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此时所谓"国学",是指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而真正的"国学"不应是中学、旧学,应是现代中国人处理私、公生活之学武汉大学近日对外宣布,国学博士点将于2009年正式招生。其实,这不是第一个。人民大学国学院从2006年起就号称招收"国学"学生,包括博士,但是,学生  相似文献   

2.
伊人 《编辑学刊》2012,(5):28-29
这天翻阅刚到的某刊物,见首篇是《国学大师杨树达》.遇夫(杨树达的字)先生旧学(国学)根柢之深厚,笔者早有闻知,如陈寅恪曾致函称道:“当今文字训诂之学,公为第一人.”世称“疑古”派的顾颉刚,对杨氏亦颇为推崇,将他与王念孙、王国维并列,赞为近世治古典最卓著者.所以,对这篇称述遇夫先生的文章,自然便有先睹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正使我国文化之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编辑作为文化的传播主体,必须具备清醒的文化自觉.从编辑的职业功能、编辑工作的现代发展需要以及编辑的文化不自觉状况出发,提出了强化编辑文化自觉的必要性;编辑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大编辑的发展理念、理性的文化批判意识、强烈的文化责任感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等多个维度;必须从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改革编辑文化工作制度等方面来强化编辑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吴湉南 《兰台世界》2012,(28):19-20
章太炎(1869-1936)是近代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都是受关注的对象.港、台及大陆两岸三地对章太炎的相关研究也早已成果卓著.但是考察过往专家学者的研究,鲜有关注章太炎之"国学观"者.本文"国学观"的讨论仅限于国学是什么及国学的功用等议题.  相似文献   

5.
创业者:田舍之创业时间:2008年6月创业项目:田舍习字,主教青少年书法田舍习字是北京五方尚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设的融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专业国学、书法教研项目,秉承学写字、学做人的教育理念,在《田舍简易习字法》的基础上,聘请国内著名  相似文献   

6.
柳诒徵(1880—1956年)字翼谋,晚号劬堂,又号盋山髯,江苏镇江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他从1927年起,先后担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十余年,致力于目录、版本之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编印及其“因时制宜”的目录学思想。柳诒徵对近代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他说:“近世图书馆蔚为专科,编制庋藏检寻出纳胥以精思良制为良法,而传播文化牖启民众之效大彰,非抱残守缺墨守故步者所可见也。”他认为办图书馆应以“公天下者”为宗旨。《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编印,正是实践了这一宗旨。《图书总目》是柳诒徵继承“艺风录略横山笔”等前辈文献目录工作,并且依靠王焕镳等人的分工合作,经过发凡起例,分别部居,综合善本、普通本、丛书三者而编成的。《图书总目》共计三十册。(总目二十四册,补编六册)于1933—1936年先后出版,使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汉学概念肇始于德川时期后期,源于日本本国学问(国学、和学、皇学)和西方学问(洋学、兰学)的崛起,明治之后开始被广泛使用,至今汉学内涵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主要还是指以儒学为核心的与古典中国相关的文化和学问。日本语境下的汉学具有“广泛性”“内在性”“素养性”的特征。在日本历史中,支那学、东洋学和中国学是汉学的发展,虽然此三者与汉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立场等方面有所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汉学始终是这三者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这几年,不少编辑出版理论研究者从系统论和选择学的角度来探讨编辑活动规律,提出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环境构成编辑活动大系统。在这个编辑活动系统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联系是通过文化选择这个中介实现的。通过文化选择,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关系具体化了从而也实现了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统一,达到编辑活动的最终目的。编辑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具有必然性,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关系集中表现为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的自觉选择。若不如此,编辑主体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选择学理论还告诉我们,编辑主体在对编辑客体的文化选择中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自觉、自主态势;选择什么,由编辑主体根据客观需要而决定。编辑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始终是在编辑主体的支配下进行的。编辑主体对客观环境分析和利用得准确与充分,选择就顺利。显然,编辑主体的素质决定着文化效果的好坏。所以说,提高编辑主体素质,发挥编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编辑出版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撰写“出版史”的任务在“文化热”激荡下提出近年来,在文化学术领域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史”和“学”研究的普遍提出。如出版界提出修“出版史”、写“出版学”;编辑们倡议搞“编辑史”、出“编辑学”;做秘书工作的立志编“秘书史”、“秘书学”;写作学会呼吁建立“写作史”、“写作学”;新闻工作者因资料齐备,则先走一步,目前已出多部“史”“学”著作了。这种倡撰“史”“学”之风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近期我国出现的“文化热”之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浪潮澎湃的回声。和它种学术一样,“出版史”研究课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正使我国文化之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编辑作为文化的传播主体,必须具备清醒的文化自觉。编辑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大编辑的发展理念、理性的文化批判意识、强烈的文化责任感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等多个维度;必须从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改革编辑文化工作制度等方面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11.
管霞 《图书馆建设》2003,(4):128-129
谢鸿轩先生原籍安徽省繁昌县 ,现居台北市 ,为台湾师范大学古文学教授。自 1992年至 2 0 0 2年 ,谢鸿轩先生先后 5次将自己珍藏的图书 2 396册捐赠给繁昌县图书馆 ,大江南北 ,传为佳话。谢鸿轩先生 1917年出生于安徽省繁昌县保定乡。 6岁入私塾饱读四书五经 ,10岁学古文 ,12岁习诗词 ,14岁即习作骈文 ,后由芜湖广益中学 ,升入无锡国学专修科 ,从师于当代经学大师唐文治 (蔚芝 )先生门下 ,获研治学之道。 1949年去台 ,倾心教育。先后担任台湾中等学校校长、台湾师范大学古文学教授、私立辅仁、淡江、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等职位 ,主讲骈文、散文…  相似文献   

