗间飞了进来,邀游一周后发现没什么趣味,又准备飞出去,却撞上了玻璃,它翻来覆去几次都因撞上玻璃而飞不出去。我以为这只蜜蜂只有死路一条了, 没想到它突然停了下来,在玻璃上慢慢地爬着,终于摸索着找到了原来的出口,顺着缝隙飞了出去。  相似文献   

10.
是与非     
智者有两个徒弟。一次,他们看到屋里飞进一只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飞,却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挡住了,一次次徒劳地摔下来。徒弟甲说:"这只蜜蜂真是愚蠢啊,既然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为什么还要做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信息高速公路”和“知识经济”已经来临的今天,回顾人类走过的漫长历史,会发现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最本质的生物属性。特别在经济炙热的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隐含着与生物现象相似的内涵。1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隐含的经济学道理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采取话题形式。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与话题构成。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不限制文体和题材的特点,能使学生尽展才情。但是写作基础很好的学生不一定就能得高分,如2003年高考,南京才女的作文只得了20分,原因就在于审题错误。考生作文时,往往只看话题,而忽视了材料对思维的限制或者找不准材料中具有限制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分析下列几则材料,寻找材料的限制性地方。(1)有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相同数量的苍蝇和蜜蜂分别放入底部对着光亮、开口朝暗的两个玻璃瓶里。几个小时后,蜜蜂全部撞死了,而苍蝇全部都从瓶后端爬了出来。科…  相似文献   

13.
背后的道理     
智者有两个徒弟。一次,他们看到屋里飞进一只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飞,却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挡住了,—次次徒劳地摔下来。徒弟甲说:“这只蜜蜂真是愚蠢啊,既然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14.
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才子卖肉”的事业已久远矣,似不该再掏臭茅坑,污染那些可怜的人儿本已污染指数够高了的大脑。而事实上即便对我这颇为热衷于捕捉负面消息以作投枪与匕首之目标的人来说,这一被肉食者称为消极信息的事件,也快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短时记忆中趋向遗忘。重新点燃我思维的火花,是缘于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实验:将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放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玻璃瓶平放,瓶底朝向较光的窗口,再打开瓶盖,勤劳的蜜蜂会不断地在瓶底找出口,直至力竭而死;而苍蝇却可以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从玻璃瓶口呼啸而出。  相似文献   

15.
一只小苍蝇在玻璃窗前撞来撞去,却找不到出口,把玻璃窗撞得很响。一只老苍蝇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最后,这只老苍蝇轻蔑地说道:“傻冒!你眼睛瞎了吗?那是玻璃,累死你也飞不出去,真是丢尽了我们苍蝇的脸面!”小苍蝇受了讥讽,不服气地说道:“老人家,你懂什么?  相似文献   

16.
苍蝇的智慧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过一个类似寓言的实验:把6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而全部逃逸——事实上,正  相似文献   

17.
正你曾经身陷山重水复的困境吗?你是否曾绞尽脑汁却毫无头绪?当我们在迷宫般的路途中陷入迷惘,为什么不静下心来,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呢?也许你会猛然发现:前方就是柳暗花明的别样风景了。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不小心飞进了一个玻璃瓶里。瓶底被一束明亮的  相似文献   

18.
打破常规     
有这样一则关于苍蝇和蜜蜂的故事,颇给人以启示: 将几只苍蝇和蜜蜂装进一个并未封口的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瓶底朝向光亮的一侧。结果是智商更高的蜜蜂一致认定只有迎着光亮才能找到出路,于是蜂拥着一次次挣扎在瓶底处,直到力竭而死,而苍蝇全然不顾所谓的常规,他们各自探索、四处飞动, 结果很快全都找到了出口,顺利地飞离了瓶子。  相似文献   

19.
苍蝇的智慧     
周奎英 《中学教育》2004,(11):36-37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教授卡尔·韦克转述过一个类似寓言的实验: 把6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而全部逃逸——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以及它们超群的智力,才灭亡了。  相似文献   

20.
蜜蜂和苍蝇     
如果你把6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以及它们的超群智力,才灭亡的。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那些愚蠢的苍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