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多求职者只留意应聘面试时的礼仪,而忽略了应聘后的善后工作,而这些善后工作亦能加深招聘单位对你的印象。感谢为了加深招聘人员对你的印象,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面试后两天内,你最好给招聘人员打个电话  相似文献   

2.
求职有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姑娘小张在深圳的求职经历或许能给广大求职者一些启示。在一家企业的招聘面试会L,负责招聘的经理对每一个参加面试的人都追问一句:"你为什么来深圳打工2"几位求职者的回答都不能令他满意,轮到小张时,她想了想说:"因为深圳可以一年四季穿裙子。"这句话令该经理精神一振,当场拍板:你被录用了。据这位经理事后透露,他们企业并不希望招聘那些功利性强、思维僵化的人,像小张这样单纯、朴实,不局限于眼前求职的回答,非常符合该企业的用人标准。求职成功的关键就在这里,求职前我们应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其用人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从以往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招聘人员与求职者均需到场的招聘会的传统形式,到现在通过微博、微信、各种招聘网站的虚拟招聘方式.科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求职方式的变革,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招聘方式,甚至于面试都可以在线上完成。但是,虽然形式干变万化,在求职过程中,最核心的不是形式的变化而是招聘内容。求职者求职的主要考核方式:笔试+面试还...  相似文献   

4.
张丹 《西北职教》2004,(2):32-32
进入5月份,火爆的招聘潮已逐渐回落,随之而来的是求职面试的高峰。众多应聘在千军万马的求职大军中奋勇拼杀,应注意哪些细节,才能获碍招聘公司的青睐?在此,笔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为广大的面试提供一些“芝麻开门”式的技巧.助广大求职敲开招聘单位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在招聘、受聘过程中,求职面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而注重求职面试礼仪,能够更好地帮助你抓住机会,顺利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求职者首先要有一种“求”的心态,无论自己条件多好,无论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对自己多么有利,都不能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因此,求职面试时求职者更要讲究礼仪。一个注重求职面试礼仪的人,能给人以有教养、有风度、有魅力的感觉,给人以亲近感、信任感,能使求职面试活动进展顺利,从而获得理想的职业岗位。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2003,(26):U009-U009
一般来说,外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主要还是强调个人素质与潜质,注重团队的参与能力与创新能力,特别在意诚信以及经历,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与规划。而面试的程序和方式主要是围绕考察应聘者的这些素质展开。外企对应聘者相关能力的要求:1.学历水平:相对于学历,外资企业对求职者的经验更为在意,因为个人能力是外资企业判断人才的标准。因此对于应聘者来说,个人经历和能力往往在求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但随着市场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外资企业对学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一些关键岗位一般都要求求职者必须具备较高学历。2.英语水平:外资企业对外语水…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求职的成功率,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面试准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适的仪表等不可或缺的要素外,求职者还要学会在面试时候“察颜观色”。在面试中,单位和求职者直接见面,形成了一个人际互动的局面,求职者学会如何看懂对方的“脸色”,也是求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求职者永远处于弱势,当急于找工作的迫切心情被某些人利用,从中牟取利益,招聘也就变了味。黑心中介收了钱却不介绍工作、要上岗得先交数千元的“抵押金”、交了数百元的“上岗费”,却发现招聘单位突然“人间蒸发”、月薪2万元的前提条件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销售指标……近期,不少求职者求职过程中遭遇这样的骗局和陷阱。为帮助广大求职者识别不法招聘的种种伎俩,避免个人权益受损,这里为你剖析4类典型的招聘陷阱,以祈对你求职有所帮助。收取各类押金、培训费、上岗费【典型案例】不久前,某高校英语系大三学…  相似文献   

9.
一个遵纪守法的单位才能有发展前途,如其不遵守国家的规定,对其向求职毕业生许下的承诺也应打个问号。毕业生在主观上应保持冷静,才能客观地审视对方的情况。招聘陷阱花样繁多,希望广大应届毕业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真假招聘的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取得面试资格,切忌因一时求职心切而上当受骗,以免落入形形色色的招聘陷阱。随着大学生求职浪潮的日益翻滚,求职陷阱也随之而来,这让广大的学生、家长、教师都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冲击。大学毕业生求职可谓是一件大事,多年来寒窗苦读,终于到了得以展现自己能力之时,他们无不全身心地投入求职的人海中,然而,五花八门的招聘陷阱更是无处不在。对此,求职毕业生要学会勇于说"不"。  相似文献   

