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解决     
朱学东 《传媒》2003,(11):1
“问题就像一把刀子,我们别无选择地,要将你解决。” 在听够了无数书生意气的言说、翻遍了无数隔靴搔痒的文论之后,我们不得不回到一个基本的事实: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变革时代的中国传媒业,迫切需要的,可能不是云山雾罩的清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 有关行业媒体前途命运的讨论,在中央新一轮报刊治理的狂飙突进中,再一次成为各种行业媒体论坛和内部研讨会的主题。生存或死亡的问题,就像一把刀子,“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高悬。多年来习惯于指导工作的行业报刊,在党政部门权力退出报刊经  相似文献   

2.
时势     
朱学东 《传媒》2003,(12):1
时势之于古代小说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时势之于冷静的政治家,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前车之鉴。时势之于马恩经典作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时势之于2003年的中国传媒业,是催动新一轮改革的内在张力终于迎来了迸发的时刻。 2003年的中国传媒业,无不感受到时势的力量。从十六大确定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到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国人为一个大势已定的发展时代的到来而欢欣鼓舞。中央大力推动的文化体制改革,无异于时势对传媒业体制和机制沉疴的又一轮荡涤。对于釜底抽薪式的党政部门报刊治理,不仅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对民生的强  相似文献   

3.
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开展4个多月来,全国纳入治理的党政部门报刊共有1452种,其中停办677种,占47%。这里面报纸有282种,期刊395种。11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新华社的消息,并用大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全国停办报刊的名单,这也是方便群众监督的好办法。11月22日,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业的变化有三个基本面:一个是制度面,一个是市场面,一个是技术面。这三个基本面决定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大势和基本格局。笔者据此预测中国传媒业2010年的行动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信息短波     
《今传媒》2003,(5)
中央部署对党政部门报刊散滥 和摊派发行开展专项治理 中纪委、中宣部、农业部、新闻出版总署于7月18日召开会议,部署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制止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工作。 此次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停办一批,减少党政部门报刊数量;分离一批,切断部门权力与报刊经营之间的利益纽带;整合一批,解决党  相似文献   

6.
三级办报明智之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2001年中期开始,全国电视业启动了以“二级电视”(即中央一级,省、市二级)为基本框架的电视业改组,到2002年底已基本完成。2003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制订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党委机关报只限于中央、省(市)、地(市)三级,县(市)级机关报一律停办。与此同时,大大压缩各级行业报。至此,中国传媒业“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的新格局已初步建构。这是中国传媒业治散治滥、做大做强,壮大实力、增强活力的明智之举。1999年春,我…  相似文献   

7.
转型中的中国传媒业充满着发展中的变数.摆在人们面前的困难不是缺少选择和机会,而是选择的泛滥所带来的迷茫.如何审时度势抓住关键,便成为现阶段传媒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2013)》的报告为读解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的框架.透过现阶段中国传媒业发展基本面的纷繁数据,笔者认为,把握中国传媒业发展所面临的4个转变是驾驭现实与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部署,一个全国性的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搞摊派发行等问题的整顿工作,目前正在党政报刊界进行,其规模之大、力度之强,可谓空前。整治的结果,将有为数不少的一批报刊停办、分离、划转和合并。显而易见,这将给社刊工程的发展创造一个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各地的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将有可能获得一些从党政部门分离、划转来的期刊,利用这批期刊加以认真改造,打造期刊产业,肯定会壮大社刊工程。如何抓住目前机遇,发展壮大社刊工程呢?一、认清当前期刊状况根据有关改刊调研报告,当前全国期刊的状况有下列三…  相似文献   

