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体验与德育密切联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关注.本文试图在界定道德体验的基础上,论述道德体验在学校中的作用以及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体验与德育密切联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关注。本文试图在界定道德体验的基础上,论述道德体验在学校中的作用以及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体验与德育密切联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关注。本文试图在界定道德体验的基础上,论述道德体验在学校中的作用以及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睿 《现代情报》2008,28(5):153-155
从管理本体的信息系统的角度,调查了6种本体服务器,分析它们在浏览方式、编辑权、复用机制、管理工具等方面的现状,进而以提高本体使用效率和实现本体价值为目的,探讨本体服务器应具备的管理功能,并提出了本体服务器建设的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宝林  陈海涛 《科教文汇》2007,(10S):F0002-F0002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笔者针对语文的本体特征,对语文课教学“有滋有味”地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信念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林 《科教文汇》2008,(18):202-203
人类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运作方式,决定了道德必须由外在约束过渡到内在自觉,形成道德信念,本文从性质、主体与层次三个方面对道德信念的构成进行分析,揭示道德信念的存在的具体状态。本文认为道德信念有着正确与错信念之分、存在着个体、群体与社会不同主体的道德信念,存在着单一与整体不同层次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学的价值论依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价值论是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提,而环境伦理学中现有的价值论还不足以论证人类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本文提出了价值概念的新定义并论述了价值概念的基本规定和实质。作者以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这两种基本的价值类型分析了生命个体、生命物种、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四种价值形式中存在着的共同体与成员、系统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人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关系。作者从非人类世界的自身价值与工具价值对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与人类价值实现的关系,阐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都市和谐发展的电子政务价值缺失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大都市正在由传统规模扩张式和外延增长式的发展向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转型.特定的大都市发展类型与电子政务之间呈现一种价值关系.无论是大都市发展还是电子政务都具有工具性取向和价值性取向两种价值取向.随着大都市发展模式和理念的转型.要求电子政务从以效率为中心的工具性取向转向以人为本的价值性取向.分析了传统发展维度下大都市电子政务价值取向的工具性、大都市和谐发展导向下电子政务工具性价值取向的缺失及其重塑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隐性知识更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如何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共享的显性知识,为企业和个人服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给出了一个“手机设计原理的本体知识库”,实验证明本方法可以提高隐性知识转换速度,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善良是相对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永恒道德这种东西,所谓伦理道德只在人们的幻想中存在,而现实世界的道德不过是在文明的粉饰之下的价值交换而已,当剥去一层层虚伪的外壳之后,露出的却是贪婪、自私的本性。拉斯·冯提尔正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影片中的人性挖掘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刘妍 《科教文汇》2008,(20):227-227
善良是相对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永恒道德这种东西,所谓伦理道德只在人们的幻想中存在,而现实世界的道德不过是在文明的粉饰之下的价值交换而已,当剥去一层层虚伪的外壳之后,露出的却是贪婪、自私的本性。拉斯·冯提尔正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影片中的人性挖掘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笔者针对语文的本体特征,对语文课教学"有滋有味"地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李孔文 《科教文汇》2007,(12Z):66-67
语文学科教育的实施和评价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这是由于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局限所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但很笼统。文章通过分析指出,语言交际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本体,这是我们理解交集式的语文学科性质应当秉持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教育的实施和评价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这是由于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局限所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但很笼统。文章通过分析指出,语言交际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本体,这是我们理解交集式的语文学科性质应当秉持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由现代技术及其应用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性的价值危机其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自然、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全面统治。技术理性因其所具有的无可抗拒的生产效率和能顺应任何目的的纯中性的工具化意味而蕴含着强烈的统治逻辑。正是这种统治的逻辑使现时代的人丧失了其批判和超越的维度而沦为工具性的存在。因此,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必然导致人的自由的全面丧失。人性危机的根源在于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的危机。只有借助"审美思维"超越技术理性的对象化思维,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工具性的存在方式,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本性。  相似文献   

16.
Dion和Theon是关于人格同一性的千古之谜。围绕这一问题西方形而上学家提出了六种不同的解答方式。本文从人类身体作为有机体这一基本前提出发,结合身体的构成部分之间相关性和连续性认为Dion和Theon只有在人类语言内才能存在,而在本体上根本不具有独立的个体存在,从而为第三种解答方式辩护。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现代发展观及其实践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性的价值危机其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自然、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全面统治.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使得人将其追求的目标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感性世界.其结果是,人不断地控制并受制于外在存在物和人的感性存在自身,从而自身沦落为工具性的存在.因此,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必然导致人作为人自身的自由的全面的丧失.这就是现时代的人发展的根本困境.只有在"实践智慧"中,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工具性的存在方式,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本性.  相似文献   

18.
王中军 《科教文汇》2011,(10):26-27
建设网络文明,他律和自律必须协同作用,建构一套网民自律培育的机制,就是网络主体自律行为的一种运行方式。网民自律培育需要三种机制协同,即主体能动决定机制、道德价值选择机制以及外部因素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沈玲玲 《科教文汇》2010,(16):15-15,18
叙事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方式。家庭道德叙事是家庭道德情感教育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但在“知识化”的德育大环境下,与家庭道德情感教育相契合的家庭道德叙事缺失现象严重。本文试图从道德叙事运用于家庭道德情感教育的可能性着手,在分析家庭道德叙事缺失的基础上探讨在家庭道德情感教育中运用家庭道德叙事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周宇  纪希禹 《现代情报》2007,27(7):187-189
现实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总是表现为不同的媒体形态,传统的多媒体信息检索只是集中于单一媒体类型的检索以及关键词匹配方式的检索,为用户充分收集相关信息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本文以三国历史知识检索为例,探讨了一种基于OWL本体的多媒体信息描述方法与融合检索方法,使得一次检索并获取多种媒体类型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是通过本体推理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