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清荣 《知识窗》2010,(7X):27-27
<正>课堂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双边活动的场所,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的主渠道。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霸占了语文课堂,搞"一言堂"  相似文献   

2.
刘小河 《知识窗》2010,(2X):25-25
<正>新课标引领我们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聂影 《知识窗》2012,(9X):17-18
<正>在学习英语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使用合理的记忆单词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记忆单词,笔者尝试在教学单词时渗透自然拼读法,让学生根据读音记忆单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方法自然拼读法,又称"Phonics",是指通过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  相似文献   

4.
丁广丽 《知识窗》2014,(22):7-7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这个“渔”就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只是简单地表现为学生自学,它还涉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初中生英语自学能力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教学经验的层面,而要从相关理论与实践中汲取营养。近年来,笔者对初中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番研究,形成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海燕 《今日科苑》2010,(14):216-216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的知识大量涌现,一个人必须有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入手,就学生的自主学习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李海燕 《金秋科苑》2010,(14):216-216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的知识大量涌现,一个人必须有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入手,就学生的自主学习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葛普荣  陈永辉 《知识窗》2014,(10):72-72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善"教",还要善"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军英 《科教文汇》2007,(5S):46-46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挖掘和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开源增流,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谢地秀 《知识窗》2012,(8X):76-76
<正>作为是一门语言,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语言素质的提高最终还是取决于英语的应用和实践。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反思,笔者认为,只有给初中英语教学注入"活水",才能使英语教学贴近生活。一、创设宽松、有序的学习氛围,让英语教学"活"起来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许多教师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以讲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挖掘和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开源增流,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专业实习课中应体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提高技能训练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自由愉快地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材料组织能力?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口语训练中学会作文,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赵芳 《科教文汇》2012,(2):93-93
新课改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做到的是:精心设计,让学生学而有法;搭建平台,让课堂充满活力;注重反思,拓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曹倩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4):98-100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根据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特点,提出以学生为主体、"MOOC+QQ班级群+线下课堂+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课程闭环运行机制,为将线上线下混合式高水平"金课"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杨光  赵学纲 《科教文汇》2020,(11):94-95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早在古代时期就有了萌芽和发展,到了近代,受社会生产力及社会需求的影响,班级授课制开始大范围崛起和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诸多弊端。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教学中,尤其是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精心的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参与度、诱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来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应用写作的教学当中,多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在课堂中为主导角色,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如果能把"教师为主体"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注重课堂的互动性,那么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乐于学"的效果,只有"乐之"才能"乐学".  相似文献   

17.
于雁荣 《内江科技》2014,35(12):154-154
在化学教学中,立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悉心研究学生与教材,精心设计内容与教法,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授之以渔、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又养成了高效率的自我学习习惯。这样不仅学生自己终身受益,也为社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胡开智 《知识窗》2012,(2X):64-64
<正>"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进入春季后,气温一天天地升高,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学生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积极开展校园内的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朱敏 《科教文汇》2009,(29):19-19
以学生为本是人本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之一,它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意义。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思想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时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阶段数学教学面临必要的改革,既由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模式改变为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学生为学习主体"教育方针。这种教学改革有利于改变初中学生在数学教育中的被动局面,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数学成绩;从远期效益分析,有助于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主动性地化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可见,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的主动性在当前初中教学事业中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