9.
对传媒业的三个基本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发展的成果永远是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单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产业,一个社会的进步总是不断面对现实的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来提升自己文明进步的水平.文明的进步是看它对于解决时代发展的问题的有效性和进步性.对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问题单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观察中国的传媒业有三个基本面,一个是市场面,一个是政策面,一个是技术面.这三个基本维度决定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三个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政策     
全国治理报刊1452种 据新华社报道,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开展4个多月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落实报刊调整方案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纳入本次治理的党政部门报刊共有1452种,其中停办677种,占47%。为便于广大群众监督,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举报电话:010-65127836。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报刊业的出路在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中国确定了市场经济方向后,中国传媒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面向市场的变革.极大地释放了中国传媒业被长期束缚的生产力,中国传媒业无论在数量、质量、种类、影响和效益方面.均实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高速发展与广泛繁荣。据统计.十几年来中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增长近20倍,平均增长速度为35%,比同期GDP增速整整快4倍多。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统计,2004年中国大陆报刊广告市场总额达672.84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必将给中国传媒业带来影响,那么,中国传媒业将如何因应对这一新的形势呢?身在其中的传媒人面对这一形势正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2002年7月15日,笔者在《江西日报》新闻大厦,与江西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江南都市报》总编辑王晖就业界关心的这一问题作了一次坦诚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7月18日,中央纪委、中宣部、农业部、新闻出版总署在京联合召开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会议,由中纪委、中宣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编办、新闻出版总署、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财政部、农业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邮政局等13个部门组成的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纪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样的阶段性发展我把它概括为渠道优势。实际上.副省级城市上星证明我们现在不是渠道稀缺的时代,而是渠道相对饱和过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渠道过剩的时代,我们从体制上、盈利模式上、社会影响力方面所一贯依靠的那种渠道霸权来获取市场资源.市场价值和影响力,已经到了一个非基础性影响阶段。因为我们总觉得市场渠道的价值在今天总在打折,就是说我们拥有一个频道、栏目、报刊.实际上它的价值在今天已经很低了。  相似文献   

15.
如果用一个历史时期来比喻中国传媒业的现状,答案莫过于春秋战国。尤其在电视业更是如此: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合纵连横,逐鹿天下。传媒业时逢乱世,何以为赢?谁者称雄?赢,靠的是硬的资源与软的谋略。观察近年来贵州电视台的崛起,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6.
张瑞云 《青年记者》2008,(16):19-26
中国新闻传媒的"新时期" 如果把1948年<人民日报>的创刊作为新中国传媒业的开端,那么,迄今为止新中国的传媒业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而1978年又是一个明显的分界,将这60年切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可称之为新中国传媒业发展前期,后30年,我们借用文艺界常用的-个词,将之称为"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机会似乎随处可遇。在极其偶然中,一个最普通的人,可以一夜之间暴富,一个穷途末路之人,可以转眼之间鱼跃龙门;这其间,似乎并不需要“刻苦磨励”、“默默耕耘”来铺垫。 可是,当我们把一个生活平凡、相貌普通的造船工程师,同一项震动当今有关研究领域的重大学术成果划上等号,当我们得知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林国思同志潜心研究并破译“红崖天书”的故事后,我们能说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例吗?这是一个靠幸运完成的奇迹吗? 这难道不是一曲用无数个白天和无数个夜晚的苦心煎熬而奏响的生命乐章吗?  相似文献   

18.
伴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传媒业也别无选择地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传媒市场。标志有四: 一是有相当数量的传媒已经开始市场化运作。首先,传媒的设立和发展战略来自受众市场的需求,各地党报党刊基本实现企业化经营,不再主要依靠行政干预来保证报刊发行量。其次,新闻传媒的生产围着市场这个核心转,根据受众的需求调整版面、内容、写作方式等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9.
自2009年底以来,媒体的跨区域资源整合步伐加速,尤其是在湖南卫视与青海卫视的深度合作、上海广播电视总台和宁夏台合办宁夏卫视频道这两桩大事件之后,传媒界的人不得不承认,跨地域、跨媒体及跨行业的多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新一轮发展热点,也是未来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解读当前中国传媒发展关键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所谓关键,就是说,这是一个重要选择的岔路口,“向左是地狱,向右是天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