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思想家不一定会成为行动者,不过,马克思主义强调“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革命的思想家也应该是革命家。但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却基本上是“书斋里的批判家”,从事“象牙塔里的革命。唯一的例外是赫伯特.马尔库塞,他既是卓越的思想家,又随时都在准备走上街头,与他心目中的革命力量肩并肩战斗,为实现乌托邦而奋斗。因此,被人们称为“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集中代表了中国在新世纪所确定的人才观、自然观、社会观和科学观。“科学发展观”虽然是于2003年才提出的发展观,但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学之道”的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原型;中国古代道家的“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表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小康大同”的社会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源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科学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渊源。  相似文献   

3.
1994年5月,笔者随清华大学考察团去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名志尽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等4所高等学校访问,对于日本高校的校园文化的许多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德”是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东京大学号称日本的“第一高等学府”,名古屋大学也是7所“帝国大学”之一,东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外文学与文论的比较研究开始逐渐由西方中心主义向多元文化主义转向,由欧洲文明主导的“求同思维”向中华传统文明倡导的“和而不同”思维方式转向。近年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迅速崛起使世界比较文学界意识到在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和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之外,“异质比较”正成为中外文学与文论比较的一种新趋向。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历程□刘宝才早在两千多年前,百家争呜的各主要学派就提出了各自的理想社会方案。儒家学派向往“天下有道”的“王道”社会。道家学派提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儒家的理想社会重视伦理,希望借助伦理关系达到和谐安定;道家的理想社会重视自然...  相似文献   

6.
卢头 《世界文化》2007,(3):31-32
“回到弗洛伊德!”这是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大师雅克·拉康(1901—1981)提出的口号,正是在这一主张的基础上,他创建了法兰西精神分析学派——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派,从而将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推向了后现代阶段。拉康的影响远不仅限于心理学学科,更渗透到了哲学、文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力日益增大,以至于有人将其评价为“笛卡尔之后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见、视野最广的欧洲思想家”。  相似文献   

7.
何谓心态史学?“心态”一词原是17世纪英国哲学的产物,指的是集体心理学。但在20世纪初,由于受化人类学的影响,“心态”一词的含义在法语中就表示“原始后期”人们的心理,它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现象。心态研究被广泛的运用到历史领域,是随着年鉴学派的产生发展而萌生勃兴的。虽然心态史学在法国已经热闹了很多年,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对此作出明确而又被认为权威的界定。也正是由于它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8.
文化知识与文化人格的关系是古往今来思想家与教育家所关心的问题。在中国古代,人们从来就不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培养文化人格脱离开来。儒家学派的作品《大学》即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法兰克福,可能不少国人会有误解,认为它是法国的城市,甚至就是法国的别名。但其实,法兰克福是德国的第五大城市,虽然名气不如柏林、汉堡、慕尼黑大,人口也不多,只有区区七十多万,跟伦敦、巴黎、纽约难以相提并论,但它却是德国的金融心脏、交通枢纽与文化之都。在德国,“法兰克福”是常见地名,大大小小有好几个。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两个,一个在德国和波兰的交界处,属于勃兰登堡州,位于奥德河畔,另一个是德国黑森州(Hessian,该州首府为威斯巴登)的最大城市,处于美茵河畔。  相似文献   

10.
葡萄藤和莱茵河几乎让约瑟夫·雅各布斯忙碌了一个世纪 :他出生在莱茵区 ,作为一个葡萄园农民的儿子 ,他跟葡萄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交道。87岁那年 ,他开始了大学学习并想攻读博士学位。这位希望攻读博士学位的老大学生 ,在百岁寿辰前数周完成了论文手稿 ,题目是《19世纪莱茵区的莱茵浪漫主义》。“我是世界上最老的大学生” ,这位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的大学生自豪而又信心十足地说。他已经将继续学习的申请寄给了法兰克福大学。当时 ,一位熟人正在帮他打印论文。老人希望尽快完成 ,以便把它交给学校。雅各布斯认为自己的论文符合学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洛分校)、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学院、西南石油学院联合主办的“三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日本1所大学的20多位学,与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1所大学、科研机构、博物馆的20多位专家会聚一堂,对三国历史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继1991年“三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在四川举行的又一次“三国化”国际性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2.
教书泰国     
李欧 《世界文化》2007,(1):39-40
我在泰国教书的大学其英全称为“RAJABHAT INSTITUTE SUAN DUSIY”,这个拼写很怪(在泰国常能发现很怪的英语拼写,不知何故),中国将其译为“皇家萱律寺学院”,“SUAN DUSIT”大概是学院所在的曼谷的一个地名吧。据说,该学院为十余所泰国国立师范学院中最好的一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西方女性主义,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女性自我意识之觉醒,继之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兴起,开始了对于“文学中的女性”与“女性的文学”之种种反思和研讨。到以后女性主义性别之论述,则结合了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派的对话,而且与时俱进地渗入了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种种新说。其所牵涉的纷坛繁复,  相似文献   

