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日记     
我有一本小小的日记装着一事美好的回忆它有天真的幼稚它有可爱的顽皮它有上学的快乐它有成功的欢春虽然写得王歪扭扭每一篇都留下了难忘的足迹翻开那本小小的日记我翻开一个彩色的花季我有一本小小的日记装进一段人生的甜蜜它有爷爷的笑容它有仍仍的鼓励它有爸爸的期望它有妈妈的情意虽然写得平平淡淡每个字都记或着童年的经历读列那本小小的日记我读列一个幸福的自己童年日记@胡泽民$湖南湘潭县日华乡潲江学校转!411224~~  相似文献   

2.
好风八面来     
鲜花四季开,好风八面来。鼓起你的羽冀,液荡我的胸怀。东北风唤醒了黑土地,西南风吹乐了红山脉,澳,晚也清新,人也欢快。人民走上致富路,祖国迈进新时代。鲜花四车开,好风八面来。卷起迷地吞潮,摄开满天云彩。.+.南风熏香了金三角,西北风灌醉了银塞夕卜。噢,山屯在变,水也在改,中华绘出美图画,神州到处花如海。(通讯处:湖南湘潭县日华乡滴江学校转411224)好风八面来@胡泽民!湖南湘潭县日华潲江学校转411224~~  相似文献   

3.
回归的星座     
告诉白云告诉大地告诉高山告诉小溪百年风雨已经过去时光洗去屈辱的印记百年磨难留给昨天香江荡起幸福的涟漪啊1997 1997话不再优伤歌不再叹息历史掀开新的篇章久隔的亲情依然甜蜜告诉明月告诉潮汐告诉太阳告诉虹霓百年辛酸化着热泪心中蓄满赤子的情意百年期待催开花讯紫荆香在母亲的怀里啊1997 1997心不再沉睡人不再分离香港迈出新的脚步回归的星座更加美丽(通讯处:411224湖南湘潭县龙口乡浦江学校转)回归的星座@胡泽民$湖南湘潭县龙口乡潲江学校转!411224~~  相似文献   

4.
日记     
日记是一个小小的花篮里面盛满我童年的灿烂日记是一个小小的贝壳里面的每一颗珍珠都是我童年快乐的影子日记是一个美丽的宝石盒里面每一颗晶莹的宝石都是我童年绽开的笑脸日记是一棵茂密的大树上面每一片翠绿的叶子都是我童年开心的房间日记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地每一棵小草都是我童年欢乐的焦点日记是一个五彩绚烂的木盒里面装着我金色的童年指导老师:谢玲日记$新疆博乐市一小四(8)班@薛晗  相似文献   

5.
岁月坎坷多激流夫妻同撑一叶舟你在尽全力我也在奋斗多一份体贴多一份爱少一点猜忌少一点忧走到一起是缘份美景要靠共同绣风雨征途手携手人生共饮一杯酒你在苦拼搏我也在追求多一份理解多一徐乐少一点误会少一点惫走到一起是络份苦乐柑知到白头苦乐相知到白头@胡泽民!湖南湘谭县日华乡湘江学校411224~~  相似文献   

6.
"三十个活泼可爱的你们组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集体。在这里,你们健康地成长着,尽情地展示着你们的活泼开朗、淘气与机灵,那一份纯真,那一种灵动……不知何时,你们已经悄悄地占据了我的心。在这里,你们可以畅所欲言,倾吐心声。"这是我在班级日记扉页上写给孩子们的话,翻开班级日记,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心路历程,汇聚一堂。一、班级日记——从生活中找"米"班级日记,不同于一般的日记,它是班级内传写的一本日记。  相似文献   

7.
<正>童年,是一本画册,每一页都记录着爱与梦想;童年,是一棵柳树,每一片树叶都摇曳生姿;童年,是一卷丝绸,每一根丝线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记忆的篇章渐渐翻开,让我把那一瞬的欢笑与你一起分享吧!小时候,我被妈妈寄养在外婆家,外婆有一块地瓜田,那是我最喜欢的娱乐场  相似文献   

8.
李艳 《甘肃教育》2004,(9):23-23
我保存着一本笔记,是一本学生日记,其中的内容非一人手笔,它是一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创作的杰作。翻开笔记本,工工整整的字迹映人眼帘,不论大字小字、铅字墨字,都可看出小作者认真的态度。每篇日记都情真意切,字数也大都超过了四百字,使你不敢相信这竟是小学生的练笔。日记中不论成绩得“优”的还是得“良”的,都是小作者的倾力之作,饱含着真情,凝聚着力争上游的精神,值得回忆,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9.
我和爸爸笔谈汪壑我的爸爸是一位教师,虽然我们平时常相互交流各自学校里发生的新闻,但我更喜欢和爸爸用笔交谈。我们交谈的阵地是我的日记本,每天我写完日记就把它放在了小书桌上,等到第二天我再翻开它时,在我日记的下面就一定能看到爸爸用红笔写的批语。这些批语有...  相似文献   

10.
我小的时候,还真写过不少的作文,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大概总不下百来篇吧,但我得的分数却不高,一般在60至70分之间,偶尔得个80分,就觉得很高兴了。现在回忆起来,那些文章大都枯燥、干瘪。那是一个提倡口号的年代,小学生的文章里自然也大多是一些口号,我写不来口号,便抄几句报纸上的话交差。我们也写日记,那是老师规定的,日记里也大多是些口号。我的日记则几乎是清一色的流水账。只有一次例外,是一篇关于我和弟弟养猫的日记。那一次,父亲看到了我那篇日记,称赞道:“写得好,有感情。”现在日记已丢失了,但养猫的事却深深烙在我的记忆中……那…  相似文献   