10.
面试是人才招聘中最重要的考核办法之一,用人单位通过面试与求职者沟通信息,经过精心设计的对话与细节,观察其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因此,为使求职成功,就业面试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5-2009年间对中山大学975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到该校进行招聘的32家企业的47名人力资源主管的访问,分析面试礼仪在大学生求职成功过程中的影响力。结果表明,近年来求职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礼仪"在求职中的重要性的认识逐年提升,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礼仪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大学生求职面试礼仪的价值日益彰显,其与求职成功与否的关联性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2003,(1):16-16
语言是求职者在求职面试中与招聘人员沟通情况、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求职者敞开心扉,展示自己知识、智慧、能力和气质的一个主要渠道。恰当得体的语言无疑会增强你的竞争力,帮助你获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求职者在求职面试中与招聘人员沟通情况、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更是求职者敞开心扉、展示自己的知识、智慧、能力和气质的一种主要渠道。恰当得体的语言无疑会增强你的竞争力,帮助你获得成功,反之就会损害你的形象,削弱你的竞争力,甚至导致求职面试的失败。那么,在求职面试中通常有哪些影响自己成功的忌语呢?一、口语中的忌语1、显得缺乏自信“你们要几个?”这种问法显得求职信心不足。对用人单位来讲,招一个是招,招十个也是招,问题不在于招几个,而是你有没有成为百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或独一无二的实力。“你们要不要女性?…  相似文献   

14.
在电话、手机、小灵通高度普及的今天,求职招聘双方都离不开它。作为招聘单位,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电话、甚至利用电话这个窗口来考察求职者。而作为求职者,也会在电话中自觉不自觉地显露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状况。因此,电话求职要想获得成功,无疑是要讲究技巧的。那么,电话求职要讲究哪些技巧呢?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2003,(5):15-15
求职面试对求职者来说至关重要。而求职面试前的24小时对求职者来说又非常关键。如何合理而充分地度过这一段时间呢?专家建议您这样做: 面试前的一天  相似文献   

16.
杨剑 《大学时代》2006,(5):18-21
求职路上,“霸”字已当头。面霸,跟某种面食无关,而是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每发出一封求职信就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的“牛人”;巨(拒)无霸,发十几封甚至几十封应征信都如石沉大海,机会全无者。会霸,凡招聘会都出席者;听霸,凡校内演讲会都出席旁听者;投霸,凡公司招人都投寄应征函件者;笔霸,凡投出应征函件都有笔试机会者。此外,还有一个跟觅职有关的词语,叫“霸王面”。“霸王面”与传统的“面霸”不同,是指那些没有接到面试通知,但是强行去面试的人。“霸王面”是招聘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找工作方式,即求职者没有得到面试通知,就直接到招聘单位要求面试。使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有两类人:应届毕业生和年龄较大、学历不高但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人。专业求职网站前程无忧校园招聘频道曾做过一个小调查:你对“霸王面”持何种态度?没想到在仅仅一周之内,就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参与。32.76%的受访者表示对这一举动“非常支持”,而站在“完全不支持”立场的人占到20.31%,还有几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理解,但不支持”,可见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理性的求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每年三四月份,都会有很多大学生到我们单位应聘。作为主考官之一,我面试了很多求职者。他们稚气未脱的脸上布满了焦虑和渴望,时时小心,处处在意,生怕因某个环节出错而惨遭淘汰。有一个经典的求职故事:某家公司要招聘一名高级人  相似文献   

18.
当求职者接到面试通知的时候,他/她离求职成功已经近了一小步,接下来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接受面试。通过面试,面试官可以从求职者身上得到很多重要的信息,从而决定他们是否被聘用。因此,求职者一定要慎重对待面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择职位的机会。下面就给求职者提供一些面试技巧,希望能给他们带来很大收获。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年毕业时,走出校门的大学们现在都正忙着制作和投递自己的求职简历了。简历其实就是求职者推销自己的名片,它贯穿于从笔试到面试的整个招聘过程,也是招聘者了解求职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个人求职简历的细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这个季节,正是大学毕业生唱着“打起背包就出发”,扬起职业生涯风帆的时节,也是非典过一后才市重张开业,众多企业虚位以待,上演人才争夺大战的火爆时刻,但我们的耳边却时常萦绕着求职者找不到理想工作和招聘单位寻不着合适人才的抱怨..如何求职和面试,怎样让招聘者一见钟情?如何招到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怎样才能降低人才成本提高招聘效率?面对这些问号,一两本纸上谈兵的专业著述很难给出所有的答案。于是有不少求职者打来电话渴望编辑部为其找到引路灯塔式的求职宝典;也常有招聘经理发E—MAIL过来表达企盼掌握点石成金的觅才方略之愿望。带着一份责任和任务,我们在非典过后的炎炎夏日深入人才市场,连线求职应聘者,走访企业和专家,从实用的角度编采了一组文章,其中既有企业人事经理坦诚亮出的招聘家底和“核心秘密”,也有经历过失败与曲折的求职者的内心感悟;既有各大名企耳目一新的招聘方法集纳,也有业内专家对求职招聘者所陷误区的指正……它算不上宝典,但可以给你一些另辟蹊径的思路;它也称不上指南,但能够给你一个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