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运动员从事中长跑训练的运动量较大。负荷较重。加重了机体的疲劳。应该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积极性恢复手段和训练后的适当营养补充以促进疲劳的恢复,以此确保训练质量和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是体育训练和竞赛不可回避的问题。了解运动性废劳产生的机制和特点,判断出疲劳的程度,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延缓疲劳的产生及在训练和比赛后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措施促进疲劳的恢复,对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训练就有疲劳,只有很好的从疲劳中恢复过来,才可以进行更好地训练,因此疲劳的恢复对于训练的整个过程至关重要。就对足球训练的疲劳产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给出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洋  顾莹 《今日科苑》2010,(6):285-285
目的:研究短跑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特点及相应恢复方法;方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结果与结论:短跑运动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能量耗竭、神经疲劳、代谢产物堆积、肌肉的微损伤等几方面,疲劳的恢复手段有:整理活动、按摩、桑那浴、睡眠、营养、药物、心理恢复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惠 《内江科技》2012,(5):35-36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探讨游泳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其表现,采用冥想训练法对游泳运动员训练后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进行放松恢复,监测运动员身心疲劳恢复的情况,并对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证明这种放松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姚振 《科技风》2011,(9):221
从疲劳产生的原因、部位及其预防,以及恢复过程的作用,消耗及恢复阶段的关系,复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疲劳与恢复之间的关系与其对提高训练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竞技体育要求运动员每天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以提高运动能力。但往往是运动员在机体轻度疲劳的情况下接受新的负荷,最终导致运动损伤。本人通过对投掷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疲劳的确定方法和疲劳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进行科学监控,并通过相应的恢复手段加快延缓或消除疲劳的发生达到快速恢复机能水平的目的,将个体与整体监测相结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在训练中 ,由于机体能量消耗过大 ,代谢产物堆积 ,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则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运动性疲劳 ,即指运动负荷超过机体承受能力而出现的一些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众所周知 ,机体疲劳的消除与运动训练的效果有着密切关系 ,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 ,也就没有运动能力的提高 ,而恢复实质就是疲劳的消除。因此 ,训练后疲劳的消除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静止性体息——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10.
赖焕春 《内江科技》2012,(10):170+189
篮球运动员在进行大强度、大负荷运动训练或比赛后因体能消耗过大而产生运动性疲劳,利用中医药传统养生的体能恢复手段如:推拿按摩恢复、针灸恢复、热敷淋浴恢复、中药药理调节、膳食营养调节以及睡眠调节等恢复手段,可缩短篮球运动员体能恢复的时间,推迟疲劳症状的出现,保持篮球运动员良好的体能水平,为篮球技战术水平提供体能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朱坚 《科教文汇》2009,(4):288-288
运动性疲劳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特殊营养补充品对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加速机体的恢复,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疲劳与恢复是运动训练无法回避的问题。正确认识疲劳,不仅有利于机体的恢复,还有利于提高运动训练的收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训练中的疲劳定义、分类与导致原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能够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唐川 《内江科技》2011,32(4):37+42-37,4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整理法研究了乳酸的形成和运动性疲劳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缓解疲劳的产生以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对保持运动和比赛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健美操是一项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而健美操的训练强度与难度则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运动员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而如果未能及时恢复疲劳,则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以及今后的训练水平。因此,了解健美操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恢复,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5.
黄步林 《科教文汇》2008,(33):182-182
网球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大,比赛时间长的非周期性竞技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有很高的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判断网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提出几种有效的恢复手段为网球运动员训练比赛后疲劳的诊断和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昝登良  吴云龙 《科教文汇》2009,(19):285-286
散打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中身理、心理负荷强度大,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机能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本文试图通过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分析,对运动员如何采取合理的膳食补给来减轻疲劳,尽快消除疲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骆方成 《内江科技》2008,29(4):36-37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健美操训练中常常出现运动性疲劳。为了及时预防和减少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出现,本文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供能特点,提出了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这对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增进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产生疲劳的特点,对吉首大学健美操队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为运动员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从而为运动训练能正常有序的进行和提高训练效率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安全意识“疲劳”表现及导致“疲劳”的因素,探讨采取缓解安全管理疲劳措施,指出安全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搞好安全管理、坚决做到思想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深入现场与深入实际到位、检查考核和奖惩到位。  相似文献   

20.
采取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常用 U 型肋闭口截面形式,总结国内外钢桥面板的疲劳破坏状况从而确定了需要验算的各关键构造细节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通过加载分析各细部疲劳破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在疲劳破坏中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