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2012年9月1日到7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广播)工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在重庆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广播)工作委员会主办,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经济广播承办。来自全国各地47家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本届年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王志勇为年会致开幕辞。他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中国经济更面临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艰巨课题,经济广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经济领域宣传报道,引领经济领域舆论导向,搭建经济领域政府与百姓的良性互动平台,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尽到媒体的社会责任,需要全国经济广播人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东南传播》2010,(11):145-145
2010年10月,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经济广播承办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财经证券)工作委员会2010年会”在武夷山市举行。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重点城市经济广播的领导参加了会议。“证券广播20年·媒体运作”高峰论坛也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财经证券)工作委员会2010年会“证券广播20年·媒体动作”高峰论坛2010年10月29日~11月2日在福建武夷山召开。来自全国30多家电台的7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就目前全国经济广播的整体格局、栏目设置、经营特点和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改革目标组织了主旨演讲和交流探讨。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珠江经济广播引领全国广播媒体步入频率专业化,以至呈现出目前全国各电台多专业频率广播的格局。20年问,起先处于领头地位的经济广播面临交通广播、音乐广播、城市广播等等后来的崛起,遭遇了多种尴尬和重围,一度陷入低谷,甚至有的改弦易辙。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自强不息的财经广播人与时俱进,奋力开辟出一条条适宜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面对财经节日,特别是证券节目日显活跃和壮大的今天,财经广播人跃跃欲试想引领新时期广播媒体走向高品质!本期特别策划,请阅:读7家经济广播的代表在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07,(9):50-50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广播委员会2007年年会暨总监交流会于7月6日至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来自全国省、市级经济电台的100多位同行出席会议。本届年会的主题;一、颁发2006年度中广协会优秀节目奖;二、对获奖作品进行专家评析;三、以经济广播的经营为题进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5.
马德兵 《新闻世界》2011,(3):9-10,95
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一直注重提高节目质量,围绕建设"理财、消费、维权"三个平台,打造频率和节目品牌。在广州赛立信公司进行的专业市场调查中,2010年第三季度,安徽经济广播在安徽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3%,收听率达到0.28%,均比2007年翻了一番,位居安徽地区广播频率前列。为了帮助编辑、记者主持人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更好地服务听众,2010年6月到11月,安徽经济广播开展了栏目调查研究活动。频率要求各个栏目选取并研究3到5个同类型广播栏目,与自己的栏目进行对比分析,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对50位以上听众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再通过归纳、分析,明确栏目目标受众和需求,提出进一步办好节目的思路和措施,并将调查研究成果形成文字,作为今后办好节目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重庆经济广播走财经证券类专业节目与经济服务类节目并驾齐驱的路子,在节目生产制作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包括优化节目,突出专业定位;提升品位,彰显精英境界;强化服务,突围大众基础;创新营销,拓展市场新路等,扩大了营销渠道,提升了重庆经济广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探讨目前我国广播经济新闻现状,即经济广播陷入收听低谷、节目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交通广播频率成绩斐然、经济广播定位两难选择、同质化竞争中的品牌缺乏和品牌意识觉醒、节目主持人素养有待提高等。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广播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孙彪 《中国广播》2011,(2):17-20
作为全国开播最早的专业频率,经济广播的节目创新、尤其是财经证券节目的创新,一直是经济广播人多年来苦苦思索和不懈探索的课题。在广播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这一课题和难题如何破解,不仅考量着我们经济广播人的智慧,也关系着经济广播能否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9.
1986年12月15口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丌播,拉开了中国广播事业改革的序幕,各地广播机构相继开办了经济台。经济台的开播,从节目形式到播出方式都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当时广播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以后形成多频率的发展格局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莉 《中国广播》2006,(4):50-51
当前广播界特别是经济广播节目普遍存在着选题雷同、节目克隆、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为此,全国经济广播电台协会在2005年会上,首次开展“2005全国经济广播创新节目大赛”评选活动,意在发现、鼓励并推广在经济广播贴近性、实用性、服务性方面,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方面作出新探索、新尝试并取得新成效的优秀节目。我有幸应邀作为评委参与了这次全国经济广播创新节目大赛的评选工作。此次参赛节目总体形式比较活,创新意识较强,节目制作上显示出明显的精细化倾向;部分节目在形态和表达方式上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走过了十年风雨历程。这十年,文艺广播经历了危机中求生存的阵痛,完成了从大而全的“综合台”到细分化的“专业台”的转变,在媒体格局中牢固地占据了_一席之地。这十年,文艺广播顽强生存发展的秘笈,无他,唯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当前广播界特别是经济广播节目普遍存在着选题雷同、节目克隆、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为此,全国经济广播电台协会在2005年会上,首次开展“2005全国经济广播创新节目大赛”评选活动,意在发现、鼓励并推广在经济广播贴近性、实用性、服务性方面,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方面作出新探索、新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日益完善条件下,作为与经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广播经济节目怎样才能更好地创办一批名牌栏目,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已经成为广播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值得我们认真的探讨。从大连台和全国许多台经济节目现状来看,与其它类型节目相比,经济节目办得引人入胜的并不算多。一直被广播同仁认为费力不讨好的经济节目其创优难的症结在哪里呢?现在看来主要难在各系列台经济节目定位、节目对象、节目人员缺乏总体规划和精品意识,导致节目重复,内容雷同,力量分散。象金融证券、人才劳务、汽车电脑、…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2,(12):F0002-F0002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法制节目工作委员会第18届年会于2012年10月24日在南昌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广协会和江西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承办,来自全国85家电视台的130多名代表出席本次年度盛会。  相似文献   

