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对学生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女生的习武动机,是摆在高校武术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激发女大学生习武动机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高校武术课的课程建设、武术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习武动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前言现代社会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其活动行为模式和活动方向是由一定动机引发的。那么大学生参加业余武术训练抱有什么动机呢?本文通过对我院大学生习武意向的专题调查研究,运用社会心理学观点,试图探讨其习武动机及产生动机的诸因素。旨在抛砖引玉,为体育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信息,促使我省高校体育事  相似文献   

3.
浅析高校学生选修武术课动机的培养激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具体地讲,包括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并对体育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培养激发高校学生选修武术课动机要重视影视媒体作用,注意武术文化资源及其影响,提高大学生对武术内涵认识,突出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社团活动区域特征。培养激发高校学生选修武术课动机要注意利用电化教学,建立良好的动作表象;注意利用少林与太极文化资源及其影响,提高大学生对武术内涵的认识;突出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社团活动区域特征,深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潜力,让学生不仅喜欢中华武术,而且更加喜欢武术课。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动机、活动项目、场所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因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就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状况进行研究,确定影响安徽省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学生对散打的价值需求、散打运动的安全性问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社会环境影响、高校散打运动开展的组织和管理等若干因素对高校武术散打发展的影响作用,为推动武术散打运动在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俊  赵旎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47-48,52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我国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大学生习练武术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习武动机。文章进一步对大学生习武动机的激发、培养与大学生习武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高校武术课适应大学生的需求并成为大学生喜欢的课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学生基本功差失去习武兴趣;武术教学方法单一;武术课教材滞后,忽视武术理论教学。建议采取优化武术师资队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小组单位练习、完善武术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来提高高校武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奥运后西安市高校外国留学生习武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奥运会后西安市高校外国留学生习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在不同国家留学生中的推广和发展极不平衡;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强身健体;专用武术教材的匮乏、语言交流障碍等问题是影响外国留学生武术学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着重在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素养、影响大学生习武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实施模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湖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实施模式主要以半传统式、主副项式、半开放式为主,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点和不足,基本上适应湖南高校武术教育的开展。大部分高校武术课程开设指导思想、目标设置、考评方法符合新《纲要》要求,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待提高。教师武术课程实施模式选择,主要是考虑到学校、教师自身的条件,很少涉及到学生主体因素。湖南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实施模式选择应尽量创造条件,尊重学生主观愿望,满足学生习武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14所高校"非体育类"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活动形式、锻炼方式以及影响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学生课余锻炼的宣传工作、增加相关经费投入、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建议,为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芜湖市普通高等院校的6所大学在校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通过对体育人口、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体育参与动机、体育行为等几方面的调查分析,得出现代女大学生体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芜湖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态度较积极,参与活动有较高动机水平,对现代体育价值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去改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研究体育课堂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体育课堂的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构建大学生体质最优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身运动处方和常规体育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探讨和研究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健身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本研究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和常规体育课教学的对比,实验期为1年,以验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增强、改善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是实现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梁平安 《体育科技》2014,(2):160-16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广西30所本科院校1200名非体育专业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广西本科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的课程研究目标的达成状况,以更好地把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运动习惯等,为广西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新疆各高校尚未普及推广。开展八段锦教学能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体育运动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并有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此外,练习八段锦对环境场地要求较低,有利于终身体育思想的实施,是一项非常适合新疆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八段锦动作简单易学,运动负荷适中,并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健美操作为一项不受场地、年龄限制,且有动感音乐伴奏的运动项目,很适合在大、中、小学学校开展。本人通过多年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得出结论,健美操是一项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体育运动,特别是对高校女学生具有很高健身和锻炼价值的体育运动。本文主要是从健美操体育教学中分别从生理、心理以及对社会的作用方面做出分析,并展开浅谈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900名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太极拳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进行处理、分析,描述参加太极拳运动的学习动机;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找出影响太极拳学习动机的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分析论证。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大学生太极拳学习动机的各项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高校太极拳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为高校体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高,甚至有下降趋势,本研究结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广西医科大学18级1355名新生为实验对象,对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得出此体育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有着积极影响,适合在高校大力推广,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健康,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