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紫音插话     
还记得5、6期合刊“书香一缕”栏目里的内容吗?短短几个月过去,张云成的书已经出版了。这是第一部由肌无力患者写就的、真实再现肌无力患者生活及其坚强意志的励志之作。云成知道自己只能活28岁,但他终于在25岁这一年实现了自己写成一本书的愿望。他说:“我终于证明了一点,在这个世界存在过,奋争过……”  相似文献   

2.
他仅上过一天学,知道自己只能活到28岁;他天天只能在炕上坐着,全身肌肉萎缩,自己不能穿衣和洗脸,甚至拿不起一本书、一杯水…… 但他有一个梦想:当一名作家。他用了6年的时间,以常人难以想像的方式写就国内第一部由肌无力患者完成的励志作品、十七余万字的——《假如我能行走三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困境     
正美国有位教育学家,他的儿子在学校教育中失败了,由入学前的活蹦乱跳的健康儿童变成了一个孤僻自卑的少年,他作为教育家也无能为力,于是他写了一本书,书名是《教育的困境》,他带着很深的感情写就此书,成了影响美国教育的一本名著。他在书  相似文献   

4.
刊中刊     
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 有一天,毛泽东吃过午饭,坐在大厅里的沙发上,他微笑着看着孟锦云,然后指着他桌子上放着的那部《资治通鉴》问道: “孟夫子,你知道这部书我读  相似文献   

5.
出版现场     
《假如我能行走三天》张云成著黑明摄影这是一本上千万读者和电视观众期待的一本书,17万自述文字,50幅照片,记录一位肌无力患者的真实世界,23年艰难而充满韧性的生命努力。20年来他只能天天在炕上坐着,眼中惟一的风景是自家院子。他知道自己只能活28岁,他的这一本书终于证明了一点,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奋斗过。漓江出版社定价:20.00元  相似文献   

6.
他所有的书仅仅组成一部书:一部生动的、闪光的、深刻的书,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在来去、走动,带着我也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掺杂在一起的惊惶与恐怖之感;一部了不起的书,诗人题作喜剧,而他本可以题作历史的……  相似文献   

7.
《纽约客》杂志编辑雷姆尼克带来了一部详细讲述贝拉克·奥巴马崛起历史的著作。本书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新闻”作品.我们在书中看到.童年时期的奥巴马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居无定所.承受着孤独.被抛弃.就像是大卫·科波菲尔.四处流浪。他没有父亲,母亲虽然很疼爱他,但却不够成熟,且不在他身边。他还受到种族歧视.被同学侮辱。  相似文献   

8.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 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  相似文献   

9.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  相似文献   

10.
我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终于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我读外国的文学名著一般都是要回读的,可这一本我没有,因为这本书太动人心魄了。《爱的教育》是一部流传世界的名著,它是用日记体的形式写就的。主人公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的学生,名叫恩利科,写的是他在一个学年的9个月的生活,共有71篇, 包括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个每月小故事,以及他的父母、姐姐给他的一些劝诫性的小文章11篇。每篇的篇幅都不长,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的同情心,对国家的民族的爱,却无处不在,书中时时处处散发出一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  相似文献   

11.
看到我的学生师吉金又写出一部书很高兴。本来我想他现在又教书又做行政工作比较忙。科研方面可能会顾不上。不料,他忙里偷闲,居然又写出一部书来,而且是一部很难写的书,真是不容易。这说明,他不是偷懒的人,很勤奋,也肯钻研,不怕困难。  相似文献   

12.
藏书与读书     
相传古代有一位御大夫清刚,只知藏书,不知读书。有位朋友借了清刚一部珍藏,答应第二天还给他。哪知几天过,后一直没还,朋友却说书是自于是两人打官司,大堂垦那朋友背诵终卷,清刚拿的上己之只知书名。最后书只好判给了拿;朋友。后来朋友把书还给清刚,霭并告诫他:"有书不读,  相似文献   

13.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学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  相似文献   

14.
华裔小说家程抱一的两部小说《天一言》和《此情可待》都是用法语写就的,曾在法国引起过很大反响。本文以程抱一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揭示其多重角色的内涵。女性形象在这两部小说中不仅仅是现实肉身,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程抱一的笔下,女性承担着对男性的拯救之责,使得与之恋情升华为永恒之爱。女性在小说中象征着生命之源,程抱一赋予女性角色如此深厚含义的背后是其对中西文化的熟知与融合,也是他在东西方之间为自身和同期知识分子的流浪之路寻求的救赎之道。  相似文献   

15.
记得培根说过,有些书仅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只有很少的书却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以我粗浅的阅读经验,卡西尔的《人论》应属于后者。卡西尔生于1874年,卒于1945年,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化哲学的创始人。他一生著述宏富,而《人论》则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其作品中翻译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记得此书最初由甘阳先生翻译,1985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真可谓万人争诵。当时自己读得似懂非懂,却着实为它的闳通博洽  相似文献   

16.
有的中学生喜欢读小说、中外名著,几十部、上百部地读,但别人问他这些书主要观点好在哪里,差在何处,他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努力搜索,感觉如枯肠。这样读书,自己的脑子只起了一个漏斗的作用,读得再多也只是过了一遍,没留下什么东西。要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得学会作读书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向学生借书     
一日,在课堂上无意中谈到广告效应,说人们去买商品时总买自己了解的或听说过的产品。其实读书也一样,到图书馆中借书,在一大堆书中总挑选自己听说过的或者见过的书。说过之后也没往心上去,没想到在这一周的学生作文中,有一个学生向我推荐书了。他说他很喜欢郭敬明的小说,尤其是他的《幻城》,那哀愁的笔调、真挚的感情、凄美的意境,都让他如痴如醉。最后,他希望我能选择他所介绍的书来看。这是第一次有学生向我推荐书,而且可以看出他是很希望我能跟他一样去看看这些书的。我想,看看学生喜欢的书也好,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学生有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吴颖  王巍  施政 《音乐世界》2008,(15):38-39
张超说,今年要圆三个一,一本书、一部戏、一张唱片,6月下旬的某天,他的首本个人写真《超 i 双鱼》发行,终于跨出了第一步。曾经在他的眼前,摆着很多个如果,他的家庭可以使他过着无忧的生活,而他却选择了有梦想的那个,尽管这条路并不好走,梦想和理想,在现实和虚幻之间相互交替。  相似文献   

19.
王娟 《文教资料》2012,(2):77-79
路易.艾黎是我国共产主义学习小组第一个外国成员。有人称他为社会活动家,因为他搞过众口皆碑的"工合"运动,办过人才辈出的培黎学校;有人称他为作家,因为他撰写过数十部书和诗集;也有人把他称为中新关系发展的重要人物、反对侵略战争的和平卫士,等等。总之,路易.艾黎是新中国一位诚实、忠诚、不屈不挠的朋友,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作家论的写作,特别是当代作家论的写作,事实上带有相当大的历险性,因为写作者必须合盘敞开自己的主体能量,与自己的写作对象及其文本充分砥砺、摩擦、对话,在这一描述、叙事、阐述的过程中,写作者自身的精神质素和美学体悟不断地溶入进去,也彰显、绽放出来。也就是说,写作者在阅读和言说他者,而自己又面临着被阅读和被言说。正如看风景的人也被纳入风景之中,陈润兰所著《韩少功创作论稿》(以下简称《韩》)一书,可以说是一部欣赏他者同时又被我们欣赏的佳作。化用书中所引韩少功在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小说后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