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萌芽于18世纪,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价值哲学。我国的价值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主客体理论去研究价值问题,强调价值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拉兹洛系统哲学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其主要思想已基本成熟。拉兹洛系统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讯真空假说,双透视论,主体和客体共同决定认识的观点,以及主体必须与其周围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拉兹洛的这些系统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能够保持旺盛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价值是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围绕价值概念,经济学家们展开过长久的论争。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看,经济价值只是作为普遍价值的哲学价值的一种具体的存在形式,因此,哲学价值对经济价值的研究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只有从哲学价值出发,才能正确把握经济价值的内涵,忽略了这一点,对经济价值的认识就有可能定位不准而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概念在讨论之初既失偏颇,其后展开的理论的正确性就得大打折扣了。 一、作为经济价值基础的哲学价值 要理解经济价值,首先要对哲学价值观作一番考察,主要涉及价值内涵、价值结构,以及必须扭住不放的有用性价值涵义。 价值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反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 价值具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这里仅提及与本文论题密切相关的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对于人和人类社会而言,价值是普遍存在的,因而存在着普遍价值,反映普遍价值的范畴,是哲学价值范畴。价值是普遍存在的,但现实存在的价值都是特殊的价值,而不是普遍  相似文献   

4.
回顾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存在着“过多强调唯物原则,比较忽视实践原则;过多强调客体原则,比较忽视主体原则;过多强调真理原则,比较忽视价值原则”这“三个过多,三个忽视”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学界在深入反思并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同时,却又走向了“实践本体论”、“唯主体论”和“唯价值论”的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5.
关于历史动力问题的研究都没有完全摆脱以往哲学主客体二分对立的范式,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为视角,从价值与历史观的统一出发,以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为方法论,探讨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6.
成人自我导向学习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国际成人教育研究的经典学说。从元研究的角度看,自我导向学习研究可分为三个不同哲学倾向的发展阶段:一是进步主义倾向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二是人本主义倾向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三是建构主义倾向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这三个阶段在哲学取向、研究假设、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对自我导向学习有着的不同研究认识与研究活动。探究自我导向学习研究的哲学脉络,为理解和把握其未来发展走势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适应哲学改革的需要,哲学界近年来广泛展开了关于哲学对象的讨论。不少文章已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本文不必对之赘述。这里,只谈一下我对哲学对象的理解,以求指 一、哲学对象的确定 要弄清哲学的研究对象,必须首先对哲学对象的确定过程进行考察。勿庸置疑,哲学对象是客观的,但它又是与认识主体相联系的认识客体,而绝非与认识主体相脱离的自在客体。就其实质而言,哲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乃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这一反映过程,  相似文献   

8.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哲学界的讨论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争论的焦点在于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关于哲学基本问题论述的理解上面。讨论的问题有: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含有些什么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有无第二方面,如果有,又应怎样表述;思维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价值范畴目前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总结起来大致出现四种观点。其一: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所述,把商品价值推广为价值的一般定义,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它反映一种社会关系;其二:把物的有用性当作价值,认为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第三: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有关价值的哲学本质,国内哲学界有颇多见解,代表性的意见大致有这么几种:①“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②价值是“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司的一种关系”;③价值是“客体所包含的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参见《哲学动态)92年第七期)如果以主体、客体这一认识论的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观点的话.可否是:①价值是客体的主体化。②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利益关系、③价值是主体的客体化。三种意见都有其合理的成份。第…  相似文献   

