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即二者成一夹角,且不等于0°或180°。在曲线运动中,改变速度大小的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在曲线切线方向的分量,当这个分量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同向时,物体的速度增大;当这个量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反向时,物体的速度就减  相似文献   

2.
两个物体在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其实质是两个物体各自的动量发生了合成。两个物体各自有一定的速度和质量,速度与质量的乘积就是物体的动量,两个物体接触时其动量就会发生合成。在合成过程中,大动量的物体会对小动量的物体的运动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小动量的物体难以给大动量的物体的运动带来同等的影响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种说法不对。人走路时,人体的前进是人体肌肉发力和地球对人体的作用力相结合的结果,人不是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向前的。  相似文献   

3.
物体在受到外力(去掉外力性质的重力-引力及舍外力不为零的情况下)的时候其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这是区别物体是否是广义惯性运动状态的根本标准。这涉及到牛顿力学物体概念内涵的改变,如果把熵状态(熵空间)作为力学思维的出发点,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都好解决。  相似文献   

4.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定理:物体所受到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总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主要针对动能定理的含义、特点与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过试验证明,空气在自由状态下能对物体作功,所以空气也是一种能源,可以利用。 第一,空气在自由状态下作功的规律。日常生活中以力移动物体,是机械力对物体作了功,空气对物体不能作功,因为物体移动的正反方向与空气压力相平衡抵消了。那么为什么机械力不能与物体一个方向的空气压力相平衡抵消,把物体另一个方向的空气压力替换出来对物体作功呢?原来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在起作用,就是说,物体正反方向空气压力相平衡抵消状态,不会因为机械力作用在物体正反的任一面上而受影响,物体正反方向与空气压力相平衡抵消状态依然存在,机械力并没有与空气压力发生相互作用,而是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能与空气压力发生相互作用,就不能平衡抵消空气压力。针对这一原因,采取分离物体正反方向的空气压力相互作用,即分离活塞与圆筒的端面空气压力相互作用,改变了活塞、圆筒的端面空气压力及机械力三个力的作用关系,能由日常生活中以力移动物体的“空气压力-空气压力相平衡〈机械力“机械力作功力系变为”空气压力〉-空气压力+机械力相平衡”空气压力作功力系,可导致空气压力作功。这就  相似文献   

6.
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受摩擦力的缘故。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就会保持这个速度运动下去。但实际上当表面绝对光滑时,由于物体和平面之间的分子距离非常近,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力的作用,进而使小球无法运动。  相似文献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学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存在,我们可以由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結構物、机器零件等設計問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平板”,像房屋的楼板、輪船的甲板等等都是平板。这种物体的特点是構成物体的三个尺寸——長、寬、高中有一个尺寸(假如是高)比其他二个尺寸要小得很多。固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要發生形狀和体积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形变。这种外力,我們称它为載荷(或負載)。載荷引起固体变形而在固体的內部發生的附加內力,叫做应力(或胁强)。应力的大小是用截面积除內力来表示的。力学上研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5)
目的:通过推导和分析,寻求万有引力的成因。方法:根据万有引力及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推导万有引力常数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推导分析,万有引力常数与空间体积变化的加速度成正比关系。结论:根据分析和推导,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万有引力的成因,万有引力是由于空间体积的加速度缩小而产生,也即在空间体积的加速度缩小作用下,空间产生了重力场,物质之间产生了相互吸引的作用;同时物体间并不都是相互吸引,在物体所处空间体积发生加速增大时,物体周围产生时空变化呈凸面形,物体间将产生相互推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凌强云 《知识窗》2013,(14):77-77
物理图象是用来表示物理规律、反映物体运动过程、描述物体所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物理规律常用数学函数关系式来表达,而函数式还可以用图象来描述,这就把代数关系转变为具有直观、形象、简明特点的几何关系。因此,用图象处理物理问题,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清晰,简化解题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人造卫星的发射到星际航行地球与任何物体之间都有吸引力,所以投掷一个物体出去,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最后仍会落回到地面上来。但是,我们发现,离开地面愈远,引力愈小,远到一定程度,引力就几乎没有了。另一方面,如果往上投掷物体,速度愈大,物体就升得愈高。所以,只要物体的速度超过了某一个限度,它就可以一直跑出地球引力的范围以外,再也不会落到地面上来。我们把这个速度叫做“逃脱速度”,科学家们根据计算知道,它的大小是每  相似文献   

