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解木兰拳运动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功用,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年来亲身从事木兰拳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等实践的体会,对木兰拳运动的生理、心理、养生及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功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木兰拳运动具有取法自然、顺应社会;推动国际体育交流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2.
木兰拳集武术动作和民族舞姿于一身,套路中既有武术中踢、打、平衡等动作及手法、步法,又有飘逸的舞蹈动作。运动  相似文献   

3.
关于太极拳、木兰拳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飚 《体育科技》2002,23(1):73-76
通过太极拳与木兰拳运动教学的比较研究 ,指出了太极拳与木兰拳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进行木兰拳教学时要区分与太极拳的异同 ,使木兰拳运动能够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木兰拳运动在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方面,与高校体育教育是相通的。对上海地区木兰拳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木兰拳是一项女性运动,以健与美为价值取向,不同运动方式是锻炼者体验木兰拳运动乐趣的途径。木兰拳在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方面,符合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特征。因此,高校木兰拳教学应以女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加强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木兰拳是女性健身者喜爱的运动项目,但关于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的生理负荷研究资料不足。通过遥测心率法观察木兰拳运动员规定套路练习中心率的变化,发现不同木兰拳套路(木兰拳、剑、扇)之间运动负荷没有著性差异,平均心率处于120~140次/min,最高心率在130次/min~150次/min之间。相对而言,木兰剑练习过程中心率处于较高水平(大于140次/min)的时间长。由于动作结构的不同,三组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过程中心率的动态变化曲线不同。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属于中等负荷运动。  相似文献   

6.
木兰拳的技术风格有诸多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根据多年来对木兰拳亲身习练的领悟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对木兰拳技术动作风格、特点加以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对与其相关项目的技术风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阐述木兰拳技术风格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等,文章从体育价值的角度,对木兰拳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健与美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基石;竞技化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动力;国际化是木兰拳运动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采用实验测试和数理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进行木兰拳运动锻炼的中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为木兰拳运动的积极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发现:经常进行木兰拳运动锻炼,对练习者的免疫机能有积极良好的改善作用,并揭示出木兰拳锻炼会影响中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分布,对中老年人的免疫力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木兰拳运动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功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木兰拳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等实践经验,对木兰拳运动的生理、心理、养生及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功用进行分析,提出木兰拳运动具有取法自然、顺应社会;推动国际体育交流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对木兰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校女生中开设木兰拳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通过对木兰拳运动的调查分析,功能论证,对木兰拳进入高校女生体育课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谭飚 《体育科技》2002,23(3):79-81
根据木兰拳的特点论述了在木兰拳教学中要重视基本功训练 ,熟悉套路 ,明确姿势 ,合理运用微格教学原理 ,充分运用音乐和注重身心放松等教学要点 ,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木兰拳教学中不确定性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献丹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3):63-64,76
为了解木兰拳教学中不确定性的分布程度,随机抽取87名学生,作18个问项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教师在授课思路、授课内容等方面含有11%左右的不确定性;学生在概念理解、问题思考、学习注意力方面含有40%左右的不确定性,其中以木兰拳套路动作学习的不确定性为最大;学生对木兰拳课总体感受的不确定性有35%,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但不确定性以多大适度,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散打是一项徒手搏击格斗的技术,对抗性强,能健身、防身自卫,深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但是由于它动作比较单一、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感到很枯燥乏味.用练习搏击操方式引导初学者进行散打入门教学,提高练习者的兴趣,来达到练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武术长拳规范技术训练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套路的规范性是套路技术的命脉,提高动作质量从规格要求入手,深入分析人体造型的美感,在长拳的训练过程中,要抓住定势的造型姿态,提高动作规格,从不同的训练方法中去追求武术艺术的表现力,使武术技术更加完美地表现技艺,从而达到情愉悦身心,快乐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练习中的"呼"与"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的统一是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与中国传统养生方法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从 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初学时只要求自然呼吸。动作熟练以后,可以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和需要,在 合乎自然的原则下,有意识地引导呼吸,使其更好地适应劲力与动作要求。在太极拳练习中呼吸的调节尤为重要,呼吸 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练习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武术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研究现状与分析(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长拳、南拳、太极拳类套路和散手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及发展该能力的训练方法,对武术科研中评定运动员负荷强度及运动能力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的研究现状,成果进行了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太极文化的视角,对黄梅岳家拳的拳理作了深入的理论透视,解析了黄梅岳家拳所蕴含的太极文化内涵,提出了“太极者,道也”是黄梅岳家拳的精武之道、“太极者,阴阳也”是黄梅岳家拳的构造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的化生之道的观点,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弘扬黄梅岳家拳,作了太极文化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太极拳的特点和功能及推广的可行性的分析表明,推广太极拳适合我国的国情。认为太极拳具有健身价值高,深受大众喜欢,便于推广普及,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