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原油破乳技术是油气开采过程中油水分离的重要环节。魏岗油田原油的舍蜡量为46.27%-47.31%.凝固点为45f)~50.4℃,胶质沥青质含量为12.8%~13.3%常规破乳剂对于这种高蜡、高凝、高胶质沥青质石蜡基型原油的脱水效果不佳。研究中,采用瓶试法在60℃试验温度下,通过对25组破乳剂破乳性能的综合评价,9#及21#破乳荆的破乳效果最佳。同时,优选出的破乳剂与其他水处理剂配伍性较好,现场应用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
以酯基类小单体、丙烯酸和不饱和聚醚为原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一种高保塑型聚羧酸系减水剂S3。考察了小单体与聚醚比例、酸/酯比以及温度这三种因素对减水剂保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单体与大单体的比例为4,酸/酯比为1:2,聚合温度在35℃时,产品各项性能最佳。将S3与市售通用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P1用于混凝土拌合物试验,并对其性能进行对比,发现S3产品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市售通用型减水剂复合使用,且掺入量超过0.2%时即可满足混凝土3h坍落度无损失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党娟华 《内江科技》2012,(12):59+56
根据自由基聚合原理,在室内合成了一种pH敏感水凝胶。通过研究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pH敏感水凝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丙烯酸):n(丙烯酰胺)=4:1,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3%,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3%,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4h。考察了介质pH值对凝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凝胶pH敏感性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婧  陈馥 《内江科技》2012,(8):25-26
设计合成了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对合成条件中的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反应物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和交联剂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的制备条件:丙烯酸中和度80%,AM:AA(g/g)=0.3,引发剂用量1%(质量分数),交联剂用量0.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0℃。经试验,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于常温常压下,吸水率可达281克/每克树脂,吸生理盐水率93克/每克树脂。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4-24
黄原胶类破乳剂的合成及其破乳特性;高压凝析气藏试井技术研究——以塔里木盆地牙哈凝析气田为例;油气回收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洁净煤技术的评价方法研究——以煤炭气化技术的分析与评价为例;中应变率下动静组合加载岩石的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丙烯酸与正二十二碳醇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二十二酯。分别讨论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5: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1.2%,反应时间为8小时,溶剂与原料比0.7:1,丙烯酸二十二酯的酯化率为95.3%。  相似文献   

7.
光活性预聚体——聚醚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晏彬  胡巧玲 《科技通报》1997,13(5):302-307
以2.4-TDI、不同分子量聚醚及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光活性的预聚体;利用红外光谱、化学分析、粘度、硬度、拉伸强度等测试手段对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和探讨了不同分子量的聚醚、NCO/OH的摩尔比,不同的投料方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甲苯等为带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丙烯酸与十八醇进行酯化反应,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丙烯酸和水混合液中的水量,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在122±1℃下酯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x/dt= 0.0458( C A0 - x)( C B0 - x)(x 为反应生成的丙烯酸十八酯浓度, C A0、 C B0 分别为反应物丙烯酸和十八醇的初始浓度), 讨论了催化剂用量、温度等对丙烯酸与十八醇酯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了本实验条件下的活化能(158.5 k J/m ol)⒚该反应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 dx/dt= [3.123 E1019×exp(- 19060/ T)]×( C A O- x)( C B O- x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丙烯酸类防水涂料中加入水性氟碳乳液,研究其合适的物料比,以及不同配比对防水涂料的性能的影响,发现性能更优、成本合适的氟碳丙烯酸防水涂料的配方配比。方法:将丙烯酸类防水涂料传统配方中的丙烯酸乳液和四种氟碳乳液按不同比例配比混合,不断调节配制不同乳液配比的混合乳液,测量制得样品的粘度、拉伸强度、延伸率、低温柔性。结果:(1)添加2.5%~5%的RF-101、RF-102、T-912N氟碳乳液时,成膜后的测试结果拉伸强度较高,延伸率较低,低温柔性较低,其余组在原配方中增加400目碳酸钙百分比含量后得到的效果类似;(2)在防水乳液中添加2.5%~30%的氟碳乳液的各组丙烯酸防水涂料,最高的延伸率达到了377.04%,最高的拉伸强度达到了2.326MPa,有一实验组达到了-22℃的低温柔性测试而不断裂,制成的实验膜进行干化时其延伸率和拉伸强度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变化,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在CF-809氟碳乳液满足改性要求的配比条件下,当氟碳乳液添加量达5%时,得到的产品低温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烯丙基聚醚/烯丙基环氧化合物。含氢氨基硅油为主要原料,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聚醚—环氧/氨基硅油;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硅油处理的织物手感柔软、滑爽,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一霖 《内江科技》2013,34(5):50+25
本文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合成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酯)P(AM-SA),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元素分析法分析聚合物组分,研究了聚合物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反应时间都是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出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丙烯酰胺(AM)10.000g,丙烯酸十八酯(SA)用量为AM的0.75%(摩尔比),表面活性剂(SD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3%,引发剂(AP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0.25%,在N2保护下反应时间6小时,反应转化率可达86.7%,制得的产物分子量可达×106数量级,具有最好的增粘性能。  相似文献   

12.
马杰  姜恒  宫红  王锐 《科技通报》2005,21(2):123-127,141
合成了对甲苯磺酸铜,用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其表征。以对甲苯磺酸铜作为氯乙酸和异丙醇反应的催化剂,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的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氯乙酸0.167mol,醇酸摩尔比1.1:1,催化剂用量1.0摩尔百分数,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85~90℃,环己烷(带水剂)的用量2.5mL,酯化率可达97.0%。与SnCl4等Lewis酸催化剂比较,对甲苯磺酸铜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反应后易与产物分离。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酯化率仍达到94.6%。对甲苯磺酸铜在催化氯乙酸和其它醇的酯化反应中亦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相应的酯化率大都高于90%.  相似文献   