15.
经济广播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广播改革的标志。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经济电台以其调频广播良好的收听效果和直播方式这一新手段的采用, 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感觉,成为当时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主流广播。然而从本世纪开始,相对于电台的交通、音乐广播的日趋红火,作为各地“老字号”的经济广播却走入节目路子窄、收听率不高、广告滑坡、影响力下降的困境, 与诞生之初的火爆之势形成强烈反差,经济广播进入了转型关键期。经济广播尤其是城市台的经济广播的出路在哪里呢?本人十几年来一直在经济台工作,亲身历验了电台经济广播的发展变化,在此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告信息工作委员会一届五次会议暨中国广告协会广播分会七届五次会议,于2012年6月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召开,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告信息工作委员会各委员单位的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广电局、台广告业的代表280多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播界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率先打破了当初人民台一统天下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文艺、音乐、交通、教育、健康频率等系列台模式逐步风行全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广播曾在全国各地刮起一股旋风。上个世纪经济广播在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勇立潮头,引领中国广播传媒从单一的传播领域向全新的服务和经营领域扩展。“珠江模式”风靡主要缘于对节目形式的创新。“珠江模式”的特点是:主持人中心制,即除新闻节目之外,其他节目的信息采集、编辑、播音均由一人完成。节目形态为大板块,一个板块小…  相似文献   

18.
黄睿 《中国广播》2011,(2):67-68
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广播理财节目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但广播理财节目要获得成功,必须扬长避短,突出以下要素:首先,节目的理念除了追求实用外,关怀也必不可少;其次是通过富有阅历的主持人的引导,大量引入听众的声音,节目的基本内容是从听众中来,再到听众中去;第三,通过节目衍生品和附加值的开发,树立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19.
济宁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于1992年7月1日开办。六年来,它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不断地调整节目内容和形式,适应听众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地增强精品意识,提高节目的档次和水平;不断地发挥广播的优势,挖掘广播潜能。今天,我们纪念济宁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六年发展历程的最好办法就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直播,符合听众和市场的需求80年代广播走人低谷,怎样重振广播雄风,在广播、电视、报纸三大媒体中成三足鼎立之势,是中国广播人苦苦思索的问题。珠江经济电台的板块直播式节目的开播,给广播人带来了欣喜,…  相似文献   

20.
节目质量是广播的生命。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精品,是建设一流广播的基本要求和永恒主题。 但是,经济报道的枯燥无味,可听性差,仍是目前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问题。如何使广播经济报道办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以适应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听众的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