14.
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近世古学派中古文辞学派的创始人。由他及其后学太宰春台(1680—1747)和海保青陵(1755—1817)的学术体系发展而成的“徂徕学”(本文特指“徂徕派经世哲学”),一直被部分日本学者视为日本近代政治原则的发现者,是日本自生的、与以往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间没有本质和必然联系的早期近代化学说。即便不情愿地承认二者之间有所牵涉,其程度也不过是“轻微的提示”而已。然而,徂徕及其后学本身,却从未忌言事实。正是通过对苟&;#183;韩著作的再诠释和大量征引,该学派才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并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社会的实践和改造。  相似文献   

15.
萧兵 《寻根》2003,(2):60-64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佚书《黄帝四经》说:“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这与《尸子》“古者黄帝四面”、《吕氏春秋·本味篇》“黄帝立四面”的记载相合。现在我们都知道,黄帝既是“传说祖先”,又是“神话天帝”,他的一个形象是正方形的头,四张面孔。从前儒家学者用欧凡麦(Euhemerus,古希腊“历史学派”神话学家)式的机械“理性主义”,把“黄帝四面”硬说成是黄帝依靠四位贤人治理四方,这是很可笑的。但是,黄帝为什么有四张面孔呢?一般学者都把它跟“五行”观念联系起来:黄帝是中央(最高)之帝,以四…  相似文献   

16.
一、大学与综合素质教育 中外关于“大学”的定义可以举出很多,例如:“大学有大师之渭也”;“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是学者们(教师和学生)合作研讨学术的场所”等等。这些关于“大学”内涵的揭示都有其合理性。当我们进行深层思考,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认识,就会发现以上的定义都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李丹 《世界文化》2008,(1):13-15
“就12世纪的新时代范围来说,他(阿贝拉尔)是第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的知识分子,第一个教授。”从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雅克·勒戈夫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阿贝拉尔在法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李忠东 《世界文化》2013,(12):49-51
古老校园焕发青春 阿伯丁大学1495年创立于苏格兰的阿伯丁市,系中世纪创建的四所苏格兰古大学之一,也是全英校龄第五长的大学。它的教学和研究质量举世闻名,已成为全球著名的教育和研究中心。该校拥有五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包括胰岛素的发明者。阿伯丁大学的医学尤其享有盛誉,曾经开发出胰岛素和“核磁共振”技术。英国许多社会名流曾出任校监,其中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相似文献   

19.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宗师。古代文献《庄子》、《史记》等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并且孔子誉老子为“龙”,老子比孔子为“凤”。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件事真实与否,历来争论不休,难有定论。我们姑且悬置这一聚讼纷坛的问题。我们感兴趣的是,在这里,龙、风究竟有何寓意。此外,神仙家附会说老子乘“青牛”出关,青牛又表达了神仙家的什么观念。我们尝试着对此进行一番文化解读。一、孔子誉老子为龙《史记·老子列传》说孔子问礼干老子,归去之后,谓弟子曰:“乌,吾知其能飞;鱼,否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研究中“《周剔热”的出现以及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的深入研究,《周易》尤其是《易传》的学派归属问题成为易学研究的新热点。仅笔者所见,1989年至今发表的有关论文40多篇,专著一部,在山东等地召开的不同规模的易学研讨会上,《周易》的学派归属问题为与会学者所关注,争论比较激烈。1989——1992年间发表的有关意见主要集中了通行本《周易》的思想特色及传承系统。1992年,湖南召开了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研讨会,随后湖南出版社出版了《马王堆汉墓文物》一书,此后又陆续公布了帛书(周易》的大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