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人民日报》于1996年u月28日,发表我国著名的美术家蔡若虹《美术作品一定要美》一文,对当前美术作品和美术出版物中存在的不健康、不真实、病态十足的形象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魅力。而在我们众多的美术作品中,能够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作品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占优势的是那些不吸引人、不感染人、不鼓舞人的作品。比如:那些在画面上堆满了斑斑点点的土圪塔的作品,能够吸引人一看再看吗?那些单调的、无表情的、杂乱无章的作品,能够令人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2.
赵瑞莹 《传媒》2007,(10):80-81
以新闻报道形式出现的软广告 "失眠实在折磨人,不吃饭,人可以活20天;不喝水,人可以活7天;不睡觉,人可以活5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档案人经常抱怨的社会档案意识不高入手,探讨了其背后的档案人社会意识不高才是根本,就此分析了档案人社会意识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世人都说俄罗斯人对图书情有独钟,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但据2002年8月俄罗斯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1500名俄罗斯人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中有30%以上的人不读书。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7%的人最近3个月来基本上一本书也没看过。不读书的人中多数都是那些只具有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5.
我想要写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对,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和怎样去应付,弄得满身满心全都是伤的痛楚的人,一个怕被别人落下,被别人孤立,被别人抛弃的认真的人…… 无论如何,还是要像自己希望着的那样生活。我想,姚姚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就是她像众人践踏的泥路一般低贱时,她都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都不肯将就…  相似文献   

6.
人本管理是与传统管理相对的管理理念。传统管理以事务为中心,建立在“管住”人的机制上,把人视为与事、物同等的资源,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忽视人的自身需要,因而不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管理则不一样,它把人视为头等重要的资源,把管理建立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机制上;  相似文献   

7.
人生天地间,有的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活得不糊涂,是个明白人。但是,也有不少人浑浑噩噩,不懂得人生的意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活了一辈子,还不知道做人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人.在社会上难免处于较低的档次。  相似文献   

8.
刘荔 《记者摇篮》2007,(9):61-61
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大概都有同感:工作入门之后容易又陷入新的困惑——苦于报道线索不清、题目不新、思路不宽、角度雷同等。尽管采编稿件的数量不少,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或对人有所启迪的稿件却不多。那么,如何理清线索、选准题目、拓展视野、更新角度,从"山穷水尽疑无路"  相似文献   

9.
车耳 《兰台内外》2008,(1):17-18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做人做事信用是第一位的,这是中外皆通的道理。不过一个人的信用怎么识别,中外做法殊异。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快乐的人要比快乐的人更喜欢看电视。 为了研究情绪与看电视之间的关系,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科研人员在1975年至2006年间,对近3万名美国人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感到快乐的人每周看电视时间平均为19小时,而感到不快乐的人每周看电视时间平均为25小时。这项研究考虑了其他可能影响被研究者看电视的因素,如受教育程度、收入、年龄和婚姻状况等。与不快乐的人相比,快乐的人更热衷参加社会活动,也更喜欢看报。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正常的人和不正常的人。所谓正常的人,就是遵循既定的社会规则生活的人;所谓不正常的人,就是游离了这种社会规则的人。《后天的人》是对后者的一种关注:叔叔自小患有口吃症,长大后一度恢复正常,他却在纠正口吃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脱离于代表社会正常逻辑的语言之外的世界——"后天"。妻子遭遇车祸死  相似文献   

12.
善坐高铁的人不解绿皮车的风情,开车的人不晓得公共交通内的百态,同样的,天天依赖电梯的人不怎么知道应急楼梯里的面貌。当红色的消防按钮被意外地触响时,办公室里的一些人才开始意识到应急楼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当代的人不读书就象人不呼吸空气一样不可思议。一个人可以不进图书馆,但是一个从不看书的人难以找到。一切有阅读能力的社会成员,都是图书馆的现实读者或潜在读者。图书馆拥有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经济地位的大量读者群,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工作的广延性、复杂性和艰难性。  相似文献   

14.
朋友发给我一组情商测试题,大致有:是否擅长说笑话,讲趣事;是否多数人认为你是个风趣的人;是否喜欢看电影电视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和一般人相比,朋友不多;不到万不得已,总是避免参加应酬活动;单独跟异性谈话时,总显得不太自然;待人接物一直不太成功;爱素色服装,不喜欢显眼服装;认为安静的自娱远胜热闹的派对,等等。  相似文献   

15.
李评,陕西镇坪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第一个质疑虎照的陕西官员。 2007年10月,“周老虎”现身的随后几天,他不停地和同事以及领导争论虎照的真假。“不少人缺乏摄影常识,但听我详细解释后,一些人不说话了,不再反驳我的观点。不说话或者不表态,就等于默认我对周老虎的质疑。” 这些不表态的人,包括林业局的一些领导。  相似文献   

16.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普通的人,但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不平凡的人.梦想成功,希望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心愿.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这些的人,似乎总是不多.  相似文献   

17.
自爱与自尊     
自爱者人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相似文献   

18.
编辑素质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 《编辑之友》1999,(1):39-40
宋黄山谷云:“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是对不读书人的生动写照,也适用于曾读过书后来又不读书的人。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编辑部,已经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客观事物。每个编辑部的人数不多,一般一个双月刊的编辑部,由四五人或六七人组成;一个月刊编辑部,由八九人或十余人组成。在编辑部中,这个班子的工作是很多的,涉及面甚广。编辑部的领导与分工,人员的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科技期刊的质量。一些科技期刊编辑部,存在着兼职主编不编,技术编辑不管文字、不懂出版等三大痼疾,导致科技期刊质量低劣。如欲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必须根治三大痼疾,采取坚决措施。一、主编不编与主(?)不主我国的一些领导机关曾经三令五申,要  相似文献   

20.
党报为什么要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 一、提高党报的阅读魅力,解决订党报的人不看党报的问题. 我国省级党报发行,基本上是公费订阅.订阅党报的人,几乎都是党的体制内的人,这些人很多订党报而不看党报.不看的原因有二:想看、愿看的内容党报没有;党报刊发的内容,对他们用处不大.订党报的人不看党报,党报在目标读者中的吸引力在丧失,党报的公信力在弱化,党报在党内的影响力在降低,在非常活跃的报刊市场中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