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策略,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中,教师只起着指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行动主体。为此,在农机制造与装配专业的《农业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及课程的内容特点,设计学习领域,创设教学情境,划分教学单元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高职实训课教学中成功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高职学校实训类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并能提高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也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点。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以酒店英语的教学为例,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中掌握现实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应用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职业英语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行动导向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数控专业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呈现,证明了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锻炼了教师队伍,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特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为了强调学生个体的主观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电路分析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强化了实践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被激发,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因此,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应广泛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行动导向教学法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双元制和行动导向法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两大法宝,其中行动导向法已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主流。文章对行动导向法的定义、形式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阐述了学习和应用行动导向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职业技术院校矿山机电专业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提高矿山机电实训的效果,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出适合社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主要从矿山机电实训教学的教学设计过程的角度阐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矿山机电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中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适合于学生学习技能掌握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行动导向法在其教学意义上是一种在最大程度上尽可能地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性的新型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核心知识能力的培养发展发挥了相当重要的推动助力。将该方法的相关运作原理完美融入汽车教学的相关实践活动里,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给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提供关键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更是为了在一定意义上进一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将所学习到的专业理论应用到实践操作的相关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专门培养专业幼儿教师的基地,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幼教事业相应的能力素养。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形势与定位入手,指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存在职业意识不强;社会能力不足;方法能力欠缺;缺乏创新精神等不足.受德国职业教育的相关启示,提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策略选择.即在整体性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践性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创设工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该课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将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者有机结合,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还更加注重学生与人交流、团队合作、自我学习及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2003年就毕业生的能力缺陷问题对148个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表现出了16项能力不足,主要是非专业能力。据此提出了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应全面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观点,强调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十分注意非专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提出对经营管理类学生的培养要注重经营管理工作岗位能力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以培养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专业建设必须满足制造业发展需求.通过机电专业培养目标分析,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讨了课程的实施,为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设备巡检与维护》是高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改革《设备巡检与维护》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能融入到实际生产操作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是高等职业教育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围绕学生职业品质的形成来进行,重点培养学生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职业人文品质;其次,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在设置上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要求,围绕人文知识面、人文能力及人文精神这三个要素;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以及强化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形成及有效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自身素质和职业态度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开发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职业生涯和潜质的挖掘上。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的有效开发,应与人才培养特点相结合,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及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等方面,设计课程,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果。考试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作为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掌握程度的手段,也应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而做出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构建该课程的评价体系是教改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从高职基础会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确立入手,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借助于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他评和自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评判。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一些疏失倾向,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中强调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的同时,容易轻视人文艺术教育;在育人模式上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培养;在强化应用性教学时疏于研究性教学。对此高职教育者们应理性思考,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课程、竞赛、证书"三维融合的视角,研究构建一个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