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走上故乡的土地,颤抖的心弦弹拨着深深的情感,掠过玉米高粱那一片片熟悉的笑脸,走进了生机勃勃的葡萄园。  相似文献   

2.
春雨过后,黄豆苗纷纷破土而出。离黄豆地不远处有一块玉米地,地里也生长着一棵黄豆苗,那是农夫播种时不小心撒落的。玉米地里的黄豆苗环顾四周,看了看离它不远处的同伴,自豪地说:"如果你们是鱼眼睛的话,我肯定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明珠了,要不,主人为何把我和尊贵的玉米种在一块儿呢?"它的同伴一句话没说,只是努力地吸收着阳光,汲取着雨露。"哈哈,如果你们是一群鸡,我理所当然就是那  相似文献   

3.
周竹生 《文教资料》2005,(23):12-1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之前,在丹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那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火热土地上,一块木牌——丹阳五中规划牌昭示着美丽的教育梦想。十年之前,在丹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那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火热土地上,一块方石——丹阳五中奠基石夯筑着坚实的教育大厦。十年之前,在丹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那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火热土地上,一排小树——丹阳五中成长林见证着神奇的教育发展。一所从招生办学开始算起才十年的学校,在不多的时间里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跨越了许多学校几十年才走过的历程:镇江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中学,拥有全市三星级高中最…  相似文献   

4.
土地的叮咛     
过去,行走在大地上的任何地方,最常见的是土地庙,庙里供着专司土地和稼禾之事的土地神,它是泥土之神,自然是泥身泥骨、土脸土手。过去每个村庄的村头地畔都有一座土地庙,我家乡村头有一块大田叫"六亩地",地头就有一座土地庙,庙早毁了,那木讷、慈祥的土地神依旧隐约于眼前,庙门上那副对联至今记得:  相似文献   

5.
最美是童年     
薛文慧 《辅导员》2011,(11):40-41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汪清澈的泉水,童年是一杯浓郁的咖啡,童年是全世界最搞笑的故事集,是最可心的满分试卷。我的童年是七彩的,七彩中我和好朋友友谊那一色,最难忘。我们约定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我们之间从来不曾有秘密,互吐心声、互相鼓励。秋天,当土地休息,只剩下整齐繁密的"玉米队"时,我和好朋友佳慧走到田野旁,空旷的土地、陡峭的山坡,佳慧突发奇想——找来了另外的好朋友,我们像野丫头一样玩起了  相似文献   

6.
守望的角度     
历史的守望者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片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也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天空和土地上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望土地。  相似文献   

7.
好老营子的葡萄园走上故乡的土地,颤抖的心弦弹拨着深深的情感,掠过玉米高粱那一片片熟悉的笑脸,走进了生机勃勃的葡萄园。通透的紫色,是血汗喂养的成熟,蕴藏着沙丘、晨露、挺直的架杆和藤蔓上闪闪的光泽,还有创业和生存的艰难。弯曲的枝干把我领进了记忆的库房,穿过时间的门窗,看到了沧桑的烟雨……  相似文献   

8.
初读史铁生是在大学时候,是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开始的,读罢让我久久难以平复心中的那份激动。那段知青生活让史铁生失去了最宝贵的健康,也暗淡了最绚烂的青春,但中却没有一丝灰暗。对陕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他爱得那么深厚、那么质朴,质朴得就像那遥远的清平湾。它是小说,我却从中读出了散的荡气回肠。章中那份对土地和生命默默的关怀,强烈而持久地震撼着一颗年轻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刘环璐 《初中生》2007,(19):88-89
坐在返航的飞机上,我默默地望着窗外的那片土地.那是一块让我留恋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我度过了15年来最快乐而又受益良多的14天……  相似文献   

10.
1921年 7月的阳光 有些不同寻常 一轮朝日 升起在嘉兴那只红船上 啊,那是一道最绚丽的霞光 它照彻了迷蒙的晨雾 在南湖温柔的风里 高高地飘扬 从此,七月的阳光 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阳光下鲜红的党旗啊 像风帆一般劈波斩浪 宽广美丽的土地 更加焕发容光 勤劳善良的人民 更加  相似文献   

11.
玉米的馨香     
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黄昏了 ,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透射过来 ,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 ,弥漫出一种辉煌、神圣的色彩。三儿站在名为“秋收指挥部”的帐篷前 ,痴迷地望着那片葱郁的玉米。早晨 ,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 ,乡长的吉普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 ,只对三儿说了几句话 ,就匆匆忙忙地走了。三儿便在乡长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明天一早 ,县领导要来这里检查秋收进度 ,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 ,必要时 ,可以动用乡农机站的拖拉机强制执行。乡长说。三儿知道 ,那片惟一还站着的玉米至今还未成熟 ,它属…  相似文献   

