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新生儿黄疸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方法,对是否实行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两组患儿进行胆红素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消退时间进行对照,探讨其意义。结果干预组、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6.25%和3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可积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药退黄口服液加外洗液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的疗效,比较中、西药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的疗效和反应。方法:选择母乳性迁延性黄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中药退黄口服液加外洗液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组用退黄口服液加外洗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白蛋白等对症治疗。治疗期间每隔24 h测定血清胆红素一次,至直胆红素下降至119.17μmol/L以下,停止治疗。结果:两组间每日胆红素平均下降幅度、黄疸消退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退黄口服液加外洗液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是一种退黄效果好、见效快、不需母婴分离且副作用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光疗前后微核率的研究,来探讨72小时内光疗对新生儿黄疸患儿DNA的影响。方法:采用有丝分裂阻断法检测新生儿黄疸患儿光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72小时内光疗(17.8±4.73小时)微核率增高,光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丝分裂阻断法检测微核能更敏感反映DNA的损伤;72小时内光疗仍存在对DNA造成损伤,其安全性及远期影响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索使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快速退黄的方法,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的退黄效果。方法:选择母乳性迁延性黄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抚触护理同时配合常规护理。两组新生儿在治疗护理期间每隔24h测定血清胆红素一次,至直胆红素下降至119.17μmol/L以下,停止治疗护理。结果:两组间每日胆红素平均下降幅度、黄疸消退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母乳性迁延性黄疸具有一定退黄效果,是一种见效快、不需母婴分离、并且无创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抚摩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疽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起,其原因复杂,特别是核黄疸可导致患儿的死亡或出现运动或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目前国内外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多采用药物疗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近年来国外内均有报道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作用。能否通过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抚摩促进新生儿的排便,缩短胎便排出时间,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妇产科开展心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100例住院待产孕妇(胎位异常除外)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100例住院待产孕妇不进行心理干预,只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待产孕妇的情况,记录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中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三产程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产时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科护理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医患关系,为待产孕妇造成一个易于接受治疗、保持合作的最佳心理状态,并且孕妇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时出血量也显著减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血清胆红素(Bil)浓度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将82例冠心痛(CHD)患者(患者组)与82例健康者(对照组)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浓度。结果:冠心病(CHD)患者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BiD的浓度水平与冠心痛(cHD)的发病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作为观察冠心病(CHD)病情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粪便菌群检测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收集宜春新建医院儿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且好转或痊愈出院的腹泻患儿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干预组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根据粪便菌群检测结果补充相应的微生态制剂,分别对两组对象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9 ±2.1d和4.4±1.9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661.03±533.17元和1171.5±555.2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粪便菌群检测结果制定小儿腹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儿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早期予以生大黄液经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生大黄能够改善患者病情,缩短住院天数,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沐舒坦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快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及分阶段护理干预组(n=61)。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护理,分阶段护理干预组则分为:(1)急性期护理干预。(2)恢复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分阶段护理干预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分阶段护理干预组住院时间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阶段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可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证实自制阴囊托短裤能减少阴囊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中,在我院进行阴囊手术者3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4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阴囊托短裤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制阴囊托短裤可降低阴囊手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是一种可靠、简便、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朱雯  龙欣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159-160
目的:探讨单纯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纯性肠梗阻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均按肠梗阻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施加复方大承气汤为主要方剂辨证加减灌注胃肠治疗,其余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早,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肠梗阻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改善胃肠动力障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预防肠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血管性痴呆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VD组34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VD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比正常对照组要大,且VD组左颈总动脉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以及左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V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喉炎的示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就诊115例急性喉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为布地奈德首次1毫升(含普米克0.5mg)+生理盐水2毫升,对照组为地塞米松每次2mg+生理盐水2毫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达到7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6.06%)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5.4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时效果低于地塞米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观察开塞露在治疗胎粪性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将胎粪性便秘的新生儿分成两组,实验组予开塞露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等渗盐水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高等显著性)。结论:用开塞露灌肠简便有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例,对照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3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诊的5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观察组患儿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选择治疗有效率、惊厥恢复时间、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颅脑神经障碍恢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伤残率作为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惊厥恢复时间、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颅脑神经障碍恢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伤残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惊厥恢复时间、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颅脑神经障碍恢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伤残率,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