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汶  中健 《收藏》2009,(8):206-206
[艺术品介绍]“神来之品,天作之合”紫砂壶,向为传世珍品,历代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为之痴狂。吕氏阴阳太极“大师紫砂壶”含两把壶,以吕氏家藏陈腐30年的极品紫砂泥,经“吕派壶艺”天工细制。  相似文献   

2.
壶艺与茶艺犹如篆刻与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如影随形。治印业当选田黄,制壶莫如紫砂。或许因为这个缘故,喜欢喝茶的我也喜欢收藏茶壶,尤其是谈曙君的紫砂壶。我收藏的谈曙君紫砂壶有大容量僧帽壶、龙头一捆竹壶、合苓壶、南瓜壶、大彬壶、大彬提梁壶、仿明洋壶、四方抽盖壶等等。把玩他的茶壶就像欣赏古代的文人画,温而不腻、淡而有味。大容量(3600毫升)僧帽壶,壶身以泥片手工镶接处线条刚劲有  相似文献   

3.
王宁  丛军 《收藏》2014,(19):104-107
近日有幸得见一“宝根”款竹鼎紫砂壶,拼紫泥料。全手工抟制,壶身上下共由5张泥片镶接,壶高13厘米,壶底径12.5厘米,容量700毫升,净重590克。底款为椭圆形篆书“宝根”二字。盖款是一长方形楷书“宝记”。壶身相向分别镌刻有书法和绘画,壶肩部斜面以行楷刻着赠送者及受赠者的名字。这  相似文献   

4.
收藏严选     
《收藏》2020,(10)
正放心收藏从这里开始紫砂壶的闪在价值——工艺之美[王玉美]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宜兴人,中国地质大学艺术设计本科学历,紫砂七大艺人之首任淦庭先生第二代传人。欣赏紫砂壶,除了看壶色、壶形、壶款、题铭等,更要欣赏其陶刻技艺、泥绘手法等诸多工艺。紫砂壶的陶刻工艺起源于宋代,当时的陶刻实际上是艺人用竹刀在壶底划署自己的名款而已。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出于对茶道的钟情,喜将诗文及书画意境融于茶器,力图在个人的心灵和紫砂壶艺的契合中寄托自己的畅想和感受。  相似文献   

5.
王云涛 《收藏界》2010,(7):57-58
鉴赏一把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笔者最近有幸收藏到了一把清末的老紫砂壶(见图),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谈一下对此壶的鉴赏。  相似文献   

6.
季江生 《收藏界》2010,(7):66-68
收藏紫砂壶,首先要了解壶的制作工艺和紫砂发展史。一般应从年代、泥料和艺术三方面考虑,方能收藏到上品的紫砂壶。年代是指老壶与新壶的区别,一般讲老壶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使用传承,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也是研究紫砂发展史的实物佐证。同时存世日久、表面形成的自然包浆更便于赏玩,因而同样条件下老壶价值高于新壶。泥料是指做壶的材料,宜兴紫砂分紫泥、朱泥和绿泥,烧成后三种原色分别为紫色、红色和米黄色。由于泥料配比、窑烧温度上的差异,出窑后器物颜色相差很大,紫有深浅、红有浓淡、黄有强弱,这就使紫砂壶颜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艺术是指制壶人的水平高低,是衡量紫砂优劣的主要标准,依上面三点,下面将笔者家藏的几把紫砂壶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紫韵     
雨岚 《收藏界》2010,(7):52-52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 汪诗中这一丸比珠玉还要珍贵的“阳羡溪头一丸土”便是宜兴的紫砂泥。江苏宜兴,古名“阳羡”,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水土宜陶,砂壶宜茶。用这里的紫砂泥烧制的紫砂壶,历来是爱茶之人的心仪之物。北宋苏东坡择居宜兴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爱其茶、泉、壶,有“饮茶三绝”之说;明代李渔也有“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的赞誉。  相似文献   

8.
《收藏》2009,(6):20-20
【艺术品介绍】 “吕氏阴阳太极壶”含两把壶,合二为一,高约5.7cm,直径约12.3Cm,以吕氏家藏陈腐30年的极品紫砂泥,经“吕派壶艺”天工细制。  相似文献   

9.
谭文诚 《收藏界》2010,(7):60-65
宜兴紫砂自明中期从日用陶器走向艺术陶器以来,就以变化多端的造型独树一帜,在中国工艺美术品中无出其右。在宜兴紫砂壶的三大造型中,其中的光货又可细分为圆器与方器,即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圆器的珠圆玉润与方器的挺括流畅,构成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壶艺世界。以下从历史、工艺、文化三个层面分析紫砂方形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9,(7)
尹祥明《天曲组壶》天曲组壶"天曲组壶"为一壶五杯六件套。由著名紫砂壶艺大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尹祥明设计监制,工艺美术师周婷制作。以紫砂独有的五色土(与奥运五环相吻合)为基调,壶身为概念性的鸟巢形态,壶钮为神的开心果小鸟,整体造型似鸟巢中孕育出的一只神鸟,极富活力。"天曲"代表想象无限的天空和美妙悠扬的歌曲。气势回荡,震撼五洲。  相似文献   

