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孝道文化下的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文教资料》2010,(4):81-83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它具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即促进或延缓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养老模式也一样,文化对其起着强化和弱化的作用。我国农村养老的传统模式是家庭养老。至今.它还是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模式。这与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政治(君主专制制度和家长制制度或家族制度)、文化(儒家思想)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的孝道文化为主线,集中探讨了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现今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在孝道文化影响下的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仅提供了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还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赵忠心 《班主任》2010,(12):23-25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保存和传递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培育了中华民族,功不可没。但过去的家庭教育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之上,带有浓重的封闭保守色彩。这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和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家庭教育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儒家诚信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儒家的诚信理论是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核心,它有着独特的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植根于经济基础以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同时受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与古代德治思想的影响,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性和局限性。客观评析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得与失,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合理转换,对于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庸在中国社会个体与中国文化社会适应类型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特性。研究中国社会个体适应类型的特性,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个体和社会集体的适应行为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遵从类型、仪式主义类型、退却主义类型以及重构主义类型来分析研究中国社会个体适应特征的隐性中庸特征。中庸是中国社会个体成员中适应类型中的隐性共性,对中国人的行为处事和价值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蒋勃 《贵州教育》2021,(20):11-12
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其本质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7.
沿袭两千年的中国臣民文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专制王权为核心的专制统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这种环境下产生的中国沿袭两千年的臣民文化,表现为参与意识几乎为零,政治取向完全是被动的、依附的。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的大同社会是中国社会自古及今的并同理想,但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抑商文化传统,使中国未能走出小农经济的圈圈,共同富裕只能是一种梦想。我们今天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厘清中国的抑商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化的务实精神;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持续性与延续力;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集权政治与民本思想依存冲突等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贯穿于中国传统化发展的始终,对中国传统化特征的形成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小农经济模式和宗法制度共同孕育的产物,其影响至深至远。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丰富,其特征可描述为自然性、推及性、无我性、义务性和实践性,这一文化在传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封建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个体小农经不起天灾人祸,特别经不起封建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经常破产。破产农民为求生存,被迫到处流浪。我国史籍称这些流浪农民为流民。流民的大量出现,意味着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所以,流民问题往往成为封建社会兴衰的指示器。本文从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流民问题的某些差异来探讨流民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个体小农经不起天灾人祸,特别经不起封建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经常破产.破产农民为求生存,被迫到处流浪.我国史籍称这些流浪农民为流民.流民的大量出现,意味着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所以,流民问题往往成为封建社会兴衰的指示器.本文从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流民问题的某些差异来探讨流民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常说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最近在有关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的讨论中,许多同志也都认为自给自足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小生产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包括专制制度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或者说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无数小农户。  相似文献   

14.
人格是一个内涵复杂、外延不定的概念。这是由于人格的形成与类型跟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有着极其广泛而直接联系之故。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演进,愈来愈清楚地揭示了人格特征和心理机制与社会文化的愈来愈多的联系。研究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格特征及其成因,尤须探索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对人格的巨大影响作用。 一 人格多棱镜 对“人格”一词的诠释,自公元前一世纪被古罗马的演员采用以来,政治家、哲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区域内被绝大多数民众广泛接受并具有典型中华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受时空局限,"与伦理通,与天地和"。自上古起,黄帝、尧舜、商周各时期均有自己相应的音乐,这些古代音乐是中国音乐的根基,是特定经济基础之上重要的文化要素。对移风易俗、引导人心向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新生的流行音乐已形成规模产业,而传统音乐早已不见往日的辉煌,步于低谷。中国传统音乐如何应对外来流行音乐的巨大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小农经济传统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小农经济传统根深蒂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改革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打破了小农经济传统影响所造成的改革怪圈,但它仍在各方面妨碍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消除小农经济传统影响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一项独特的严重任务,这有赖于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和实地考察方法,以山西大院文化为出发点,寻找山西大院文化与山西武术的关系,对中国明清时期山西大院文化与山西武术的发展,及山西大院文化对山西武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经济基础对社会文化的基础作用和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而说明明清时期大院文化与山西武术发展的关系,以及阐明山西传统大院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日本动漫吸引了大批观众,日本动漫中所附加的思想、价值观也对受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国动漫事业而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道路,日本动漫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分析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特征,分析中国动漫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总结几点日本动漫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困境,探讨其发展道路,不难发现单一小农经济结构同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是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国农业的出路在就于改变单一小农经济结构,发展农业商品经济,而这又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我国多山少地、交通阻隔的自然环境和封建社会土地战争产生的经济政策是单一小 农经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的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企业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应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我国管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