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R&D投资的期权创造和期权享有过程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D投资活动的价值评估,传统的DCF方法并不能适应其需要,而必须引进金融期权定价理论(OPT),这一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已得到公认.然而R&D投资活动与金融期权又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者是通过两个过程来实现其价值的,即创造期权的过程和享有期权的过程,而金融期权定价理论仅考虑期权的享有过程.本文从R&D投资价值的这两个方面入手,分别讨论了R&D投资期权享有过程中Luehrman提出的期权定价的直观查表方法及其期权创造过程中R&D活动对于Black-Scholes公式的各个变量的修正及综合评估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R&D投资期权与金融期权的类比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2.
论文借鉴金融期权定价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建立R&D升级投资价值的柔性化评估模型,获得了R&D升级投资期权价值的解析式与最优投资准则。通过数值分析发现一个与传统相反的结论,R&D升级投资期权价值随无风险利率r和项目价值的波动率上升而下降,但随投资延迟损失率上升而上升。随后对这种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分析了形成传统结论的原因。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释R&D升级投资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3.
黄苹 《科研管理》2013,34(8):53-57
针对以往研究中只关注R&D投资总量而忽视R&D投资结构和基础研究强度的缺陷,修正MRW模型,将R&D投资分解为基础研究和非基础研究,构建了R&D投资结构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使用中国30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资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研究与非基础研究的占比提高1%,经济增长上升0.08%-0.12%,R&D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要。为推动经济增长,我国在提高R&D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优化其在R&D中的占比,以实现R&D投资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4.
从R&D项目不确定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出发,提出了R&D项目的管理环境变化后所增加的嵌入期权:缩减期权,增资期权,加速期权.由于项目中止时,阶段性投入的成本都将变为沉没成本,为了衡量R&D项目中止时项目的投资损失,定义了备选方案的投资安全系数,将备选方案的投资安全系数和投资机会价值共同作为方案投资决策依据,并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分布维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的折现现金流法未考虑决策灵活性的价值,忽视了R&D投资等待的期权价值,从而低估了以R&D及技术创新投资的价值,因此本文通过实物期权理论,充分考虑了建筑业技术创新项目以后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适合分析不确定性R&D投资价值问题。并建立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建筑技术创新投资决策模型,科学有效的分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如何评价R&D项目已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人们越来越多地应用实物期权方法代替传统的净现值(NPV)法.实物期权能够灵活地评价项目未来的增长机会,而净现值法往往忽视期权价值,可能导致R&D项目价值的低估.由于研发项目一般是多阶段的,可以用多个实物期权的复合期权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复合期权方法评价R&D项目投资,为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假定R&D项目收益服从随机-跳扩散模型,R&D项目投资各阶段波动率不同,每一阶段都具有常数波动率.  相似文献   

7.
竞争条件下基于实物期权的R&D投资决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称双头垄断时机选择期权博弈模型基础上,引入研发时间变量并进行了扩展,得出研发时间不确定R&D项目的价值和放弃临界值,对企业研发投资策略均衡进行了分析,有同时投资策略均衡、追随者和领先者策略均衡等,给出各种情况下的最优投资时机.并分析了项目研发时间和产出不确定性对项目价值和投资临界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研发时间和投资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期权价值,延迟了企业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R&D投资规模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当分次投资的成本与一次投资的成本比值小于临界值时,分次投资更优,反之就应当选择一次性投资.并就不确定性对临界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不确定性越大,临界值越小,企业会越倾向于选择一次性完成投资.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治理与R&D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创新环境全面衡量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资的全面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公司治理对R&D投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企业的R&D投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经理人努力水平和项目经营成本两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研究实物期权投资经理人的最优激励机制,综合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在非对称信息为连续分布(区间上的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建立了最优激励机制模型,并具体分析求解最优分成制合约,分析信息不对称对企业拥有者制定经理人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何瑞卿  黄瑞华  李研 《科研管理》2007,28(4):88-94,99
当前大部分关于合作研发中知识外溢的研究,都集中在从宏观层面讨论知识外溢对企业研发投资、合作收益性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而很少从企业层面分析知识外溢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本文阐述了合作研发中企业知识外溢的机制及其引起的知识产权风险,并从知识特性、合作主体特性以及合作联盟的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种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伍蓓  陈劲  吴增源 《科研管理》2010,31(4):23-30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外包环境动态性逐步增强。如何在多变的动态环境下,制定行之有效的研发外包策略是各企业极为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创新型和效率型研发外包强度与绩效的关系在动态环境中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对"效率型研发外包强度—绩效关系"调节效应不明显,而对"创新型研发外包强度—绩效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该结论对于理解、解释中国企业研发外包战略决策及其绩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由于R&D投入具有两面性的特点,外部技术机会既可能替代企业的R&D投入,也有可能激励企业的R&D投入以提高吸收能力。