12.
秋天,金黄色是农家院子里的主色调.场院里摊着玉米,晾台上码着玉米,屋顶上晒着玉米.院子里最好的地方都让给了玉米.秋天暖暖的阳光照下来,院子里晃荡着金色的光芒. 刚剥的玉米像小孩儿的小手小脚丫,圆嘟嘟,胖乎乎,好像能掐出水来.可是过不了几天,尤其几个好天儿,它们就会瘦下去,身上有了皱纹.但,那不是苍老,那是成熟,和人一样,是经过风吹雨打后,才会有的骨骼的坚强. 父亲取出栅子,扛着上了房.栅子是用秫秸编的,一人多高,很密实.我帮父亲摊开,扶好.栅子便戳立在了房顶上,呈圆筒形.那将是玉米的家.  相似文献   

13.
转动的石磨     
一想到家,就想起那古老光滑而磨得薄薄的石磨,它在我心底不时地转着、旋着,于是,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低矮的茅屋,似乎又听到了母亲那吆喝驴儿的哀叹和那咕咕噜噜的石磨的轰响。谁也说不清它磨过多少粮食———小麦、玉米、红薯干……那时妈妈为了让我们填饱肚子,再苦、再累,从无怨言。放学回家早已是饥肠辘辘,可妈妈像不知道天已中午似的,还在那儿使劲地拉着箩圈“哐咚”、“哐咚”地摇着,老驴儿还在迈着沉重而又艰难的步子,一步步地转着。我肚里突然饱了许多,“今天中午妈妈要给我们烙白馍了啊!”儿时,我最乐意做的事就是帮别人…  相似文献   

14.
海南那深邃的绿──全国电大优秀工作者何君陆印象张继缅那是一方绿色的土地。下午四时许,飞机降落海口机场。下了飞机,乘车南行。日光,白花花的;黑褐色的公路,时起时伏,闪着刺眼的光;而最饱眼福的,则是祖国南端那独有的绿——鹅黄、葱笼、浓郁杂陈,整个大地被植...  相似文献   

15.
献给普天下的农民父亲——题记 您是一个农民,一生以土地为伴;您弓起的背,是那山间缓缓的坡。岁月的长河,流过您辛勤的一生,也流过您那一生相依的土地。它流出了土地上,一条条痕迹,那是汗水编织成的埂。一辈子的风雨愁苦,染白了您的黑发。深深的皱纹,印出您苦涩的人生历程。那双粗糙有力的手,使荒地变成了沃土。您是那土地上的纤夫,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洒背弓皆苍痕。夕阳的余辉,抚着您光黑的脊背。哦。父亲,我知道了。那土地上有您一生的纤绳。年轮———终究没让您停住,即使您在风中有点颤巍,但您仍是那土地上的纤夫。土地上的纤夫$沭阳县…  相似文献   

16.
夕阳将最后一抹余辉涂洒在田野上,一望无际的玉米在阵阵夏风中翻滚着绿波,农民们正躬着腰在田野里辛勤地劳作着。见我长久地注视着田野,沉默不语,燕儿说:“你在注视那片玉米吗?我也常常喜欢站在这儿眺望它。今年雨水足,玉米长势好,玉米粒长得特饱满,今年农民肯定会有一个好收成的———收成好,他们就不会从我的课堂上把孩子们拉回家放牛放羊了。”我细细地咂摸着燕儿的每一句话,那朴实无华的话语中分明寄寓着一个乡村女教师纯洁美好的心愿。天色暗淡下来,我就要离开这所学校了。刚走出几步,后面就传来了那首熟悉的古诗:一去二…  相似文献   

17.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似文献   

18.
清晨。穿行在包头市最古老的城区——西脑包的大街小巷中。在大规模的改造老城区的建设中,当代建筑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驱赶着古旧建筑。然而,那袅袅的炊烟,浓浓的乡音,那矮旧的民居,逼仄的小巷,依稀可辨的陈年老店,3个多世纪积淀下的老城区文化依旧厚厚地笼罩着这一方土地。下岗职工多、纯居民多、小商贩多、外来人口多,又增加了老城区文化的多元性。西脑包二小就植根在这方土地上,生息在这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您知道西二小在哪条巷?”面对一条挤一条的小巷,记者只得问路于一位晨练归来的老太太。“知道。跟我走好了。那可是一所…  相似文献   

19.
归途     
章智伟 《现代语文》2004,(12):32-32
当一种最纯真的梦和最原始的回忆像秋叶般悄然降落时,我总是偷偷地走进那片模糊的记忆,回忆那片让人留恋的土地。  相似文献   

20.
从地球西半部美洲大陆最北端的阿拉斯加山脉到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在那43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到处都隐藏着光怪陆离的谜团,随处都提供着令人兴趣盎然的科学难题。纳斯卡荒原的地画就是这些难解疑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