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宗琼 《科技广场》2007,(5):239-241
本文介绍了IPv6地址管理与分配策略,详细分析了全球IPv6地址分配情况,并对IPv6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浅释IPv6     
黎慧  唐友刚 《科技广场》2007,(5):251-252
本文主要介绍IPv6的地址格式、地址类型、地址配置,并阐述了IPv6提供的安全技术及IPv4到IPv6的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环境下配置IPv6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晖  蒋理  李丹 《现代情报》2005,25(2):207-210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Pv6及其地址的特点,然后以Windows Server2003为例,介绍如何安装IPv6协议、配置IPv6地址、配置IPv6的DNS服务、配置IPv6的路由等方法,从而使用户能尽快掌握IPv6的基本概念和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Pv6协议的地址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从IPV4到IPv6过渡技术和IPv6在未来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IPv4、IPv6 DNS服务器的研究,总结了在IPv4向IPv6过渡时期域名解析服务器的重要作用,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域名服务器,能够同时成功解析IPv4、IPv6地址,实现了IPv6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Internet用的Ⅲ协议是IPv4,它是32位长的。满足不了全球对Internet的地址空间要求。上世纪末,国际通信组织提出了IPv6,它是128位长的。本文介绍了IPv6的概念和技术特征。结合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要求,根据它的接人点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原理,配置了IPv6的地址。本文证明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前使用的基于IPv4网络协议下的地址数显得越来越匮乏,因此IETF提出用IPv6协议取代IPv4协议。IPv6具有诸如海量地址、组播、邻居发现、自动配置等许多新特性。然而,怎样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以及怎样在现有IPv4网络上进行IPv6组网仍然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常用的三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隧道和地址翻译机制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IPv4协议存在地址空间匮乏、安全性差、不支持QoS等先天缺陷,使IPv4难以承担网络应用的重任。随着Internet的日益膨胀,下一代Internet将启用IPv6协议,从而彻底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难题。IPV6同时在地址容量、安全性、网络管理、移动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是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在IPv6中,地址自动配置分为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当站点不特别关注主机使用的确切地址,只要求该地址是惟一的并且能通过适当方式被寻路时,则适合使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本文针对IPv6中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进行简要的学习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由当前IP协议版本Ipv4的缺陷和不足引出了Ipv6,并介绍了Ipv6的结构、地址配置、安全协议等应用,并指出IPv6是一个建立可靠的、可管理的、安全和高效的IP网络的长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