11.
教育哲学之与教育者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哲学之与教育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教育问题的本体论认识之必要;对教育问题的价值论认识之必要;对教育问题的方法论认识之必要。提高教育者教育哲学素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阅读一些哲学及教育哲学著作;实践反思;师范教育、校本培训;活动与专家引领。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给数学教师带来了教育观念的震撼,但也带来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内心世界的错乱,这些都来自于数学教师教育哲学的缺失或不足,教育哲学从最深层次、最根本性的角度,帮助数学教师分析认识数学教育的本质,教育哲学为教育提供了价值判断,使数学教师获得教育评价观对新课程实施的内在意义,教育哲学提供了思考教育问题的思维方法,给为数学教师以改变数学课堂只注重形式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raws on my research, in which I have interviewed a group of students over the course of their degrees. The women are all taking women's studies combined with a range of other subjects in a ‘new’ university with campuses in inner London and on its outskirt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women's perceptions of both women's studies and their second subjects as "academic", as well as how they think both the university and the wider world value the academic nature of their various subjects. It asks whether subjects are only valued as "academic" if they focus on the writings of men, and are considered "objective", abstract and theoretical. Do students need to be seen to be "thinking like a man" in order to value their subjects and have them valued by others, or are there ways to be "differently academic"? It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some alternative ways fo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o consider the meaning of "academic"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选取《系辞》中四个关于《周易》本体论表述的语篇和四个关于《周易》认识论表述的语篇进行分析,明显可以感受《易传》包含思想流派的糅杂和多样;进而从五个方面:《说卦传》、《系辞下·第二章》和《易传》中有关阴阳说的内容,乾坤卦经文、彖传、象传与《文言传》,《彖传》与《象传》,《系辞传》,和《序卦传》与《杂卦传》,对整个《易传》进行思想流派语篇分析式的扫描,从而显示其历史文化的演变和传承,一定程度上真实地折射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流派纷呈的状态;再以西周初期的思想文化、春秋后期的思想文化以及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为背景,总体看待《易传》的思想流派,可以明显看出孔子的思想、道家各派的思想和西周初期的《周易》思想依次形成了孔携道、易及其他的《易传》思想流派基本格局。具体而言,以西周初期统治思想文化为基础的《周易》,经孔子引道入易研究方法的开拓和划时代的理性思维研究,揭开了蒙在《周易》上的已经淡薄的占筮思维面纱,经战国时期多派道家和其他不同思想流派的共同研究,至战国末年或西汉早年今本《易传》定型,使得《周易》的经、传结合真正成为具有我国古代深厚文化传统的理性哲学著作。认识这一点,对于如何评价孔子的思想和历史地位以及重新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易学史和儒学史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理学教育哲学代表了中国前近代社会的最高思想成果,它因此也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前提。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和明末清韧的理学批判与自我批判思潮,是理学发展三阶段的典型代表。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虽都以道德主义为其根本特征,但由于它们对道德本体与道德主体间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又使它们分别表现出本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不同特征。理学本质主义集中体现为由太极以立人极的本体论思想,用道德本体设定道德主体的主体定位方式,以“理”释“礼”的权威主义价值取向和“涵养须与敬,进学则在致知”的方法论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确使用核心期刊进行学术评价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核心期刊在我国高校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由于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盲区,核心期刊在高校学术评价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文章对核心期刊进行学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欧洲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已发展成为欧洲研究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议题.欧洲化研究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与学术研究背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一体化研究陷入困境以及欧洲一体化研究思路的转变构成了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阐述了欧洲化研究的状况及其发展阶段,在详尽评述欧洲化不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欧洲化的基本含义,探讨了欧洲化与欧洲一体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的诗坛上“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两个口号之争已过去十余年,回顾两个口号之争,一方面它反映出在诗歌边缘化的背景下对诗坛话语秩序建构的不同意向,学院立场和非学院立场的分歧:另一方面在话语分歧的背后双方的诗学立场都有着各自的合理性和片面性,从学理层面反思这次论争可以看出双方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诗学价值取向各自的向度,以及在已经处于边缘的诗坛争取话语中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Several authors posit the notion that universities have experienced ‘moral loss’ over the last 15 years under the sustained influence of neoliberal education policies. However, whilst some consensus exists around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moral loss, there appears to be little agreement about how ‘moral reconstruction’ can be enact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cademic discourse on moral loss and moral reconstruction. It concludes that action-based approaches to the moral re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such as recognition and reward policies are unlikely to alter the current utilitarian trend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restoration of an ‘academic community’ founded on ‘higher moral purpose’ appears to be a remote aspiration. This is because the university has evolved into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wider socio-economic system, which itself has fractured under the same neoliberal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20.
Growing and developing as a university research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ile there is a substantial body of literature on academics’ development as teachers, investigation of their development as researchers post-PhD is rare. This study undertook an investigation of academics’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ir 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s a university researcher. Four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ways of understand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emerged: (1) Becoming confident as a researcher; (2) Becoming recognised as a researcher; (3) 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as a researcher; and (4) Becoming more sophisticated as a researcher. The first category of development was seen as most relevant to the early stages of an academic career, when doing a PhD or during one’s first academic appointment, but may also re-occur at later stages of a career during changes in research direction, etc. The last three categories are seen as relevant to all career stages, including more advanced stages as well as the early stages of a research career. Comparisons between academics’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s a university researcher and as a university teacher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