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底,工商信息报从她的8万多读者中选聘了181名“特约读者”,并向每个特约读者赠阅今年全年报纸一份。这件事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读者说,报社把编者和读者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心贴得更紧了。报纸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尊重读者的意志,满足读者的需要,是办报的立足点。要了解读者意愿的方法很多。聘请“特约读者”的办法,就象一条纽带一样把编辑部同广大读者连接起来。“特约读者”会有一种责任感,能够比较注意收集和研究报纸各方面的问题,从而为编辑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3.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4.
办好一版昂起“龙头”大众日报编委会读者看报,一般是先看第一版,报人办报,也是把读者最关心、新闻性最强的稿件放在一版。一版是一张报纸的“龙头”,让这个“龙头”高昂起来,使报纸更加吸引读者,应是一版编辑追求的目标。自1996年夏至今,大众日报采编部门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徐州日报社,一提到质量检查品彭震逸同志,人们都称他为报纸的“清砂工”。彭震逸同志经常说:“报纸是读者的精神食粮,质量高低对读者的思想影响很大。我把的是报纸出版的最后一道‘关口’,决不能让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中间,出现了“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当成商品的现象。报纸,这个具有强烈阶级性的舆论工具,居然也有人主张要商品化,说什么“报纸是一种商品,是读者花几分钱买来的商品。因此,报纸要满足读者的需要,要对得起读者的几分钱。”这种说法对吗? 我们不否认,报纸的流通和其他商品有某些共同点,人们要花钱买。此外,就“对不上号”了。从价值上看,报纸同商品  相似文献   

7.
1.关于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的操作性定义 读者是报纸这一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对于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划分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别: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行为依赖程度上划分——经常还是偶尔;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心理依赖程度上划分——非常重要还是无关紧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纬度加以交叉,我们便可以得到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3种“量级”:轻量级消费者、中量级消费者、重量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报纸版面不是一张简单化妆的脸,而是要把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起来,呈现给读者一副生动的面孔,并通过这副“面孔”,把文字内容更深地“印”到读者脑海中。笔者结合个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报纸版面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些探讨。一、报纸版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性报纸版面设计是以报纸为对象,对其进行美的视觉上的设计。从事报纸设计的人有句行话叫“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抽象,仔细一想却极为明了,因为报纸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它的社会价值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得以实现,在报刊亭陈列的众多报刊中,你要让读者购买你的报纸,就要靠…  相似文献   

9.
一些办报的人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报社卖的是报纸和读者。不错,一张报纸拥有的读者数量直接决定着它的广告份额,也就决定它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读者,被视为办报人的“上帝”。那么如何把“上帝”的目光留住,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呢?依笔者之见,以下“四招”不妨可参考一下。  相似文献   

10.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的个性是新闻性,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新闻应以短新闻为主。短小精练,是各种新闻文体共同的写作规律。列宁把新闻称为“电报文体”、“电讯体裁”,认为“不要重复,只须用几行”。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稿件长了,读者就会把视线移开,去寻找那些简短而生动的文章看。因此,你动笔时就要想到读者,写得短些、短些、再短些! 短,并非易事,把新闻写得短而好,需要有真本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标题是新闻稿件的“眼睛”,那么,新闻照片就是报纸版面的“眼睛”。 新闻照片,是新闻事实的真实记录,是稍纵即逝的历史瞬间,通过报纸版面的再现,具有能够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的功能,甚至能将读者带到具体的艺术境界之中,使读者产生美的享受。 说新闻照片是报纸版面的“眼睛”,是由其在版面中的地位、优势、作用和魅力所决定的。 首先,新闻照片是报纸版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表现形  相似文献   