12.
阐述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防外力入侵监测和预警系统,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监控中心两部分,硬件系统中的精密微波雷达采集输电线路外力入侵信号,并将入侵物体的详细位置和形状信息通过智能分析,有效联动智能云台摄像机采集入侵物体区域的视频图像信号,所得图像信号本地存储查询并通过无线/有限通信模块发送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经监控软件处理后,如有外力入侵,则监控中心发送指令使声光报警器工作;同时通过短信或彩信方式告知监控人员,监控人员在监控中心喊话,通过喊话喇叭输出,提醒其离开危险区域。本智能装置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实时在线监测输电线路的外力入侵,工作稳定,检测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
1概述 内蒙古中部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荒漠化是在气候、构造运动、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等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特定自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共同作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使生态变化的平衡向不良方向发展,造成地表呈现的土地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中通过接收运动物体发出的光线获得的信息,是由视网膜上物体的光学像提供的,像运动携带的信息则映射物体的本体运动。光速是有限的,因此看到的像运动是本体运动与光的运动的合运动。像速度是本体速度与光速的合速度。物体在观察过程中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可表达为光速c是本体速度vo与像速度v的合速度。 当物体的本体速度与所发出光线垂直时,可把光速取作虚数ic,于是叠加可以复数形式表达。由于光速是恒量,因此叠加以倒数的形式出现。 1/(ic)=1/v-1/v0,即1/v=1/v0+1/(ic)。于是 1/v=1/v0-i/c (1) 1/v2=1/v02…  相似文献   

15.
在用气垫导轨做力学实验时,光电门的作用是把物体的挡光时间转变为电信号提供给计时器,从而对物体的速度等物理量进行测量。传统光电门有四个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首先,让我们来重温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如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发明与创新》2003年7月号的《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以下简称《相》文)一文中,作者以断了电的电扇、停止抽打的陀螺等物的转动为例,得出“失去动力继续转动的物体不受外力(重力和摩擦力不计)作用”的结论,即“惯性运动不必是直线运动”且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7.
超高速摄影     
莫斯科物理化学研究所制造了一种照相装置,它的曝光时间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二点五秒。它所以能够具有这样快的速度,是由于它有一个特别设计的快门,这种装置上按着一个特殊的透镜系统和一个高速旋转的镜子。任何物体,在六英里多一点的距  相似文献   

18.
相对论创立近百年 ,早已成为“经典”的理论 ,但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持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究其原因 ,主要是其本身存在着逻辑矛盾、数学矛盾和物理矛盾等问题 ,而无法自圆其说。本文所提出的几个疑点 ,仅是举例。一、实际存在的任何物体和物质的任何实际的变化 ,都是实际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那么相对论的“变化”(例如“尺缩”等 )是哪一种性质的变化呢 ?要使一个物体“缩短”,就需要“压缩”它 ;要使一个物体“伸长”,就需要“拉伸”它。例如火车头在列车前的“加速”,由于“拉伸”作用 ,只能使火车发生某种程度的“伸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砂与结构物接触作用试验,分析土与结构物接触面剪应力、法向应力、相对位移等宏观物理量,研究中砂与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失效效应,并定义失效为土与结构物接触面在受载过程中的物态演化而导致力学特性的变化的连续发展过程,建立接触面本构模型来描述其力学特性,并定义失效因子表征失效过程的演化规律.提出的失效模型的表达式能够较好地反映中砂与结构物接触面失效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变化,模型参数较少,物理意义明确,参数的计算在文中给出.  相似文献   

20.
概述为了使游戏场景的物体更为真实,通常需要在场景中投射光线。不同于通过直接给出三维物体的顶点顔色值来确定物体表面色泽,本文将遵循光和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在三维场景中设定光源,确定光的强度和方向等特征;设定物体的材质属性,确定物体对光的反射特征,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物体面对光照所反射出来的表面色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