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ROS的无人驾驶系统设计与控制是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创新实验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当前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动手设计无人驾驶汽车结构、控制系统、传感系统、动力系统等模块,自主开发自动驾驶、环境识别等算法,自主制作、调试无人驾驶汽车,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要有良好的交互性,以多种手段,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接近真实环境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来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本文通过介绍课件的功能规划、界面设计和内容安排,以及相关工具的使用,教我们如何借助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Authorware,实现包括动态演示、同步练习、自己动手、标准试题等模块在内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ARM的环境检测与控制综合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嵌入式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设计了一个新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环境检测与控制系统。系统由ARM7 S3C44B0X、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烟雾浓度检测模块、功率控制模块以及LCD显示模块等部分组成。介绍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过程,并详细介绍了采用中断计数法、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er)接口法和I/O接口法进行检测数据的采集方法。该项目在教学实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生物学选修教材《生物技术实践》中,专题1是应用传统发酵技术对有关果酒的制作,以葡萄酒制取为例介绍果酒的具体制作过程。笔者在教学中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指导学生制取葡萄酒,但制作的葡萄酒口感并不理想,且多数学生不愿或不敢品尝自己酿制的葡萄酒。根据《课程标准》"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试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并非只要学生埋头按部就班进行试验操作,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要有良好的交互性,以多种手段,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接近真实环境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来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本文通过介绍课件的功能规划、界面设计和内容安排,以及相关工具的使用,教我们如何借助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Authorware,实现包括动态演示、同步练习、自己动手、标准试题等模块在内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6.
<正>生物信息化模块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为出发点,借鉴中观课程设计理念,打破原来课时限制,构建新的教学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测试、及时反馈、及时评价,结合小组单位互助,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一、自主预习课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微课引入——整体感知课前根据整体构建的教学模块内容,教师制作微课程或搜集相关视频资料。上  相似文献   

7.
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由信息维护、报告管理、虚拟实验、统计评价等4个模块构成。虚拟实验模块通过逼真的仪器面板图及接近现实的虚拟实验环境,实现常用电子仪器以及电子线路的实际测量过程及实验线路查线、连线的操作过程。统计评价模块可以统计学生操作成绩,记录教师点评。学生可以通过报告管理模块在线提交实验报告,管理员可以通过信息维护模块维护系统一般信息。虚拟实验环境有助于学生实验预习,改善实验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以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综合分析高职《3DS MAX室内效果图制作》课程的特点,根据工作流程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各模块采用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方法,并根据各模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采取课前、课内、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组织模式,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效果图制作的相关软件完成具体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当前通用的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制作工具Authorware为主,其它一些主流的媒体创作工具为辅,制作了高分子化学悬浮聚合实验教学系统。它由7个模块组成,即实验目的模块、实验原理模块、实验设备模块、实验步骤模块、实验问题模块、实验设计模块、退出系统模块。它不仅可以作为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使用,又便于学生有效地进行实验的预习和复习。该教学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针对性强、是一种较实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物理教学平台的创建。该平台以黑龙江省精品课程为依托,把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平台多内容模块的制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以提高目前大规模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暂时没有上网条件的学生方便的学习,我们采取了将一些课程整合有效资源,制作自主学习光盘的形式,来全方位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我们采用统一的模块化设计,共分五个模块,包括课程信息模块、教学辅导模块、视频课堂模块.平时作业模块、自检自测模块。并且实时跟进,替换过时信息,使自主学习光盘能够全面的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总之,自主学习光盘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1.课题选择。通常选择那些既适合于多媒体技术表现的、又是在教学活动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课题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要求:明确多媒体课件是对哪个学科的课程进行辅助教学,决定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范围.明确多媒体课件所要实现的目的和达到的目标。(2)教学对象:明确所制作的课件适合于哪类学习者使用.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学生的文化程度、年龄、学习能力、对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和先置条件。(3)课件运行环境:确定课件所需要的运行环境.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课件播放环境。(4)课件的组成部分:清楚所制作的课件属于哪种类型.了解课件的大体结构、主要模块以及各个主要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传统课程的辅助机制,为学生创设了互动的教学环境,提升了学习的自主性.课程模块可分为课程学习模块、协作交流模块、学习评价模块等.环环相扣的模块可以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Blackboard平台可以与慕课融合与互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习的热情,使学习过程得到及时反馈,为教育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图形学》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网络课件的设计思想和具体的制作过程,阐述了用户界面、教学质量保证、系统后期维护、学生至上等观点,对课件内容的展现手段和方式作了精辟地描述。文中介绍了制作技术、开发工具和制作软件,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课件总体设计和分模块设计及制作的蓝图。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检测与控制的综合实验项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原有的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新的综合性实验项目——环境检测与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基于单片机STC89C52的一个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光照强度检测模块、烟雾浓度检测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功率控制模块等部分组成。该项目在学生实验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职"网页制作"课程实用性强、应用面广、与岗位联系密切的特点,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以模块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网页制作"课程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八大项目,每个项目对应若干工作任务,使课程教学的知识、技能、素质等目标融合于工作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平台考试分为两个模块:机试模块和开放性模块。机试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都适用,知识面广、科学合理;较传统试卷考试更方便、高效、及时;自动组、阅卷,节省人力;试题顺序的随机性能会防止考生舞弊,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开放性模块主要包括工艺流程、产品的设计制作及简单计算、撰写课题论文等形式,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8.
沈顺玲 《考试周刊》2011,(16):149-150
作者针对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单片机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兴趣驱动法、理论知识模块化、项目教学法、鼓励小制作等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推行。  相似文献   

19.
《气象与气候学》立体化教材设计九大模块,分别为生活更便利模块、气象科普模块、高中地理链接模块、气候环境模块、课程大纲模块、课程知识详解板块、习题巩固功能模块、检测题库服模块和辅导答疑模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学习模块来进行高效并且快捷的包含学习各个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简易机器人制作》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平台、将机械传动与单片机的应用有机结合的模块,具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突出实践特色等特征。而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那么如何在《简易机器人制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其技术素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