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领导干部的权力具有人民性和服务性。但是,现实中出现了干部权力平庸化、官僚化和腐败化的"三化"现象。这既有干部宗旨意识减弱的主观原因,也与干部权力授予、使用、运行不规范及缺乏有效监督密切相关。为了防止干部权力"三化"现象,在强化干部宗旨意识,加强官德教育的同时,要不断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2.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是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相比于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而言的垂直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更为直接,更为有效。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是"民主集中制"空转而导致的权力不接受监督;"庸俗之风"泛滥而导致的权力不被监督;"打击报复"频现而导致的不敢监督。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监督的措施如下: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教育,增强主动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强化民主集中制,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和制度的执行力;创新体制和机制,避免权力过大;严查打击报复案件,以督查的压力保证监督的执行力等。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学校的反腐败工作中,将个人的权力转化为公共的权力是预防腐败的根本方法。在实践中,要通过积极推行校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定期召开行风评议等途径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作用,使权力成为阳光下的权力。要通过推行领导干部的"交流轮岗"制,对重点岗位实行"任期限定"制,建立有效的腐败"发现"机制和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使权力成为流动中的权力。纪检监察部门应创造平台使高等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通过公共论坛对校内组织机构和人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使权力成为警示下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不断提高党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腐败的本质就是以权谋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错位的原因是:腐败主体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权力运行超出了权力限制,对权力的监督不到位;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对策: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锋 《时代教育》2010,(9):40-40
当下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及行政工作人员的权力监督,其中"双规"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我国的宋代也出现了中央政府为了进行权力监督而采取的类似"双规"的制度,这就是宋代的"制勘"制度。可以说现代权力监督中的"双规"制度,吸收了宋代"制勘"制度中的很多合理成份,完美地做到了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存在诸多问题: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监督法规不健全,监督滞后现象严重等。为了改变当前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权力机关自身建设,创新人大行政监督方式,改善人大监督的外部政治环境,修改监督法等。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基本关系,主要包含教学关系、管理关系、人际关系等。自习课中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管理关系。基于福柯的权力与规训理论审视自习课中的师生关系,发现教师在管理权力运作过程中,有借助教育技术的过度监督、权力话语标签化、监督目的与形式本末倒置、监督分权异化等现象和问题。纠正权力的运作偏差,需要合理借助使用现代技术,助力师生双向交流;警惕权力话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把监督作为手段,让引导成为目的;适当放权,借助规范的力量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存在诸多问题: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监督法规不健全,监督滞后现象严重等.为了改变当前这种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权力机关自身建设,创新人大行政监督方式,改善人大监督的外部政治环境,修改监督法等.  相似文献   

9.
权力无合理的制约 ,必然导致权力的腐败。所以 ,要在重视官员品德和加强思想教育达到依法行政的基础上 ,更强调在现阶段应当对官员行为加以法律监督的外在约束 ,主要是成立隶属于人大的反腐机构 ;加强司法对人大和政府的监督 ;强化新闻监督 ;加强人民对官员的制约力度和建立官员申报财产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的行政监督存在意识模糊、形式失调、程序不畅、方式单一、对象失衡等失范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行政监督失范现象主要是由于监督主体的利益追求与价值离散、监督对象的权力制约与权权交换、监督量规的法制“真空”与体制“黑洞”及监督外围的意识谈化与胆怯心理等产生的。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健全监督独立机制、构建廉政法律机制、落实廉政教育机制、完善外围监督机制、建立权力资本分离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通过对教育行政组织中存在行政权力变质现象进行了意识、结构、机制和制度根源的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构建了较理想的权力控制机制。包括从权力意识、权力承受、权力运作环境和权力运作过程等多方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日趋严重有以下三个原因,即权力配置的不道德、权力实施过程缺乏制度制约和作为主体的人的意识缺乏;文章指出我们应该从宏观上加强制度建设、权力的管理与监督和微观上加强掌权者道德素养、民众反腐意识两方面来应对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只有建立长效的反腐败斗争机制和战略 ,才能标本兼治。建立反腐败斗争的长效机制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加强制度建设 ,以制度预防和防止腐败行为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把权力的行使约束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案件数量急剧攀升、涉案领域高度集中、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共同犯罪现象突出等新的特征。其内在诱因表现为综合素质不高、特权思想严重、法律观念淡薄;外在诱因表现为教育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得力、惩治不严厉。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四位一体的防范农村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区域内下属教育单位的调查发现,群众对党政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状况满意度高, 同时对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期待广泛参与和信息公开的呼声最为强烈.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干部权力制约与监督方面的作用寄予很大的期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与“以人为本”相适应的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主体与渠道;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 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领导能力与水平: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思想教育为重点,有效促进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规范与落实。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区域内下属教育单位的调查发现,群众对党政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状况满意度高,同时对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期待广泛参与和信息公开的呼声最为强烈,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干部权力制约与监督方面的作用寄予很大的期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与"以人为本"相适应的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主体与渠道;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领导能力与水平;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思想教育为重点,有效促进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规范与落实.  相似文献   

17.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教育中长期规划的基本目标和任务。高校作为我国事业单位,属于公共部门的范围,应当建立起现代预算制度,成为规约行政权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仍旧是体现行政权力意志的管理工具,预算公开制度也不完善,预算监督体系仍不健全,离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相去甚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草案》颁布的大背景下,高校预算制度应该走上法治化的轨道,以完善预算公开制度和健全监督体系,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有效监督是大学内部权力正确有序运行的客观保障,大学内部权力监督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就有不同的理论内涵。站在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来看,我国大学内部的权力监督主要可以划分为党委权力监督、行政权力监督与学术权力监督等三种运行模式。我国大学内部的权力监督可在"完善党委权力监督的内部工作机制,强化行政权力监督的自我意识、预防意识和民主意识,形成学术权力监督的优良文化氛围"等三个方面优化大学内部的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19.
聘任制视野下高校教师权利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应该享有的权利由公民权利和职业权利两部分组成。权力固有的扩张本性和负面作用、高校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缺失、教师权益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是高校教师权利实现的主要障碍。为此,必须树立"教师权利本位、行政服务本位"观念,加强对高校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健全和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村民自治仍存在"村支两委两张皮"现象突出、村民代表素养偏低、村干部法制意识淡薄、乡镇政府过度干涉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推进"三个转变",加强"一个制度"建设,积极提高村民代表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民主成效,为更高层次的直接民主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素质,遏制家族宗派势力恶性发展对村民自治的干扰,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晰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的权力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