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文〕人的光芒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大光辉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A.黑烟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  相似文献   

2.
彭志翔 《读写月报》2022,(20):18-19
<正>1941年夏,德军包围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被困城中的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参加了消防队。9月,德军彻底封锁列宁格勒,苏联诗人吉洪诺夫这样描写被围的列宁格勒:“灯火管制下的座座大楼,犹如预示着不祥的噩梦。列宁格勒铁灰色的夜晚,到处是戒严带来的寂静。但寂静骤然被战斗代替,警报号召人们英勇上阵。”1941年12月,肖斯塔科维奇在隆隆炮火声中完成了《列宁格勒交响曲》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3.
伊晓军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70-71,122
全文对肖斯塔科维奇之《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的创作背景、思想意蕴及美学风格作了较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是苏维埃政权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音乐家.作为毕业作品而写的《第一交响曲》于1926年演出,是他的成名作.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第一交响曲》的时代,恰好是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经济有所好转之时.经济的好转,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而《第一交响曲》是受“新经济政策”大背景影响最少的一部作品,更多地体现的是作曲家在把握传统上的驾轻就熟.这是《第一交响曲》的最大闪光点.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可谓是较严格地按照传统曲式形式写作的.作为他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这为他的交响曲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作品中已经显示出作曲家成熟期所作交响曲的许多重要特征,在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填字道场     
横向1A太极二十四式的第二十二式。1G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为国粹。2D德国一作曲家,曾创作《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性别特点"来形容交响曲的风格,你会发现有一些偏于"女性化",例如舒曼的《第一交响曲(春天)》。如果再加以区别,"女性化交响曲"中还有"大女人"和"小女人"之分。此外,也有一些交响曲特别"Man",就像"猛汉"一般,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李斯特的《交响曲(浮士德)》等。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E小调第五交响  相似文献   

7.
《第九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创作交响曲中的最后一部,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布鲁克纳的身体状况已经开始恶化,而在这期间其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修订之前的交响曲,所以导致《第九交响曲》最终只完成了前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的草稿。本文通过对这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乐队写作技术进行分析,力求从其精湛的技法中挖掘出其创作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8.
作为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酝酿和创作与著名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处在同一时期,作曲体现了作曲家热情奔放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痛苦,被认为是作曲家最成功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在漫长的音乐发展史上,"第九交响曲"像个魔咒,让一位又一位大师沦陷其中。这也被后世的乐迷们津津乐道。"魔咒"源自伟大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创作了《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之后,他开始构思《第十交响曲》,然而生命戛然而止,流传至今的只有一个乐章。在贝多芬魂断于"9"之后,许多作曲家纷纷止步于这个神秘的数字,例如贝多芬的追随者、歌曲之王弗兰茨·舒伯特,捷克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以及20世纪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姆斯。他们都在完成了《第九交响  相似文献   

10.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代表,也是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被俄罗斯人民骄傲地称为“俄罗斯音乐的明灯”。他的作品不计其数,《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这首交响曲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恐怖、绝望与失败等情绪,也可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具体体现。柴科夫斯基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都可以用一个“悲”字来形容,而《第六交响曲》则是其最高境界,文章具体阐释了该曲中“悲”的寓意。  相似文献   

11.
潘从明 《甘肃教育》2010,(13):35-35
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与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音乐语言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想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地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就要对作曲家的个人背景,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同属欧洲维也纳古典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莫扎特和贝多芬,因各自的经历、性格和成长过程不同,其作品风格亦截然不同。如《第四十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  相似文献   

12.
法国浪漫派大师,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1803年12月11日生于法国的一个医师家庭。幼时学习药学,以后肄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主要作品有交响曲《罗密欧与朱莉叶》、《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以及《幺丁想交响曲》等;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还有管弦乐曲、声乐曲等。  相似文献   

13.
石莹 《考试周刊》2010,(46):25-26
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其中以《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最为著名。本文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季米特里·卡波林作为俄罗斯当代作曲家,他的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形式多样。他不仅在俄罗斯国内获得过许多作曲家奖项,而且在国际上的作曲比赛中,也屡获佳绩。他在创作上不仅使用了传统的创作技法,十二音作曲体系等,而且也在作品中尝试了音频半音的创作手法。而他的《第二交响曲》就是按照上述创作手法而创作出的一部三乐章的交响曲。本文具体研究季米特里·卡波林的《第二交响曲》的节奏节拍,包括在固定节拍单位中的划分、双重节奏的细分、无节拍、暗含的多重节拍和音色节奏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古斯塔夫·马勒一生共创作了10部交响曲和40多首歌曲,其中尤以《大地之歌》最为著名。在这部交响曲中,作曲家创造性地把东方的诗歌非常协调地融汇于西方的交响曲之中,使得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欧洲浪漫主义的风格,而且更具有古老中国诗歌的气息。本文通过对《大地之歌》的音乐分析,试图探寻其深刻的音乐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交响曲是门德尔松的主要创作领域。其中《第三苏格兰交响曲》是较为著名的一部,这部作品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苏格兰美妙的自然风光,同时也体现了作曲家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曲洋溢着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梦幻般的诗情画意,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风景交响曲”。  相似文献   

17.
《g小调第40交响曲》是莫扎特最高有激情和戏剧性的交响曲,虽然该作品运用的是古典的曲式和技术,但是它的感情强度几乎是浪漫主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莫扎特在短短的6星期内就完成了g小调和另外两部著名的交响曲——bE大调No.39和C大调No.11(朱庇特)。它们是作曲家最后三部交响曲。  相似文献   

18.
在贝多芬完成9部交响曲的创作之后,其他作曲家的交响创作出现了危机,勃拉姆斯在如此巨大的压迫感下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被后人喻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音乐学者都认为勃拉姆斯创作的这部交响曲深受贝多芬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部交响曲进行结构和音乐的分析,试图寻找其中贝多芬的影子,并且探索勃拉姆斯是如何挣脱巨人的束缚,开创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  相似文献   

19.
1991,中国交响乐以44部作品的亮相,登上了新阶梯。 1月。东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国际作曲比赛。中国年轻作曲家吴少雄脱颖而出,获奖作品是交响随想诗《刺桐城》。 3月。北京。中年作曲家王西麟推出个人交响作品音乐会。《交响音诗二首之一·动》、《为女高音和交响乐队而作·招魂·天问》、《为钢琴和23件弦乐的音乐》,尤其是《第三交响曲》,向人们展示了他鲜明的个性和实力;青年作曲家马剑  相似文献   

20.
混声四部合唱《念故乡》是改编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中的一个主题旋律。本论文将通过查阅混声合唱《念故乡》的创作时代背景,对作者的生平、结合对作品的结构来对该首作品做出指挥方面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