11.
苇笛 《小学生》2008,(10):47-47
在伦敦的一家科学档案馆里,陈列着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一本日记。日记第一页上写着:对!必须转磁为电。以后的每一天,日记除了写上日期之外,都写着同样一个词:No。从1822年直到1831年,每篇日记都如此。但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却写了一个新词:Yes。  相似文献   

12.
幼儿蹒跚学步时,总是会跌跤的,少不了慈祥的妈妈不厌其烦地扶着走;学童刚开始写字,也难免写得歪歪扭扭,需要辛勤的园丁手把手地教着写。人生坎坷,一生中谁能数清有多少挫折和磨难?尤其是当心灵受到扭曲或压抑时,如何及时矫正,靠什么去支撑?每每想到这些,我总会翻开那一本本厚厚的日记,似乎在寻觅那给我新生的起点。每次,我的目光最终都停留在那页撕掉而又重新贴上的日记上——那时我刚上初中,我们的班主任(也教我们语文课)官德信老师便把写日记当作写作作业布置下来。从此,我开始记日记。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在那种环境中我这“初生的牛犊”,对一些明显的错误做  相似文献   

13.
幼儿蹒跚学步时,总是会跌跤的,少不了慈祥的妈妈不厌其烦地扶着走;学童刚开始写字,也难免写得歪歪扭扭,需要辛勤的园丁手把手地教着写。人生坎坷,一生中谁能数清有多少挫折和磨难?尤其是当心灵受到扭曲或压抑时,如何及时矫正,靠什么去支撑?每每想到这些,我总会翻开那一本本厚厚的日记,似乎在寻觅那给我新生的起点。每次,我的目光最终都停留在那页撕掉而又重新贴上的日记上——那时我刚上初中,我们的班主任(也教我们语文课)官德信老师便把写日记当作写作作业布置下来。从此,我开始记日记。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在那种环境中我这“初生的牛犊”,对一些明显的错误做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本带锁的日记本,小巧而别致,是好友静送我的生日礼物。一次小小的表扬,一次测验的失误,一次同学的争执……小小的日记本里,记载着我一次次的回忆,有甘甜,有苦涩。日子过得真快,日记本记满了。一个特别的日子,怀一份特别的心情去打开那本小小的日记,专心去读其中的每个故事。一会儿傻乎乎地笑,一会儿托腮静思。那里的每一个故事,都给我  相似文献   

15.
蒋光宇 《课外阅读》2006,(10):48-49
在伦敦的一家科学档案馆里,陈列着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写了十年的一本日记。这本日记非常奇特: 第一页上写着:“对!必须转磁为电。” 以后,每一天的日记除了写上日期之外,都是写着同样一个词:“No(不)。”从1822年直到1831年,整整十年,每篇日记都如此。  相似文献   

16.
连锁的感动     
星期一,我正批阅着学生在双休日中写的日记,一本本批过去,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个孩子丰富多彩的双休日生活,那里有天伦,有童趣,有孩子们的五味瓶。我不禁为他们日渐提高的选材能力而暗自叫好。批日记累并快乐着。发这个感慨时,手里又拿起一本日记。那是班长袁潇的。第一次英语练习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日记》2007,(2):45-45
在伦敦的一家科学档案馆里,陈列着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写了十年的一本日记。这本日记非常奇特:第一页上写着:“对!必须转磁为电。”以后,每一天的日记除了写上日期之外,都写着同样一个词:“No(不)。”从1822年直到1831年,整整十年,每篇日记都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那一场雪     
童年 ,是天真无邪的 ,宛如那洁白无瑕的雪花。我的眼睛停在了那篇字写得歪歪斜斜的日记上……“下雪喽 ,陈成快出来呀 !”听见这声呼唤 ,我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小桶、小铲子向外奔去 ,跟着沈叶果、支润———我童年中最要好的两个小伙伴一齐奔跑到楼下。我们欢呼着跳跃着。啊 !银白色的树 ,银白色  相似文献   

19.
杨文华 《中学教育》2007,(12):10-13
在浙江永康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学校——龙川学校。整个学校就是一个诗的世界:每个孩子都会写诗;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诗歌报:学校每个学期都出一本儿童诗集——《小脚丫》;学校有近百名儿童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过儿童诗作。著名教育家刘国正说:"我已是七十几岁的老头子,读了《小脚丫》,感到孩子一般的欣喜,自己仿佛变成一个孩子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给龙川学校孩子的信中说:"你们的诗写得有趣,写得好玩,写得美丽,读到它们,我自己也仿佛返回到儿童时代,美妙极了!"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所普通的小学成了一个诗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鼓励一句比批评十句的效果要好得多,哪怕就是作业本上的一个"优"字,都能对学生的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过去,我曾为学生不遵守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得不认真等事情"大发雷霆",甚至打电话请家长到学校来,但取得的效果都不太明显,直到有一件事开始让我反省自己。那是我的第一批六年级学生要毕业时,我决定再给他们批改最后一次日记。那些日记是我认为学生写得最真实感人也最让我难忘的,日记里真正写出了他们的心声:内容有自我批评的;有感谢老师的;有对老师不理解的;有对老师提建议的……只有徐景超同学的日记是最让我这个当老师的感到愧疚的一篇,他在日记中说:"我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