11.
改之 《收藏》2012,(5):149-125
从紫砂壶诞生的明代开始,紫砂装饰就已出现。紫砂壶“花货”从壶身到壶嘴的多部位皆有采用仿生原理制作的;“光货”与“筋囊器”则是通过立体线条对紫砂进行装饰,此点现今也成为鉴别与考量一把紫砂器物优劣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收藏界》2009,(2)
紫砂壶艺的希望是传承与创新,五千余年陶文化绵延至今,传统文化艺术宜兴紫砂陶艺不断在单一的传统壶艺方向发生着质的变化,一些学院派的中青年陶艺家向往着一种尝试和跳跃,他们尊重传承又不拘泥于传统,注重设计求创新是这些年轻壶艺工作者内心的向往与追求。2008年11月10日来自江苏宜兴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陶都风紫砂会所"的蒋春音走进《现代快报》江苏都市网直播室与喜爱紫砂艺术的朋友零距离对话"当代壶艺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王宁  丛军 《收藏》2014,(10):104-107
近日有幸得见一"宝根"款竹鼎紫砂壶,拼紫泥料。全手工抟制,壶身上下共由5张泥片镶接,壶高13厘米,壶底径12.5厘米,容量700毫升,净重590克。底款为椭圆形篆书"宝根"二字。盖款是一长方形楷书"宝记"。壶身相向分别镌刻有书法和绘画,壶肩部斜面以行楷刻着赠送者及受赠者的名字。  相似文献   

14.
蒋春音,艺名佳依,中青年紫砂艺术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助理工艺师。1982年生于具有五千多年陶文化历史的江苏宜兴丁蜀古镇蜀麓脚下,祖上世袭承陶,是明代制壶高手闵鲁生壶艺传人,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受家训文脉较早从事紫砂壶艺的设计与制作,自幼喜书画、好设计,尤擅艺术作品的创新,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紫砂壶艺作品在现实基础之上求变。其作品清新隽秀、自然飘逸,注重紫砂壶器型的点线合一设计理念,形成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5.
夏汶  中健 《收藏》2009,(9):186-186
“一两紫砂十两金”“大师紫砂壶”选用最好的泥料制作,珍贵无比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宜兴才有紫砂泥。自古纯正的紫砂泥就被誉为“一两紫砂十两金”,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目前紫砂泥存世量已经不多,越用越少,越来越珍贵!从2007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禁止了对紫砂泥的开采。纯正的宜兴紫砂泥本身就是值得传世的珍宝。吕氏阴阳太极“大师紫砂壶”采用的紫砂泥是大师家藏的纯正紫砂泥,陈腐长达30年,堪称紫砂界的稀世之珍。  相似文献   

16.
朱有仪 《收藏》2010,(8):162-163
中国嘉德2010年5月举行的春季拍卖会中,一把顾景舟1948年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高成交价,刷新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此成交价为七八年前该壶拍卖成交价约30万元的40多倍,比2009年画家唐云所藏的那把紫砂壶成交价300万元也要高出900余万元,可见紫砂收藏热已悄然而来。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2,(5):183
一把"贵妃壶"五秀"兰花指",首件艺术级紫砂壶震撼诞生"贵妃醉酒"梅兰芳珍藏级紫砂壶素面素心,形神兼备,简洁流畅的线条中透着几番清幽古意,展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紫砂的线条之美与京剧的动感韵律交相唱和,水洗凝脂,紫泥流韵与梅之凌寒留香、俊雅高洁不谋而合,共品其雅,共味其艺。一把"贵妃壶",动中生静,静中有动,线条柔雅,圆润华滋东方美学与西方艺术的大胆交错,艳不失雅,香不没韵。壶上一幅梅兰芳《春消息》图,美如其人,妙如其戏,清秀俊雅寒梅寄意,清醇崇高的品格昭然若示。五只杯身正面为一枝秀梅,反面为五款典型"梅派"金兰花指,柔美雅致,美态撩心,精湛卓越的梨园技艺由此即可心领意会,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京剧唱段的严谨,用吕尧臣大师封存达30年之久的上等紫砂泥所造,上百道工序均是纯手工精心打造。作品实现了京剧、紫砂、书画、镌刻四大艺术门类的首度跨界结合,以最高技艺向梅兰芳大师致以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2,(7):177
一把"贵妃壶"五秀"兰花指",首件艺术级紫砂壶震撼诞生"贵妃醉酒"梅兰芳珍藏级紫砂壶素面素心,形神兼备,简洁流畅的线条中透着几番清幽古意,展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紫砂的线条之美与京剧的动感韵律交相唱和,水洗凝脂,紫泥流韵与梅之凌寒留香、俊雅高洁不谋而合,共品其雅,共味其艺。一把"贵妃壶",动中生静,静中有动,线条柔雅,圆润华滋。东方美学与西方艺术的大胆交错,艳不失雅,香不没韵。壶上一幅梅兰芳《春消息》图,美如其人,妙如其戏,清秀俊雅寒梅寄意,清醇崇高的品格昭然若示。五只杯身正面为一枝秀梅,反面为五款典型"梅派"金兰花指,柔美雅致,美态撩心,精湛卓越的梨园技艺由此即可心领意会,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京剧唱段的严谨,用吕尧臣大师封存达30年之久的上等紫砂泥所造,上百道工序均是纯手工精心打造作品实现了京剧、紫砂、书画、镌刻四大艺术门类的首度跨界结合,以最高技艺向梅兰芳大师致以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艺要发展,不能离开茗壶传统美学。离开传统一无是处,但过于执着传统、墨守成规、也难有大的作为,两者如何把握?关键取决于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积累。"——这是青年陶艺家方陶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20.
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一两紫砂一两金",手心盈盈一握的紫砂壶,因其颜色紫红、轻灵透气,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作饮茶的最佳器皿。千余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独具匠心的壶艺家孜孜以求,使其从煮水冲茶的实用功能进入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殿堂,随着收藏爱好者队伍的日益庞大,紫砂壶收藏也成为理财投资的热门之一。2008年,尽管收藏市场普遍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出现下跌,但紫砂壶市场表现却异常坚挺,且有明显的回暖迹象。紫砂市场整体回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