13.
EDTA螯合铜主要用于生产微量元素肥料。文章以碱式碳酸铜、EDTA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EDTA螯合铜产品。通过实验确定的EDTA螯合铜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催化剂硫酸加入量为硫酸:EDTA =0.03:1(摩尔比),碱式碳酸铜与EDTA物料配比为0.48:1(摩尔比),反应温度为80℃,中和pH值为3.25,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的EDTA螯合铜产品中Cu含量达15.5%,可满足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要求。由于在实验中未进行母液循环,使产品收率较低为55%,有待进一步进行母液循环实验。  相似文献   

14.
2-吡咯烷酮-5-羧酸的化学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昕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89-289,294
介绍一种合成2-吡咯烷酮-5-羧酸方法。实验表明,以常见的味精(1-谷氨酸钠,谷氨酸单钠)为原料,通过加热分解脱水,制得-吡咯烷酮-5-羧酸钠;然后加入浓的强酸,经冷却后结晶即可得到2-吡咯烷酮-5-羧酸。将此法与其它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张晓东  吴进喜 《科技风》2012,(14):22-23
2-氟-4-羟基苯甲酸在液晶材料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更多的优势.以3-氟-4-氰基苯酚为原料制备出了2-氟-4-羟基苯甲酸,经过醚化和酯化后合成出了一系列新型含氟液晶单体,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偏光显微镜(POM)、X 射线衍射(WXRD)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手段,对单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单体为热致互变液晶,并具有更宽的液晶温度区间和更好的液晶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金朝科 《内江科技》2013,34(1):98+65
胜科输油担负着管理区年产32万吨稠油的接转、处理和交接的生产任务。2011年5月份以来,草南联多次出现一次沉降罐内原油乳化严重、外输交油含水不稳、超标的情况,特别是在现河采油厂收回1#沉降罐后,单罐运行出现一次沉降罐乳化层增厚、溢流及交油含水大幅上升,外输油含水连续超标局面。本文通过开展破乳剂筛选实验,优选出了3#复配型油溶性稠油破乳剂,现场使用后,明显效果,在原油一次脱水沉降单罐运行的条件下,保持溢流含水4%以下,外输油含水2.5%以下,实现了顺利交油。  相似文献   

17.
以固体超强酸和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复合催化剂,己二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DBA,考察了影响反应产率的因素。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己二酸和正丁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即:n(醇):n(酸)=7:1(mol),催化剂用量为4g(己二酸为0.1mol的情况下),带水剂甲苯为10mL,反应时间为70min,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微波固相法合成了MCM-41固定AlCl3固体酸催化剂,用FT-IR表征其表面酸性,用Hammett 指示剂测定酸强度,用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表征催化剂的性能,考察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固相法制备的MCM-41固定AlCl3固体酸催化剂表面存在L酸中心,对TBC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0.5 g,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条件下,酯化率可达到93.4%.  相似文献   

19.
将48头育肥猪(杜×长×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三个重复,在同一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半乳甘露寡糖(GMOS)和50mg/Kg 金霉素(CTC),进行了46天的对比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从两个处理的每个重复分别选择一头阉公猪屠宰,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基础日粮添加0.1% GMOS与添加50mg/Kg CTC相比较,平均日增重提高10.2%(P<0.05),平均日采食量降低25.2%(P<0.01),料肉比下降13.2%(P<0.01);2)屠宰性能:基础日粮添加 0.1%的GMOS与添加50mg/Kg的CTC相比较,背膘厚下降了15.6%,皮厚下降了11.5%,瘦肉率提高了2.94%,但经统计分析,差异均不显著(P>0.05);3)血清生化指标:与添加50mg/Kg的CTC相比,基础日粮添加0.1%的GMOS可使育肥猪血清中的血糖水平升高120%(P<0.05),胆固醇水平下降3.86% (P>0.05),甘油三脂水平下降42.6% (P>0.05);4)猪肉品质:与添加50mg/Kg的金霉素相比,基础日粮添加0.1%的GMOS可显著降低肉中吲哚的含量(P<0.05),对其它肉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国某水域的海鱼和淡水鱼样品开展二噁英污染水平与同系物轮廓表征研究,并评估该典型地区人群通过鱼暴露二噁英的膳食摄入量。方法:通过布点抽样采集8个养殖点(海水与淡水各半)31份样品,以同位素稀释的HRGC/HRMS-多离子检测方式测定样品中的PCDDs/Fs。结果:海水养殖鱼和淡水养殖鱼中PCDD/Fs平均浓度以湿重计分别为1.43和3.34pg/g,以WHO-TEQ计分别为0.28pg/g和0.43Pg/g。OCDD、2,3,7,8-TCDF为最主要的优势污染同系物;如以毒性的主要贡献者计,则以1,2,3,7,8-PeCDD、2,3,4,7,8-PeCDF、2,3,7,8-TCDD为主。该地区人群摄入鱼的二噁英PCDD/Fs的平均膳食暴露量的估算是0.63PgWHO-TEQ/kg BW-day。结论:该水域中的鱼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PCDD/Fs污染,淡水养殖高于海水养殖(约为1倍)。鱼体中所检测到的二噁英污染的平均水平低于欧盟制定的限量标准(1.0PgWHO-TEQ/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