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路晓霞  陈胜生 《档案》2013,(6):19-24
"有信必有款"的侨批使潮汕地区与外港各地在商业制度领域紧密结合。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潮汕侨批档案为资料,厘清当前侨批研究中的一些模糊问题、发掘侨批业繁荣背后的制度动因,无疑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以侨批业为代表的潮汕传统商业不仅有健全的行业制度,还进行了制度创新,从而带动了潮汕商业的繁荣和商业伦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侨批是华侨寄回家乡赡养胞亲或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民间寄汇形式,通常在信封上附上汇款数额兼有家书和汇款单的功能.侨批的"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信,闽南语,潮州方言通常把信称"批(Pue)]";另一个是指"一批",因为旧时华侨寄同家的钱和信一般都是-个船期来一批.经营"侨批"的机构为"侨批局",也称"批信局"、"批局"、"信局"、"批馆"等.负责收送"侨批"的人则叫"水客"、"批客"或"批脚".  相似文献   

3.
侨批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类型,其元数据规范的制定是侨批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制定侨批元数据规范的总体思路是基于DC核心元数据,并考虑到侨批自身的特点和读者检索习惯。本规范的制定是在专门元数据规范制定的原则基础上,经过侨批文献分析、属性特征提炼、规范控制、著录实践等一系列过程,除根据侨批自身特点扩展个性元素外,还对复用的部分DC元数据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侨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其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目前在我国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中尚属空白.文章通过对侨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对其当前的分布现状和集中保存的特点、个性元素信息特征的分析研究,并历经一年多的试著录,最终形成了侨批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为接下来侨批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奭琛 《云南档案》2012,(12):23-28
<正>信在闽南语中读"批",侨批是海外华侨将家书连同汇款寄回祖国的信函,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结合体。经过不断演绎、发展,到清末时期在福建、广东、海南三地形成一个特殊的行业——侨批业。侨批业是经营华侨批信的汇兑业,兼具邮政、金融、交通、汇兑、文化等功能,不仅影响着侨乡大地的社会经济生活,而且对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产生过很大  相似文献   

6.
林婕  向立文 《兰台世界》2024,(2):108-112
论文以潮汕侨批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与实地调查,发现目前档案部门的潮汕侨批档案开发利用在资源整合、服务大局、活化利用方面取得成效,但在法规制度、技术应用、开发内容、人才队伍方面存在不足,针对问题从厘清权责边界、强化技术赋能、汇聚多方智慧、拓宽引育渠道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动侨批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从银信看“开平碉楼与村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信”亦称“信银”,是江门五邑等地粤语方言区民众对海外华侨寄给家人的汇款(“银”)和家信(“信”)的浴称,也是“外洋书信银两”的简称。在广东潮汕、梅州和福建侨乡,华侨汇款与家书多被称为“侨批”,银信和侨批在本质上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8.
侨批档案诚信文化在改善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环境、构建信任体系、提升社会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研究首先以广东省江门、潮州、汕头、梅州等侨乡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民间收藏机构为调研对象,结合《侨批档案图鉴》《侨批故事》《中国抗战期间的侨批邮史》等侨批档案资料,广泛收集侨批档案诚信文化案例,并从个人、行业和国家等维度探析了广东省侨批档案诚信文化价值内涵;其次,从家庭、社会和政府层面分析了广东省侨批档案诚信文化特点;最后从侨批档案诚信文化培育和基于新技术与平台的诚信文化传播等维度,探讨了广东省侨批档案诚信文化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链接     
2010年12月23日广东汕头潮汕侨批档案馆揭牌。被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等专家誉为"侨史敦煌"的10万余封"潮汕侨批",被收入广东汕头潮汕侨批档案馆。——2010.12.24中国新闻网2011年,国家档案局将发布以档案  相似文献   

10.
侨批档案     
<正>侨批,简称"批"(福建方言或潮汕话都称"信"为"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福建、广东与海南三省市我国的著名侨乡,早年华侨先辈为生活所逼或为逃避战乱谋求生存,冒险泛海南渡,前往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由于三地侨胞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我国迄至清末,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时期潮汕报刊出版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阙本旭 《图书馆论坛》2005,25(6):359-362,199
清末民初时期潮汕各地报刊出版活动,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现象。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这些报刊,对潮汕地方新闻出版史的回顾、总结,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整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潮汕文献数据库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林汉城 《图书馆论坛》2002,22(1):40-42,45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建设潮汕文献数据库,对弘扬潮汕文化,服务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海内外交流以及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潮汕文献数据库的建设,遵循图书分类法的基本原理,从实际出发,突破潮汕地方特色,设计了独特的体例,并采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全面反映潮汕地区的根貌。  相似文献   

13.
汕头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妙玲 《图书馆论坛》2007,27(1):129-131,173
对汕头市图书馆馆藏潮汕文献进行分析,阐述潮汕文献的采集、开发与利用,探讨新时期潮汕文献工作目标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作为校园重要地方课程资源之一的图书馆,对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方图书馆必须不断充实藏书量,做大做强资源;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培训师资队伍;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通过讲座、参观、征文、知识竞赛、探究学习等方式与途径,积极推进潮汕文化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图书馆精神新视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追寻了以书为本、德治的图书馆精神百年历程,提出并论述新世纪图书馆精神是以人为本、法治。而以人为本首先是内部以馆员为本、外部以读者权益为本,法治既要重视馆员职责也要重视馆员权益。  相似文献   

16.
侨刊乡讯是我国侨乡特有的民办刊物,记载了大量颇具价值的侨乡信息,为侨乡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作为我国重点侨乡之一的广东省,其侨刊乡讯具有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发行范围广等特点。多年来,暨南大学图书馆秉承多元合作、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采取与主管部门、出版单位及收藏单位等多元合作方式,在全面系统地收集广东侨刊乡讯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郭萍  曹蓉 《兰台世界》2020,(1):95-97
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是个人履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中,对国内学习和工作经历应归档的材料已有较为详细的制度与规范,能较全面地反映在国内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但未对国外访学和工作经历应归档材料作出明确规定,导致有海外经历人员的人事档案不能全面反映其个人经历和能力。通过对人事档案中缺失海外履历材料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人事档案中国外履历材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潮汕美食多媒体数据库为例,分析潮汕美食文化的内涵,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对潮汕美食文化的影响,介绍潮汕美食多媒体数据库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探讨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整合潮汕美食文化资源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海外涉华私人档案的搜集与整理越来越受到档案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尤其是美国涉华私人档案资料,因其整理规范和两国交往密切,备受研究者青睐。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其手稿部藏有大量涉华私档,系统地记录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这些涉华私档能够与公务档案互证,促进人物史研究不断深入,是研究中美关系史不可或缺的档案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华林  李燕  丛佳 《档案管理》2020,(2):59-61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世界遗产,弘扬性开发有利于拓宽传播范围,宣传南侨机工抗战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文揭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开发现实性问题,分析开发要素,提出其弘扬性开发思路与对策。南侨机工档案文献记录与反映了海外华人华侨国家认同,支持中国抗战的光辉历史,弘扬性开发可更好地抢救这一珍贵抗战记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