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凯 《电大理工》2012,(1):63-64,67
3+2高职教育,由于学生基础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设置课程要合理,教学内容上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注重适应企业和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才能实现3+2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3+2”是高职教育中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具有中职、高职分段培养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3+2”高职教育办学情况,结果显示,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中职、高职两段式衔接不力或脱节问题。因此,需要中职、高职学校的决策层充分认识其消极影响,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多管齐下解决两段式衔接问题,才能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推动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3”学制高职教育的涵义、中高职衔接“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培养目标等方面探讨了“2+3”分段式高职阶段“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顺应高职教育“2+1”教学模式的要求,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紧、政策性与实践性强、职业特色突出的特点,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考核方式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零距离培养,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
网络基础课程设置紧扣五年一贯制的培养目标,注重中职和高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以满足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中职“网络基础”课程注重理论与模仿,给学生初步的职业理念;高职“网络基础”课程注重实践与创新,引导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1+2”学生是个新生群体,不能简单地沿用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展教育工作。本文在高职院校“1+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1+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摄析离职院校“1+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目标在于教育实践中提高高职院校“1+2”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2+1”教育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2+1”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强调人才的实用型和技艺型。但现行的高职“2+1”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对当前高职“2+1”教育培养模式利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从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基于岗位工作能力的机电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框架及衔接的方式,通过实施“3+2”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顺利跨越。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的衔接主要有“3+证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连读等模式;中高职衔接还存在专业设置错位、学制衔接不协调和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应该从改革招生方式、合理化专业设置、推行“模块化”课程结构、实行弹性学制和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等方面来促进中高职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王勇 《辽宁高职学报》2005,7(5):25-26,108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突出高职特色的保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要遵循和贯彻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即“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因材施教”.针对我们高职课程设置中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明显缺陷,提出了以应用能力为主旨,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2+1”教学模式是一种两年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年顶岗就业实习的教学模式,被高职院校经常采用,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力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许多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适应“2+1”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要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变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素质;改革教学理念,适应职教形势发展;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  相似文献   

12.
高职"2+1"培养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高职“2+1”模式是指学生在三年的高职学习过程中,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接受技能培训,以达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按需培训,校企双方共同管理。这样的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经过实践,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学生就业率达99%。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是指学生边在企业实践,边在课堂学习。“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办学形式,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关注点。高职院校要从工学结合模式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找出目前教学管理方面的不足,通过校企之间的“互动双赢”,使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以培养高质量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为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职业教育.广西在前几年试点开展“3+2”和“2+3”等5年制高职教育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初中后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将安排40所自治区所属高职学校招收5年制高职试点班.招收新生人数不少于1.5万人。广西教育厅负责人表示.发展5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改变过去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3+2对口职高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提出了分阶段教学法。对他们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以促进目前我校的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八年高职考辅导会计专业“3+证书”考证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中,笔者深深地感到:要管理好一个高职考的教学班学生的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成绩都同时得到提高,虽然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但有一种教育方法是相同的,那就是激励教育,  相似文献   

17.
"3+2"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一种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在专业、课程、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考试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使"3+2"中高职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以能力本位教育为理论指导,以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为框架,探讨了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以提升学生职业行为能力为导向制定高职ESP写作教学目标;以职场交际内容为依托设计高职ESP写作教学内容;以“反映工作过程”为理念实施高职ESP写作模块化教学方法。借鉴BTEC模式,改革高职英语写作考核评价方法,考核以“课业+口试”为主要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中高职教育在考试衔接方式上有代表性的模式有:广东的“3+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模式;山东青岛的“3+2”、辽宁的“4+1”的“对口招生”模式。中职和高职打通,不必考公共理论课;对口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课考试成绩的占分比例为6:4;专业技能课在中职阶段如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则该项目可予免试;五年制大专模式必然构成对中专学校生源的威胁,高职教育类型必将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功能,这可能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一、高职数学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设置陈旧、更新迟缓。教学内容体系沿用传统的知识体系,基本上是本、专科教材的“压缩版”,或为中职体系的“扩充版”。教学内容与市场、专业和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存在着“学的内容用不上,用的内容没有学”等问题,未形成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