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校自2000年开始设计“校本培训”,经过实践逐步形成了“校本培训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旨在满足每个教职工需要的一种培训活动”的认识。我们认为,“校本培训”不应该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技能培训,而是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所在的课堂,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燕 《中小学管理》2005,(11):12-15
2004年9月,我校成为“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学校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学校新的发展需求,我们语文教研组根据“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教研组自身的特点,于2004年10月底开始制定语文教研组五年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承欣茂(原无锡轻工大学党委书记):学校发展的战略问题“十五”规划十分重要,而且与当前形势发展密切相关,我阐述一些个人的看法与意见,谨供参考。未来战略问题是影响我们落实“十五”规划的重要问题,对此认识不清,就要贻误时机。因此,当学校整合告一段落,融成一个整体之后,就必须抓紧时机,理清我们未来发展的战略。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五年、十  相似文献   

4.
制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我校十年建设发展规划,概括地说就是“一个总体发展目标”、“两步发展战略”与“六项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建设省属一流重点综合大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一定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中长期奋斗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经过不懈努力,把华东师范大学建设成为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标志着华东师范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学校发展目标指导下,制定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五”事业发展计划,成为凝聚学校人心、开拓奋进的关键之举。以下是我们在凝炼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一、发展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后,我们开始思考学校今后向何处去的问题。经过反复论证,我们认为,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根据本校实际规划学校的未来,更加注重从教育理念、办学精神和价值追求上来推动学校发展。2003年,我们正式提出了“创办个性化学校”的设想,并开始进行“集体教育环境上的个性发展”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科学制订学科规划 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科的规划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以科学、务实、创新的精神抓学科建设,就是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就能纲举目张地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基于这样的认识,2000年底我们就提出了在制订“十五”总体发展规划的同时,搞好学科规划与建设、校园规划与建设这两个规划与建设的整体工作思路,把学科规划与建设提上了学校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成为两年来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世界知名一流大学”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基于对“校本”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着重追求三方面的价值,即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办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校发展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学校发展规划在我国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父心的焦点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全面推广,对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也产生了强大冲击。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自示范性高中评比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发展规划”的概念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学校变革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根据调查,各省市的学校推广这一项目的效果存在很大悬殊。有些学校开展这一项目效果非常好,而另一些学校同样制定规划,效果却不怎么样。究其原因,就在于前者把它当作一个实施的过程,而后者把它当作一个静态的“文本”。笔者认为,作为静态“文本”的学校发展规划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校发展规划对于学校发展的价值,需要在具体的“规划”实践中实现,即“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仅是最后的一个文本,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正处在“九五”、“十五”两个计划衔接的关键时期。“九五”以来,厦门大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结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的实际,不断深化各项改革,认真实施《厦门大学面向21世纪改革与发展规划》和“211工程”建设规划,学校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能不能在此基础上立足新阶段、着眼新跨越、增创新优势、赢得新发展,科学地制定好“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将直接关系到下世纪初学校…  相似文献   

11.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中,我们提出了“学生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第一目标,家长情绪是学校工作的第一信号”。社会的声音、家长的情绪已经成为我们的关注对象.如何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尝试开放的办学新路,构建和谐校园,正走进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成长。而学校要在依靠老教师“看家”,靠中年教师“当家”的同时,更要依靠青年教师来“发家”,这是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以青年教师成长为着力点,以创新学习组织为切入点,以丰富学习内涵为突破口,力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并成才,走上了学校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开始,我区逐步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指导教育督导工作。2005年,随着我区“区域内平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第二阶段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一轮《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三年规划》的实施,我们在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规范性综合督导评估的同时,指导学校制订了“重点发展指标指定提高项目和自主发展项目三年规划”。通过初步探索,我们认为,发展性评价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允许和鼓励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教育风格、教育特色,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给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自主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学校规划制定中的两种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学初,学校需要制定多种规划,这已经成为不成文的惯例,各种有关学校管理的教科书也对如何制定规划及其意义作出了详尽的说明。这样一来,“学校规划”作为一种“常识”,似乎成为一个无须多议的话题。但是,恰恰是“常识”容易使我们丧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把一切“常识”作为想当然的、不假思索的前提来接受,是人类的通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政 《广西教育》2007,(12A):15-15
校本教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而是“凸显学校自主性和文化性”的生动教育实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校本教研”当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校本教研”这个平台上“起舞弄清影”,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规划在学校变革中的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示范性高中评比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发展规划”的概念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学校变革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如果我们从“规划”本意的角度看,则学校发展的长期规划、学校发展的近期计划,都具有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在意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学研究价值。当前实践中,学校发展规划往往被定位为示范性高中评比所需要的重要文件,或是教育督导中被检查的对象。在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许多学校仅仅关注评审能否通过,甚至为此请人代为制作学校发展规划;而众多的中小学在改革过程中,尚未意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的独特价值。本文则以学校变革的…  相似文献   

17.
《宣武教育》2004,(1):23-23
我们的中小学校长好比是一个学校的“总理”,事无巨细,兢兢业业,林林总总,鞠躬尽瘁。他们勤于学习,长于思考,规划学校发展的蓝图,构建美好的校园文化,推进教书育人的事业。我们的校长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多么值得赞颂!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吉林教育》2006,(1):47-48
我们本着“着眼未来,发展为本,塑造名师,打造名校”这一理念,以“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为总体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校本培训和教师自学自修为主,全区集中培训为辅”为原则,制定了全区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相似文献   

19.
学校发展“巨型化”缘起于政府推动。学校发展“巨型化”,必然导致学校组织的过度“科层化”。遏止和治理学校发展“巨型化”的关键在于:澄清对学校组织的认识,并重新定位学校组织的功能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规划或开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成了世界性的热门话题。“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开通不仅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本文就在加速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当今,如何进一步办好电大这所新型开放的远距离等高学校谈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