本文利用1998-2006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行业间R&D投入的关系,结论表明,整体来看,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的R&D投入呈现出较弱的互补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制造行业相互之间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而制造行业与其它工业行业的R&D投入呈显著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xamines whethe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ctivities of foreign-owned firms in Japan differ notably from the R&D activities of domestically-owned firms based on a firm-level panel dataset. Our study carefully disentangl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D investment behavior of subsidiaries due to three different reasons: having a foreign parent, corporate group affiliation, and the degree of relatedness between business units. The results reveal the following. First, firms that are majority-owned by another firm are less active in R&D than independent firms. Second, foreign ownership does not matter if the parent firm is from a G7 country, but R&D intensity i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oreign ownership if the parent firm is from a non-G7 country. Finally, for subsidiaries whose business is related to that of their parent firm, the R&D intensity is lower if the parent is a domestic firm, but higher if it is a foreign firm. These findings imply that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firms may not only affect production patterns and global supply chains, but may also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level of domestic R&D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5.
岳书敬 《科研管理》2008,29(5):173-179
本文以1998-2005年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研发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研发活动的平均研发效率在06左右。东部沿海地区的研发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的研发效率较低,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研发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人力资本都和研发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强,可以进一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我国研发效率的溢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进程与上市公司R&D投资: 基于产权特征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颖  刘星 《科研管理》2010,31(4):81-90
摘要:基于市场化进程驱动企业R&D投资的理论阐释,本文实证考察了市场化程度对不同产权企业R&D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市场化程度不仅与企业R&D投资强度正相关,而且市场化程度与行业竞争的共同作用对R&D投资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2)央企和民企的R&D投资对市场化程度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地方国资委所控企业的26倍和23倍,为地方企业集团公司的2倍和18倍;(3)与地方国资委直接控制的公司相比,相同的市场化程度对企业集团R&D投资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4)只有在市场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后,R&D投资的价值效应才可能因市场环境的实质性改善而逐步彰显;而地方政府基于短期利益的干预,很可能削弱了市场化进程对R&D投资价值的边际贡献。上述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企业R&D投资的市场驱动机制和产权约束条件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程华  赵祥 《科研管理》2008,29(2):37-43
政府科技资助的绩效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建立影响企业R&D投入的实证模型,采用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数据,测度了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进一步,分别从企业规模、研发强度、资助强度等不同视角研究政府科技资助的激励效应,探索政府科技资助的激励机理,研究发现: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滞后一年的R&D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越大,政府科技资助激励效果越好;政府科技资助强度越大,激励效果越好;企业研发强度影响政府科技资助激励企业R&D投入。  相似文献   

18.
张振伟  刘云 《科研管理》2017,38(9):52-59
本文基于软件与信息企业的微观截面数据,应用Tobit模型,检验了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及政府补贴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存在U型关系,国有企业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在研发投入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企业年龄、企业利润率与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政府补贴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出口、资本密集度对企业研发投入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公共研发机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贡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平  王春晖 《科研管理》2011,32(9):15-21
基于投入产出绩效视角,本文分析了公共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对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运用2001~2008年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公共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投入比研发经费投入更能促进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且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的研发绩效要远远大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而公共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却对当地创新能力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中型企业的R&;D投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技术状况。分析采用了国际贸易、FDI、政府R&;D投入和企业规模四个影响因素,首先对方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大中型企业的其它科技统计指标进行讨论。本文的分析得出大中型企业的整体技术还和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且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建立研发体系,尽快培养技术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