12.
于成君  孙慧明 《今传媒》2021,29(4):65-68
王国维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一代国学大师,同时他也是在中国编辑史上有筚路蓝缕之功的编辑家,以其在书籍著作编辑和期刊杂志编辑中的丰富实践,树学者型编辑之典范。王国维的创造性开拓与他作为编辑的主体性策划是分不开的。王国维在编辑活动中,以匠心独运力求精品,以独具慧眼大浪淘沙,并将学术研究融入编辑策划,预时代之潮流,为后世编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学术类微信公众号是微信这种媒介实践路径的有效方式,在推送信息、传播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桃李国学苑"和"章黄国学"为例,在编辑选题策划方面,需要在导航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互动交流系统几个方面逐步完善: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综合调度各种多媒体技术;对受众目标群体进行分析,进而更好地建构媒介类型、优化媒介内容、拓展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14.
梁雅娟 《今传媒》2020,28(5):155-156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国学经典著作是中华文化精髓的凝缩,其思想智慧体现着传之千古的结晶,国学教育多少年来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肯定。国学经典教育在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要注重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的有机结合,要寓教育于日常生活、幼儿游戏之中,倡导幼儿通过经典诵读,懂得报恩、尽孝,修炼性情,激励幼儿乐观向上,树立爱国情怀等,从中感受经典文化的千古之美。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以下简称少儿馆)作为全国第一家由社会捐赠建设的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也是河南第一家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整个开放区域色彩亮丽而温馨,随处可见卡通图案、布娃娃等,在这里读书,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与其他楼层的童话色彩不同,四层国学馆显得古香古色。这个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国学馆在河南省独一无二,设有棋弈室、书画室、国学讲堂以及历史教室等活动室,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场所。  相似文献   

16.
是先有编辑还是先有书,恐怕是一个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说不清楚的问题。这不去说。编辑和书倒是天生有必然的关联,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不仅仅是要制作书、从如下旧事里我们或许可以觅得一些启示的。 书目之争 1923年初,胡适曾给青年开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初有190种书目,曾引起轩然大波。后精简为39种。而在此前的1920年后,开风气之先的胡适也曾拟有一个大致类似的书目叫做《中学国故丛书目录》。不过影响并不太大。 梁启超就很不以为然,也应《清华周刊》之约拟了一个书目(26种),并写了《评胡适之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和《治国学杂话》两文,其中指出:“胡君这个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它文不对题。”又说:“一张书目名字叫做《国学最低限度书目》,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但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 章太炎1924年在《华国月刊》上也开列了一个《中学国文书目录》计39种,自然他侧重的国学是以经学为主的。  相似文献   

17.
颜芳 《兰台世界》2016,(12):146-148
随着近代学术研究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燕京大学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国学研究所、历史学会、国文学会等与国学相关的学术组织,独立出版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出版《燕京学报》、《史学年报》、《哲学评论》等杂志,并发表学生的研究成果,提高他们学习和研究国学的积极性,成为燕大除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条培养国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05,(3):36-36
一等奖(1篇) 全军士兵换发新式服装(刊于 2004年11月30日;作者:朱水安、郭 元;编辑:刘明学) 二等奖(2篇) 我舰载机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成 功(刊于2004年11月9日作者:胡宝 良、钱晓虎;编辑:刘兴安) 让祖国挑选我(刊于2004年11 月7日;作者:张晓祺;编辑:唐勃) 三等奖(3篇) 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飞赴印尼灾 区救助伤员(刊于2004年12月31 日;作者:吴敏、陈天平;编辑:刘明学) 空气制水机研制成功(刊于2004年 12月13日;作者:郭凯、翁淮南;编辑:雷雨) 我国新一代核心路由器研制成功 (刊于2004年12月27日;作者:邹 宏、张锋编辑:张锋)解放军报2004年第四…  相似文献   

19.
吉城一生研经宗齐鲁学,读史通马班书,旁及辞赋、金石之学,扌为张古义,先后撰写国学研究论著三十一种,被誉为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史学家.文章介绍了吉城先生在读书、写书、藏书等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主题书评     
1905年2月,《国粹学报》在上海创刊,其发刊词云:"刊发报章,用存国学,月出一编,颜曰国粹……钩元提要,括垢磨光,以求学术会通之旨,使东土光明,广照大千,神州旧学,不远而复。"可知"国粹"之义乃指"国学"之菁华,而非等同于"国学"。1910年章太炎将其在日讲学稿编成《国故论衡》刻印出版,并在其参与编辑的《教育今语杂志》上自登广告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