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继本刊2007年第2期报道的《博客走进龙城校园》一后,在省城各大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有的老师反映也准备为自己的学校申请博客圈,希望记能够给予关注;有的家长还不断询问博客圈的网址,以便和老师更好地沟通;还有的学生问自己写的博客何时也能在杂志上发表;有些外地的朋友还希望本刊能够开辟一个博客专栏……一时间,编辑部的电话成了“热线”,献策献计有之,渴望交流有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的,和谐的班级就是由一群和谐的学生组成的。活泼、天真的学生、可敬的家长、默契的老师等和谐的人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  相似文献   

3.
“博客”这一现代科技的产物,这一新生事物,引入到幼儿教育,引入到幼儿园,会是什么样子呢?2007年3月28日,淄博市创建学前教育博客经验交流,让人大开眼界。淄博市实验幼儿园、淄博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淄博市周村区实验幼儿园以及家长代表的精彩展示与交流,充分证明了淄博市的幼儿园博客建设已经超出了一般网站建设的含义,已成为幼儿园老师之间、家园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和幼儿之间交流和成长的很好的平台,各幼儿园对博客技术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创新性、时效性和广泛性,对幼儿教育的推动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应该说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鉴于此,本期“家园双通道”专栏特推出淄博市幼教博客专题,供幼教同行交流、学习。关于这个专题的咨询或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发邮件至Email:goddess001@126.com。[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率真女孩     
只要对网络有所了解,“博客”(BIog)这个名词你就绝对不会陌生,他们是一群喜欢在网络里写日志的“网虫”。随着博客的普及,不少学生也纷纷建立“博客”,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并不仅仅限于玩游戏,与网友分享心事也成了新的着迷点。而正因如此,家长老师们却普遍认为:“网络交友”开始以新花样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博客”这一现代科技的产物,这一新生事物,引入到幼儿教育,引入到幼儿园,会是什么样子呢2007年3月28日,淄博市创建学前教育博客经验交流让人大开眼界。淄博市实验幼儿园、淄博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淄博市周村区实验幼儿园以及家长代表的精彩展示与交流,充分证明了淄博市的幼儿园博客建设已经超出了一般网站建设的含义,已成为幼儿园老师之间、家园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和幼儿之间交流和成长的很好的平台,各幼儿园对博客技术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创新性、时效性和广泛性,对幼儿教育的推动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应该说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鉴于此,本期“家园双通道”专栏特推出淄博市幼教博客专题,供幼教同行交流、学习。关于这个专题的咨询或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发邮件至Emaigoddess001@126.com。  相似文献   

6.
<正>博客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老师、家长在交流过程中搭建了一个和谐的班级数字化管理的家园。利用这个数字化的平台,让家长、老师在学习、生活中更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更进一步促使教学的科学和谐进行;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家长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也可以作为一道情感纽带,来增加三者的友情和感情;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对美丽的校园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在谈论着网络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不安全的空间时,在网络博客这块较为洁净和绿色的空间里,我们和学生正在努力构建一片精神的家园。“小博客”活动让我们在博文中读懂了学生、教师、家长间开心交流的心情,让我们在博客中感受到他们收获的喜悦和幸福。“老师,昨天晚上我成功开通博客了”、“老师,您好久没来我的博客空间看看了”、“老师,我又发表新博文了,您记得来看哦”……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的,在这片教育乐土中和谐的班级是由一群和谐的大人、可爱的学生组成的。活泼的学生、可敬的家长、默契的老师、和谐的人组成了和谐集体。在构建和谐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各种难题,努力解决难题,对"和谐"这个深奥的词语积累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家长关系的现状分析——从几则案例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学校产生后,教育就不是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事,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从理想的角度说,教师与家长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他们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似乎是件当然的事,但事实上,相互阻隔、疏离或单向支配却是当前教师与家长实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宇颖 《学子》2013,(6):46
一、转变观念,学生想问的前提问学生对"提问"的看法和想法,80%的学生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他们只管"答",因此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引导和调控。其一,利用博客、家长会等形式发动家长参与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活动。其二,创建互相促进、相互质疑、和谐融洽的环境,让学生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支持与关爱,获得安全感,充满归属感。其三,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担任过普通班班主任的老师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家长对班主任寄予较大的希望,希望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学生则认为老师一味站在家长一方,对自己不理解。这时,班主任夹在中间,很难开展工作。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在多年的带班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尽己所责、尽己所心、尽己所能,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不妨多点"西西弗斯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位教师的博客当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些话: 不想做老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鼻子酸酸的,眼中的泪珠在旋转……不想做老师,是因为做一名老师的矛盾与痛苦。作为一名老师。我想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社会要分数,学校要分数,家长要分数。看着他们疲惫的目光,我痛苦,可要是看着他们的成绩上不去,我会更痛苦。“误人子弟”的罪名,我害怕。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呼唤和谐教育 现在的教育到底是考学生还是考家长?如果说是考学生.那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有悖于教育发展规律的不和谐音符又如何解释。有些学校老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重教育的短期行为,在教学中,不愿花大量时间去教学生怎么学、学什么,而是急功近利,大搞题海战,进行应试性的强化训练。以致于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家长成了陪考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家长参与课程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课程。家长是孩子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参与课程构建不仅有益于教师直接获取幼儿兴趣需求的信息。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和创新智慧。从而完善课程内容,利于课程实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于是,我们以家长参与课程构建为突破口,不仅致力于构建一般意义上的家园教育共同体,而且让家长全面参与课程的构建、实施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近日,在家长圈中,尤其是在城市学校的家长圈中,总是能够听到这样的抱怨:"孩子回家后,老师随后就将课后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中,要求家长进行深入辅导、纠正,直至全部正确为止,并且签上字,以示重视。要求孩子背诵、朗读的部分更是要家长全面把关,老师也在微信中进行检查。偶有疏漏,老师便会在微信中警示劝告。更或有老师将学生的在校行为,或是作业、考试情况,晒于微信圈,常令部分家长既羞  相似文献   

16.
在网上浏览一些老师的博客,发现了“班级作文博客圈”这样的名称。曾经教过语文的我对此很好奇,按捺不住激动,在网上跟一些指导学生建立、使用班级博客圈的网友教师聊起了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7.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理想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在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途径,作了相当多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并有其共同特点。他们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辅导老师的共情有着重要作用。共情可以消除学生、老师、家长的抵触心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深深地理解和尊重,慢慢放下自己的防御和戒备,敞开心扉,信任心理辅导老师并积极主动协作,帮助一年级新生构筑强大的"心灵安全港",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月30日,市府大楼幼儿园召开了“共筑和谐、走进童心”研讨会。由教师张文革、保育员贾庆芬两位老师分别从以身作则、班级管理、家长工作、保教工作等方面进行经验汇报,班级老师、负责亲子班的老师、保教主任及家长代表从不同的视角介绍了两位老师的情况。她们所取得的成绩正是幼儿园近几年来一直倡导的“团结协作,做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的一种精神体现,弘扬的是一种“和谐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0.
时下,在中小学生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就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应吧.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影响到了学业进步,让家长为此大伤脑筋.那么,孩子究竟该怎样与老师交往呢?笔者认为,只要家长教孩子做到以下几点,就会对孩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