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试论数字化浪潮下的影视录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数字音频制作得以迅速普及.数字设备与技术的运用,在影视录音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得影视艺术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在教学中,不仅对影视录音教学的观念与方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影视录音教育带来了新的方法、新的思考,为影视录音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周敏英 《记者摇篮》2006,(10):49-50
录音是利用现代无线电技术,借助高科技的现代记录载体,将现代各种信息以声音的方式记录、制作、升华,而后再现给人的听觉的艺术和技术的结晶。录音技术包括语言录音、戏曲录音、音乐录音、效果录音和特技录音等。其中语言录音是录音技术的基础,是诸多录音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语言录音要掌握哪些知识呢?语言录音是一门边缘科学,涉及面很广,要想成为一名很好的语言录音师,的确也是很难。语言录音主要是进行语言记录,实际上就是对人声的记录,要想记录好人声就必须掌握语言声学,对人的口腔构造有所了解,要懂得发音的机理,并能根据发音情况而判断…  相似文献   

3.
录音是一门具有综合性技术的科学,可以在节目中把各种不同的声音进行科学组合,将音响、音乐以及语言融合在一起,通过先进录音技术以及设备处理的方式提升电视节目中音质、音量、美化修饰以及调节的效果。在编辑理念中,录音师把技术、艺术创作和播音员声音进行科学组合,实现节目二次或者是多次创作的目标,从而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与艺术化的感受,进而提升电视节目感染力。本文通过分析电视节目在语音制作过程中所运用拾音、录音技术,从而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发展和研究数字技术和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21世纪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文章主要探讨在数字环境中加强录音艺术专业听觉训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孔力 《新闻知识》2006,(8):67-68
我们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由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音频数字化改变着音频技术的发展方向,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录音工艺,随着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音频数字化虽然只是一种信号的处理方法,它把在时间和幅度上连续变化的音频信号,变成在时间上取样和幅度上量化的离散信号。但是,数字技术的引入使人们能获得远比模拟时代更高的录音节目质量,而且,对录音工艺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远。这种技术具有哪些优势呢?一、提高了录音工艺系统的技术特性。在全模拟的录音工艺中,系统特性受到记录环节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高保真的技术要求。音…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析数字背景下录音技术的发展问题。通过对录音技术方法、模拟录音与数字录音比较研究,对数字背景下录音技术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最后结论认为数字背景下的录音技术在极大了推动的录音工作的科学性,丰富录音作品内涵的同时,也降低了录音工作的门槛,造成录音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应当通过发展数字模块录音的方法,来丰富录音工作技术,提高录音工作的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媒体技术给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广播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其蓬勃发展推动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对音频素材和人声现场实录的一种高级处理技术,以确保广播节目的自然衔接与流畅过渡,有助于增强广播节目对听众的感染力,提升节目的收听率,扩大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本文通过概述广播录音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阐述广播录音制作技术的重要性,分析广播录音制作技术的效果要求,探讨广播录音节目的制作流程,探索当前主流的广播录音制作技术,形成对广播录音制作技术的要点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漫 《新闻前哨》2004,(3):51-51
广播文艺节目制作是编辑与录音复制技术人员合作完成的。节目制作对于节目质量关系极大。文艺节目制作包括录音、复制(即合成)两大部分,编辑在此过程中起着导演、指挥作用。 一、录音 录音中编辑既然担负一定程度上的“导演”工作,就要遵照导演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9.
广播是听觉艺术。听众收听广播尤其是戏剧类文艺广播,对音响效果要求特别高。因此,不断提高这类广播的录音质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总结了在录制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应用录音技术原理,创作出高质量的音响效果、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对录音专业人员提高录音质量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阳 《中国广播》2012,(1):54-56
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关系到其播放质量和受众感受。本文基于广播节目对录音、制作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表现效果,逐项分析了录制过程中的细节和要点,分别从前期准备、录音过程和后期制作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技术和艺术的技巧,并就录音过程中演播厅、传声器、声音素材、监听系统等四项要素的选择和使用技巧进行了介绍,全面探讨了广播节目制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姚兰  何瑾 《视听纵横》2004,(4):78-79
一件优秀广播作品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是音乐艺类节目,还是语言类节目的录制,它的整个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录制设备的技术运用,而是技术与艺术、主观与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完美融合,是一种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录音磁带的数字化存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录音磁带将逐步被淘汰,图书馆将现收藏的磁带录音资料转录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刻录在光盘上,是解决录音资料使用和长期存储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3.
赵京伟 《中国广播》2011,(10):72-74
广播录音节目中人声录音的比例往往很高。人声的录音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很广。它要求录音师具有较全面的电声技术知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在现代广播中人声录音的大量使用同样对广播记者的录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松玲 《新闻世界》2012,(5):250-251
与电视节目相比,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要相对简单一点,但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本文主要从稿件的前期准备、录音制作以及后期制作三个方面对广播录音制作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推动了电视事业的长远发展。电视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其主要是将图像与声音进行完美结合,科学运用现场录音技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保证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电视节目制作中的现场录音能够使观众准确理解节目内容,正确表达出节目中的内容、氛围、情节与情感等,因此需要科学掌握现场录音方法,提高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及效果。本文就对电视节目制作中的现场录音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旭 《新闻传播》2022,(5):86-87
在大众传媒行业几十年来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广播已经成为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播节目制作时,需要工作人员对录音设备进行专业调试、对音频设备做出合理调整.同时,还需要后期制作人员创新制作形式,优化节目效果,提高广播节目整体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广播录音过程进行专业分析,并对节目制作要点进行简要说明,希望可以为广播行...  相似文献   

17.
陈晔 《声屏世界》2014,(8):48-48
<正>如果说一部广播文艺作品的文稿编辑是一度创作,播音员演播是二度创作,那么录音师的录音制作就是作品的三度创作。近年来,宁波广电集团录制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广播文艺作品,连续多年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录制技术质量奖。笔者从事录音制作多年,学习积累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术,以下拟从听觉效果、领会创作、声音的特点、传声器的特点、音频制作软件等多方面浅谈一下个人体会。首先,一个优秀的录音师必须拥有良好  相似文献   

18.
早期音乐音响录音记忆载体,是指19世纪录音技术发现以后,对音乐音响的纪录和存贮,并以某种媒介的形式保存下来。在中国,有清末或民国时期的老唱片,有20世纪上半叶的磁质(钢丝)录音带,有各种规格的用于唱机的胶质唱片,以及至今仍有少量流行的各种盒式录音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由模拟信号录音技术发展到数字信号录音技术时代。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现在的大小电视台普遍采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硬盘播出系统,然而在录音制作方面(新闻、专题等节目音),就不尽相同。对于中小型电视台而言,要么是采用MD机等数字录音设备,要么是直接用非编录音,最传统、原始的还在采用卡座磁带录音,然后转录到非编上进行使用。传统的磁带录音,由于其记录媒体是磁带,磁带磁粉分布、带基厚薄是否均匀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录制质量。经常遇到的“复印效应“、  相似文献   

20.
陈丹 《出版广角》2016,(24):78-80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要有文学、戏剧、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性的内容做支撑,而且也要有科学技术做保障.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艺术的每一次发展革新都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影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影开始以新的面貌与形态面对世人.本文从数字电影的制作方式入手,探究数字电影作品的特性和本质,探讨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