12.
谁是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关于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的操作性定义读者是报纸这一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对于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划分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别: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行为依赖程度上划分──经常还是偶尔;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心理依赖程度上划分─—非常重要还是无关紧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维度加以交叉,我们便可以得到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3种“量级”:轻量级消费者、中量级消费者、重量级消费者。所谓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是指那些既认为读报非常重要,同时又有几乎天天接触报纸的实际行为的读者;所谓报纸的轻量级消费者是指那些既认为读报不…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一份报纸比作一个“人”,那么,党报一版(即要闻版),就是这份报纸的“脸面”,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先导。那么,怎样才能扮靓报纸的“脸面”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据悉,沈阳师范大学与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的报业发行营销专业起步良好,这是我国大学开设的第一个为报业发行培养实用人才的专业,受到欢迎。发行被誉为报纸的“生命线”。这根“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报纸作为“内容产业”,存在着“二次销售”,第一次销售是把报纸产品卖给读者,也就是发行,第二次销售是把读者的“注意力”资源卖给广告商。不能向读者完成第一次销售,便难以向广告商进行第二次销售,“两个效益”就更无从谈起了。正是基于此,各报社都把发行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为发行部门配置了精…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张日报,抓新闻是“看家本领”。近几年,《北京青年报》在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三个意识: 一、判断新闻价值要有“读者意识” 应该说,所有办报人都讲读者意识,没有读者,报纸便无法生存。但是,要把这种“读者意识”贯彻到底,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6.
一张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决定着读者对报纸的信任程度;而读者对报纸的信任程度,又决定着报纸的传播效果。为此,每一家报纸都要时刻注意读者的反应和评价,力争提高读者的信任度,扩大传播效果,增强社会效益。 1986年7月2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发表题为《我们的心愿——就人民日报改版30周年致读者》的文章,向读者表明报纸改革的愿望,并提出了要把报纸办得“可读、可亲、可信”的目标。从1986年下半年人民日报版面的变化,读者已经明显感觉到报纸正在努力塑造一个令读者感到“三可”的形象。读者纷纷致函人民日报编辑部,支持报纸的改革。当时全国记协  相似文献   

17.
有感而发     
《新闻战线》要我给《总编辑札记》专栏写篇文章,现把过去看稿时想到的一些想法简述如下: 报纸切忌“老面孔”读者看报的共同心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喜新厌旧”。读者打开报纸会不出声地问:“今天有什么新闻?”意思是“今天报纸上有什么吸引我看的新闻?”要把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放在报纸头版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报纸每天给读者第一眼看到的“面孔”。单一化的主题、机械地拼凑的中心、程式化的编辑手法,会使读者感到报纸面目可憎。设计第一版,要统筹全局,力争先声夺人,不拘一格选头条,打破各个报道领域分布的界限,择“要”上第一版,择“新”上第一版,既要考虑头版新闻报道面上的“丰富性”,又要考虑新闻处理上的“鲜明性”。重要新闻,特别是具有本报特色的新闻,要不惜“工本”,运用一切手段突出处理。总之,要使报纸第一版内容“琳琅满目”,“眼神明亮”,一派新鲜。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报纸商品性的论争 1956年,当时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的王中教授提出了报纸是商品的见解,使新闻界大为震动。他指出:“报纸要根据读者需要来办,这是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离开读者的需要,只把报纸当作党的宣传武器,不把它当成读者要花五分钱购买的一种商品,报纸必然不会受读者欢迎的。”又说:“我认为报纸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重是商品,而且是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这些新闻学的基本原理,道理很明白,今天看来理由也很充足,所以那时许多学生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很拥护他的见解。可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涉世颇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新闻干部则持怀疑、反对态度。因为一提到”商品”,人们马上联想到做生意、追求利润。王中教授提出的报纸是商品的见解,原是从西方新闻学中引进的,以“商品”这一概念来表述报纸的属性,就当时的经济体制而言,使用得并不贴切。在五十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际上只有产品分配没有商品交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习惯于把第一版作为要闻版,人们常把一版比作一张报纸的“脸面”,甚至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通过对稿件的长短搭配、轻重处理,版式的高低组合、区位排列,报纸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版还直接、集中体现了一张报纸的读者定位、价值取向、风格特点和办报质量。都市报为了增强视觉冲击力,强化卖点,在一版中将各种版面手法用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逐步把报纸办好,从去年初以来,《泸州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形式的评报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读者评报。读者评报,第一个发现报纸差错的,报社按差错不同种类给予奖励。评议信件在报社编辑部传阅,或张贴出来供大家阅读。特约评论员评报。我们聘请了10位特约评报员,请他们按报社排列的顺序,每人每月评一期《泸州报》,他们评议的报纸和评议报纸的书信,在编辑部内部传阅,然后统一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