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职院校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应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专业定位、核心岗位和相关岗位:通过分析职业能力的发展历程,确定适合本专业的能力分类,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为主线的“阶梯递进型”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达到学生就业与社会接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雷诗梅 《考试周刊》2009,(45):76-77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构建针对行业特点进行分析,以满足企业界对人才的要求为宗旨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文章从职业岗位对实用型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结合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体系建设的实践,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逆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能力为核心”是高职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传授实践技能,把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生产一线高素质的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行业先导”人才培养模式是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它一改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英语交际能力 商务管理与业务能力 行业知识技能”为特色的崭新的订单式行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和岗位针对性强,是高职高专就业教育的最高形式。希望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产学合作经验,为校企共同培养高职商务英语行业人才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等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切实做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本文对高职电子专业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进行了探讨。总结出该专业以适应企业的岗位群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将学生校内的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等与企业岗位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以“企业、学生”双向选择为主线,加强和完善顶岗实习制度,规范管理过程,从而使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岗位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成为“用的上、留的住、下的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本专业教学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定位探讨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导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构建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框架,从而实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行业先导“人才培养模式是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它一改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英语交际能力 商务管理与业务能力 行业知识技能“为特色的崭新的订单式行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和岗位针对性强,是高职高专就业教育的最高形式.希望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产学合作经验,为校企共同培养高职商务英语行业人才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等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关键能力的概念及内涵;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以就业核心岗位和相关岗位为例着重分析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通过就业情况调查,结合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评价,阐述关键能力如何培养;介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关键能力方面的长处;分析目前在关键能力的培养中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侧重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准确定位、科学构建商英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打破传统观念、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搞好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为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任务。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振兴地域经济为己任,以为社会培养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制定了“校内建基地、校外多实习、家庭搞致富、社会去服务”的实践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针对社会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沈阳建筑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学校自身条件设施,在现有教学体系、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模式和实习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对我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旨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客观的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四创"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导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将为学生实习、实训、零距离上岗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高职自动化专业应以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为前提,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在分析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特点及相应的岗位群的基础上,建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环境科学专业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构建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向互动等措施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实训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学习领域课程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技术、经济和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传统精细分工的简单岗位工作正在被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取代,这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能型人才要想能够“持久被雇佣”,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除专业能力外,还包括诸如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等关键(核心)能力。将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和众多职业院校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唐琳 《广西教育》2014,(47):181-182
当前高职财会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适应社会对财务专业的人才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实习监控,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管理平台,完善实习考核评价机制,让使财务专业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职财会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适应社会对财务专业的人才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强实习监控,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管理平台,完善实习考核评价机制,让使财务专业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作为园艺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大学园艺专业为例,结合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将OBE理念引入“设施园艺和无土栽培技术实习”教学过程,从实践教学现状出发,对实践内容进行融合设计、创新并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明确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校企合作实习的方式推动学生就业思考,强调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满足社会对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核心职业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心职业能力是从业者从事某项职业必备的核心专业能力,具有岗位性、专业性、精通性等特点。强化核心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高职专业建设的方向。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大批掌握核心职业能力人才的目标,必须明确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定位与发展方向,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训、实习环节,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