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填空 :1 .秦统一以前的文学叫文学。文学艺术起源于 ,神话传说反映了当时对的认识和征服的愿望 ,最具代表性的神话故事有《》、《》、和《》等。2 .战国散文按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记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以叙事为主的散文 ,也称史传散文 ;一类是先秦诸子各自阐述政治学术观点的以论述为主的散文 ,也称诸子散文。3 .先秦历史散文主要代表作品有《》、《》等。4.《春秋》三传是指公羊高的《》、谷梁赤的《》和《左传》 ,《左传》按《》编年顺序 ,比《春秋》多十三年 ,是春秋时期的编年史 ,篇幅是《春秋》的倍 ,《左传》是《》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比、对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从先秦开始,随着散文的不断发展,散文的类别逐渐增多。到清代时,桐城派作家姚鼐把古代散文加以总结,分为13类,其中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散文文体有:一、史传⒈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⒉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汉书》。①本纪:记述帝王的事迹。如《项羽本纪》。②世家:记述诸侯的事迹。如《陈涉世家》。③列传: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似文献   

3.
唐宋古文运动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散文复兴运动。它要求恢复与发展先秦两汉散文朴质、自然、流畅的传统,反对魏晋南北朝以至当时流行的骈偶浮艳文风,故称古文运动。先秦两汉时代的散文,如《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孟子》《庄子》等哲理散文,贾谊、晁错等政论文,都有卓越艺术成就,但主要还是学术著作,那时的纯文学作品则是诗歌与辞赋。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偶声律之学大盛,进一步丰富了艺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散文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散文遗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散文创作经验.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散文之国,不是没有道理的.早在西周、东周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记叙和论说文集.因为是上古之书,所以称为《尚书》.它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一批古代历史记录.当时的散文还很不成熟,保留下来的也很少.到了先秦时代,散文空前发展,既有叙事的历史散文,又有说理的诸子散文.著名的散文著作有《春秋》、《论语》、《孟子》、《庄子》、《左传》、《战国策》等.这个时代的散文,大都用近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畅达,精炼简洁,既是优秀的历史著作,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中,尤以《左传》和《战国策》对以后的散文创作影响为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论语》《左传》中的君子小人的分析,通过对比两书中君子小人的异同,进而对形成两者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孔子为恢复周王朝的礼乐文明社会所提出的"克己复礼"的君子人格,是在位、德、才的基础上将君子小人进行区分的;而《左传》作为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则是史家站在统治者的地位,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为实现国家宗法等级制的稳定而提出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当然,《论语》《左传》中的君子小人也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之际正值社会激烈动荡与变革之时,它造就了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批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促成了先秦诸子散文的勃兴;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著名的历史散文。而尤以《左传》与《战国策》成就最高,堪称先秦历史散文的双璧。两书忠实地反映了春秋、战国两个不同时期人们思想情绪的变化和历史变革的进程;体现出在不同的政治形势下,所赋予行人、说客的不同使命。《左传》优美的行人辞令和《战国策》纵横飞扬的游说辞不仅有着巨大的文学价值,更能体现出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情绪,折射出整个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7.
文本解读:先秦诸子散文不仅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还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之作,本文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独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相似文献   

8.
《左传》一书使用联珠数量和种类之多、艺术水平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所取得的杰出艺术成就影响深远,以至在史传散文中形成了积极而广泛地运用联珠的修辞传统。为此,对《左传》联珠格运用情况予以深入研究,无疑将促进我们对《左传》语言艺术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战争是《左传》的主要内容,考察《左传》的战争叙事,其方式主要有全知叙事和限知叙事两种,这些叙事方法的运用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形成我国古代历史著作同时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的重要传统,对后世影响很大。文章从思想内容、编纂体例和文学成就三方面,对《左传》作了深入剖析,高度肯定了《左传》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先秦时期是秦王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之前的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先秦文化。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无论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都起了剧烈的变化。文化思想非常活跃.各种思潮纷纭.百家争鸣、为先秦历史散女和诸子散文写作提供了,广阔浓厚的现实背景和参照条件。促进了它们的繁荣。 (一)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指具有文学性的历史著作.如《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其重点是《左传》和《战国策》。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历史,也是中国最古的散文,主要内容是记录殷、周两代的政府文告及帝王和执政大臣的誓词、讲话等,史料价值很高。全书文辞古朴难懂,佶屈聱牙,只有某些篇章是初具文学性的历史散文。文中已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某些篇章散中间韵,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它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它各国的事件,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语言谨严精炼。作者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因此,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著作中,也偶然有一些引诗的现象。如《国语》中引《暇豫歌》:“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已独集于枯”(《晋语》二);《左传》中引《筑者歌》:“泽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襄公十七年);《孟子》中引《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相似文献   

13.
《郑伯克段于鄢》赏析黄岳洲《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第一篇。是周正逵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的古代散文鉴赏的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是为了说明《春秋》中“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话而写的解释词。所谓“传”就是解释,“左传”就是左丘明的解释。《左传》...  相似文献   

14.
《左传》和《史记》是先秦两汉的两部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依年纪事,传述春秋,语言简练,叙事生动,特别是其战争描写成为后代作品的楷模,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史记》是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毕生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史传文学的代表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史记》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前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借鉴和吸收就是一个。通过晋公子重耳逃亡事在二书中的不同描写。可以分析《史记》在对《左传》的吸收的基础上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5.
韩姝婧 《小学语文》2012,(7):100-101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和故乡的散文。文章作者是台湾作家琦君,琦君从小师从围学大师夏承焘,《诗经》《左传》和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经典的熏陶使她的散文具有r一种清新的诗化情蕴。  相似文献   

16.
(注册视听生小学师资专业 )一、填空 :先秦文学部分1 先秦文学指以前的文学 ;文学艺术起源于 ,神话传说反映了当时对的认识和征服的愿望 ,最具代表性的神话故事有《》、《》、《》等。《弹歌》见于《》等书中 ,内容是叙述砍断竹子 ,连接成弓 ,飞出泥弹 ,射猎禽兽的过程。2 战国散文按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记叙的历史散文 ,也称散文 ;一类是先秦诸子各自阐述的哲理散文 ,也称诸子散文。3 先秦历史散文主要代表作品有《》、《》等。4 《左传》是《》的简称 ,又称《》 ,是春秋时期的编年史。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5 诸子散文发展可…  相似文献   

17.
试论《左传》的行人辞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记叙了春秋时代列国之间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保存了许多有力而精彩的行人辞令。这些辞令,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而且也真切地说明了政治斗争、社交活动和论辩思维的辩证关系。单就古代散文而言,《左传》的行人辞令,可  相似文献   

18.
由冯其庸同志等选注,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的《历代文选》(分上、下两册),是古代散文选本中较好的一种选本。它对于青年学生及其他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同志提高阅读和欣赏我国古代散文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这个选本所选的篇目(一百五十篇)虽不及《古文观止》(二百二十二篇)多,但范围却比它广——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它大体上照顾到了各个时代和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也照顾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文章。选编者精选了历代被人们传诵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左传》中的《曹刿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二单元,该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  相似文献   

20.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富有文采的历史散文巨著。在外交辞令的整理方面,记载了大量文采斐然、美不胜收的行人辞令。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也是《左传》作者着墨最多、叙写最详的形象。本文重点从《左传》所载子产的外交实例中,总结了其外交辞令的特色。即刚柔相济,灵活多变,从容典雅、简约精炼而又字挟风霜,以礼德辩驳,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